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断强化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增强高管薪酬激励透明度,一直被视为提升企业高管薪酬治理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2007-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代理成本角度研究了企业管理层实施高管薪酬自愿性披露的动机和策略.实证研究发现:(1)企业高管获取的货币性私有收益越高,管理层自愿披露更多但相关性不高的高管货币性薪酬信息;(2)企业高管获取的货币性私有收益越高,管理层自愿披露高管在职消费信息的程度就越低;(3)企业高管货币性私有收益与高管薪酬自愿性披露的显著相关性主要存在于国有控股企业中.上述发现表明,国有企业管理层攫取货币性私有收益后,企业高管薪酬自愿性披露存在明显的信息操纵.  相似文献   

2.
承销增发新股中承销商是否存在交易操纵行为是涉及到市场信息效率的关键问题.从国内发行核准制度和无市商的电子交易机制出发,流通市场承销商与策略交易者的博弈行为研究表明,纯操作均衡是唯一的均衡,即承销商始终选择流通市场交易操纵行为,此时流通市场净指令流的信息失效,增发公告后流通市场信息缺乏效率.同时,本文也通过首日流通市场中收盘价和交易量回归,以考察承销商是否存在增发实施前的交易操纵行为.实证表明,增发首日交易量与承销商信誉无关,且难以用公开信息预测,预示承销商交易操纵行为;另外,收盘价与交易量无关,交易量没有信号效应,这与纯操纵均衡相符.本文从实证角度验证了模型结论.结论表明现行发行核准制驱使承销商操纵增发前流通市场交易价格,这要求监管当局修正或者重新设计股票发行制度.  相似文献   

3.
从波动性和流动性判别股指期货跨市场价格操纵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指期货价格操纵一般具有期现跨市场联合操纵的特点,仅按单一市场从波动性分析去判别价格操纵行为是不够充分的。本文引入流动性分析为判别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据:首先运用GARCH模型分析被操纵资产在波动性的异常变化,判断价格序列偏离了自然特性,具有被操纵的嫌疑;然后利用日交易量、日持仓量和Amivest流动性比率等指标分析流动性的异常变化,发现与根据跨市场操纵过程推测的变化一致,从而构成价格操纵行为的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4.
生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从企业利润最大化角度出发,推出资产的均衡价格.相较于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生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能更好的满足信息完全和决策者理性的假设条件.本文从生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出发,利用现值模型将生产的系统性风险因子,即生产的贝塔因子分解为现金流贝塔和折现率贝塔,并采用社会总投资和股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发现生产-现金流贝塔是中国股市的重要定价因子,可较好地解释股权溢价的截面差异.相比之下,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不同资产之间风险溢价的解释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3~2011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金融危机背景下,上市公司是否为获取更多政府补贴进行盈余操纵及其经济后果。结果发现:(1)负向盈余操纵的公司获得更多政府补贴;(2)金融危机之后,负向盈余操纵与政府补贴关系更强;(3)公司使用负向盈余操纵获取更多补贴,会降低政府补贴的边际价值,且操纵程度越大,政府补贴边际价值越低。进一步检验还发现,盈余操纵至亏损状态的企业获得更多政府补贴,而盈余操纵降低政府补贴边际价值现象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样本中。该结果说明,政府在对企业进行补贴时,需考虑其可能存在盈余操纵,借助非会计信息以提高补贴的科学性,降低政策性风险,以促进补贴资源更加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6.
IPO首日初始收益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江  田映华 《管理科学》2002,15(1):27-31
以1997年~2000年间上市的498只新股为样本,研究了在上市首日的初始收益和超额收益率的统计特征,发现在各个横截面都有很高的初始收益和超额收益率,"新股神话"表现明显,而且不同行业对股票的首日收益有不同的影响.同时,首日换手率过高表明我国IPO市场上充斥着短期寻利者,存在过度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7.
中国股市流动性溢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李一红  吴世农 《管理评论》2003,15(11):34-42
本文根据股票市场流动性溢价理论,采用换手率(TURN)和非流动性(ILLIQ)两个指标,对上海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与预期收益的关系分个股数据和组合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同时研究两者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个股数据,换手率对预期收益具有负向作用,非流动性对预期收益具有正向作用,支持流动性溢价理论;此外,在不同市场态势、有无政策或重大事件和基于组合数据分析的情况下,换手率与预期收益之间仍然保持显著的负向关系,而ILLIQ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不稳定或呈现相反结果。由此可见,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与预期收益的关系受流动性度量、市场态势、政策或重大事件和估计的数据构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构造基于流动性风险的多因素定价模型,研究了流动性风险对证券均衡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假定流动性是证券收益补偿变量的前提下,证券的期望收益除了与证券的协方差风险有关外,还与证券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证券组合的流动性风险有关;流动性对期望收益具有一定的预测性,由于证券流动性是持续性的,当前流动性较差的证券在未来的流动性也较差,因而其未来的流动性风险补偿应该较高,即预期收益较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信息含量及与操纵市场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1993-2000年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和操纵行为事件,采用事件研究、修正的Meulbroek(1992)模型和横截面检验,同时比较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信息含量,发现事件研究中,内幕交易的信息含量总合计量结果与字样本结果并不一致,Meulbroek(1992)存在对内幕交易信息含量高估的现象,而操纵市场信息含量是明显显著的。更进一步,论文采用事件期中与前述不同的数据和具体的交易细节研究基于内幕信息的操纵行为。发现,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买进不能取得异常收益,而卖出向市场发出错误的信号。纯粹操纵、基于内幕信息操纵买进的市场反应异常显著,信息含量相比于纯粹内幕交易要大很多。最后,给出国内证券市场内幕交易与操纵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从1998年开始对连续亏损2年的上市公司实施特别处理 (ST)制度,由于ST公司具有在戴帽时股价下跌而在摘帽时股价上涨的一般规律,是否会有部分公司利用ST制度及其股价规律主动戴帽以谋取超额收益受到学者关注。采用2001年至2012年戴帽的公司的财务数据和股价数据,运用非预期应计利润法和事件研究法,探讨是否存在部分公司通过主动ST获取超额收益的行为。定义并识别一类利用盈余管理调减可操控性应计利润而主动ST的公司为主动戴帽公司(样本组),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样本组的超额收益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样本组公司存在显著负超额收益率,在摘帽时则存在显著正超额收益率。在整个戴帽期间,样本组公司平均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为正,说明样本组公司确实有通过主动戴帽行为操纵市场以获取超额收益的动机。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已有的公司金融和财务管理研究,也为监管部门填补政策漏洞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构建换手率分离模型计算未预期交易量,并以此作为异质信念的度量指标,探讨其对股票收益的解释能力.依据异质信念程度高低分组发现,异质信念越大的股票组合当期收益越高、未来一期收益越低,这一差异对小规模公司股票最为明显;将异质信念引入CAPM和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得到异质信念对股票当期收益的影响显著为正、对未来一期收益的影响显著为负;在进一步考虑了流动性、动量效应等因素后,结论依然成立;但针对2010年后允许卖空的股票,异质信念对股票未来一期收益的影响不再显著.本文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制度环境,一方面验证了Miller理论的有效性,同时也发现引入卖空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异质信念导致的资产定价偏差.  相似文献   

