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要以人为本,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我们可以从诸多古代先贤那里吸取一些有益的经验,贾谊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民本思想的一些内容,即使在今天看来,仍对当代领导者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贾谊(公元前200年一前168年),洛阳(今属河南)人,西汉初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他关心国事民事,锐意改革,留下了《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等著名政论.他从秦朝灭亡的教训中,提出了民本思想,把"民"作为国家的根本,"民无不为本""无不为命""无不为功""无不为力".  相似文献   

2.
张茹 《决策与信息》2008,(12):79-79
贞观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无法超越的鼎盛时期,贞观时期法典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唐太宗引隋之苛政为戒,调整统治政策,纠正前朝之弊端,制定了《贞观律》,它尊重人的生命价值。这种重视生命权利的人文关怀态度与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密切相关,是唐代文明的主要闪光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人本思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多样性的发展历程,它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我国的人本思想是一套既相互传承又不断发展创新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我们当前治国理政、建立和谐社会的有利思想武器。本文在以我国人本思想为指导的前提下,分析了目前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希望这些不成熟的看法能够为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工作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不断发展与完善,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对"科教兴国"国策的进一步肯定与坚持,它使教育事业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得以巩固与加强.以人为本,是指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人的幸福为本.  相似文献   

5.
正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民生问题成为国家和人民越来越关注的焦点,解决民生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切入点,更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民生"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它与档案服务"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相吻合。各类与民生相关的档案,都可以称为民生档案。因此,民生档案是一个集合概念,它并不是单独的一种或一类档案,而是涉及民生问题方方面面档案的总称。虽然目前对"民生档案"的定义未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从一般意义上可以理解成“以人为本”。马克思在他的学说的创立过程中,有选择地吸收了西方的人本思想,非常重视人的发展问题。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相关内容的分析,进一步阐释其思想的当代解释及在我国的发展,从而分析出其人本思想对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以人为本"是马克思民生思想的根本出发点;解放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平等是马克思民生思想的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民生思想进行吸收、创新和转化,从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不断指导着我国民生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战略目标。发展不仅指经济的发展,科学发展的实质是指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关于人的发展的科学。医院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它有诊疗疾病的服务功能,同时也有维护修复劳动生产力的社会功能。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如何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因为人对社会财富有创造和消费双重作用。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发挥医院功能,更好为病人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而"仁本"思想又是儒学的核心。儒家思想重视对人的人文关怀,重视对人的人格塑造,重视在社会内部建立和谐有序的人际关系,这些对现代企业的以人为本的"家"文化管理具有深刻的意义。本文以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为出发点,分析了儒家"仁本"思想,同时指出,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我们应该汲取"仁本"思想的精华,建立以人为本的"家"文化企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使得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情况.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树立多元化的教学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增加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在教育观念上要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确立培养完整儿童的理念;在管理思想上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意识,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增强教师的主体意识;在管理行为上,注重对教师内在的激励和满足,创设和谐、民主、人文气息浓郁的环境氛围。1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氛围幼儿园的管理,我认为说到底是"人"的管理,而教师是幼儿园中"人"中的重要角色要是教师真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作为管理者的管理态度和管理方法其至关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2.
"民本"思想是古圣先贤传承给后人的精神珍馐,其内涵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脉络精髓,分析其对中小学领导干部廉政建设产生的巨大辐射和指导价值,探索出"民本"思想"从虚到实"的转化即对中小学领导干部廉政建设的启示——抓细化、抓严化与抓实化。  相似文献   

13.
正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珍贵历史遗产,其基本表现主要为重民、贵民、爱民等,与党所践行的群众路线有着共同的价值体系。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线索,分析民本思想与群众路线的关系,在践行群众路线中弘扬民本思想,让群众路线更加深入人心。一、民本思想的历史渊源及发展里程所谓民本思想,就是指主张以民众为社稷之根本,并以民众为发政施令之基础与标准的政治学说,我国的民本思想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利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应该认识到,坚持以人为本,搞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时期高校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高校发展、稳定、提高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在对前人哲学思想继承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主要特点表现为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理解阐释人的当代内涵:"以人为本"所说的"人"是社会、国家的主体,它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二是指广大的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时下的一个高频词.几乎人人都在谈它。其实,它既不是舶来品,也不是政治大人物发明的,我国传统文化中类似的表述很多,比如儒家的民本思想,法家的兼爱思想,佛教的平等思想,还有近代由西方传人中国的“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思想等等。可以说,这是一个杂糅了中外文化精髓的词。但老实讲,“以人为本”在中国从来就没有实现过,倒是与民本位思想背道而驰的“官本位”与“钱本位”思想(诸如“朝里有人好做官”、“有钱能使鬼推磨”就是明证)一直在大行其道,也有广大的市场,这就是中国特色的“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17.
正"以人为本"的服装设计思想是设计的总的理念,在广义上来说,它不应当理解为仅仅是满足个别的、具体的人的需要,而是以所有人为设计对象的服装设计的根本理念。本文反思和总结了"以自然为本"在服装设计理念中的特点,同时结合自然之道,在设计中要求以环保绿色、资源合理多样利用为基准,以及概括出未来服装设计发展的一个主要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思想并非是舶来品,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就有之,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都涉及过。先人们的这些思想在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今天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更应继承和发扬古已有之的"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核心,关注民生,使社会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9.
先秦“人本”思想之追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思想并非是舶来品,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就有之,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都涉及过.先人们的这些思想在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今天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更应继承和发扬古已有之的"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核心,关注民生,使社会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根据,同时也是对世界范围内社会发展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该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