13.
我国证券监管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旨在探索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与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违规处理行为是否会对公司股票的价格造成显著影响。我们分析了1999 ̄2001年我国证券市场违规处理事件的特征并对其市场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对违规处理公告表现出负面反应,这与以往有关成熟市场违规处理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较为特殊的一点是,在上市公司违规处理事件中,公开谴责、警告和罚款的处罚方式均会为股票带来负的超常收益,但公开批评这一方式却几乎不会对市场产生任何影响。研究表明有3种违规行为对股票价格有显著影响,即夸大利润、对虚假陈述和信息披露违规。最后,回归结果显示在违规处理中,由上市公司最先公布、公开谴责的处罚方式、对虚假陈述造成的违规的处理以及财务报告的审计单位造成的影响明显大于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4.
股票流动性与期望收益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选取换手率作为股票流动性指标,采用FM两阶段截面回归方法研究了股票流动性与期望收益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的波动较为稳定;股票流动性和期望收益的异常波动主要受政策的影响,但在周内的变化不存在系统性差异;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与股票收益无关;股票的流动性与期望收益负相关;投资者可以根据股票流动性与期望收益的关系套利。  相似文献   

15.
并购活动可以促进现代企业的扩张与整合,优化市场资源的配置,是资本市场上的热点话题。就我国而言,大部分企业在短期内通过并购活动获得了正向的市场反应,股价上涨,企业价值提升,但这种正向的市场反应通常难以长期维持。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就并购短期和长期的市场反应得出结论。并据此指明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并对证券市场、企业、投资者等分别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实施作为我国近期的一项重大会计改革,它给资本市场带来了怎样的经济后果,这是准则制定者和使用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首次对会计准则改革的资本市场效果进行了全面的实证检验。经验证据显示会计准则改革显著增强了股票流动性、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进而提高了企业价值。本文的结论丰富了现有文献,对我国会计准则的理论建设和实务发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股市弱有效吗?——来自数据挖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已有的有效性检验方法大都基于某个全局性的数学模型,忽略了序列中某些局部模式的预测作用,由此得出“市场有效”的结论有失偏颇。本文采用一种新的时间序列数据挖掘方法TSEOPM,寻找时间序列中具有预测作用的局部征兆模式,并用其实证我国沪、深A股市场近年来收益的短期可预测性,结果表明基于局部征兆模式获得的收益显著好于非征兆模式,通过历史价格分析可以带来一定的短期超额收益,因而说明我国股市还没有达到弱有效。  相似文献   

18.
基金分离下中国股市交易量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交易量是市场投资者交易的直接产物 ,包含了市场和投资者投资行为的众多特性 ,因此逐渐成为金融实务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 .本文从经典的基金分离假设出发 ,讨论了交易量的理论模型 .通过主成分分析的方法 ,检验了中国股市的交易量模型 ,并进一步分析了交易量变化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9.
选取我国沪深A股所有股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OLS回归残差标准差提取和GARCH(1,1)加权平均等两种方法估计特质波动率,并利用Fama-MacBeth横截面回归法和分位数回归法对特质风险与股票预期回报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OLS回归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特质波动率与股票预期回报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但在统计上不显著;分位数回归则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特质波动率风险与股票预期回报之间的关系是随着分位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特质风险在低分位水平下与股票预期回报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在高分位水平下则与股票预期回报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资本市场效率问题的研究是目前理论界相关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资本市场是否具有高效率是判断市场成熟情况的重要依据,也是确定市场功能是否能有效发挥的基础。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学者关于中国资本市场是否有效,低效原因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