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已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与矛盾凸显时期并存的阶段,社会群体性事件不断涌现,且数量及激烈程度呈上扬之势。群体性事件正以它的危害性大、感染性强等特点严重威胁着社会秩序的稳定,对群体性事件的理论探讨和研究因而成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接连发生,涉及面越来越广,而且暴力对抗程度明显增强。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成为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关键指标,正确认识和处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对于确保社会平稳运行、减少社会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冲突随之凸现,,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群体性事件的增多,而且负面影响增加,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因此,如何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建立起一整套协调社会冲突的整合机制,化解社会冲突引发的社会风险,是当前建立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当前群体性事件多发的原因、特点,就如何创新群体性事件的防控机制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是我们时代的整体特征。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时期下,一些固有的社会问题也逐渐凸显,社会不安定因素有增无减,这就需要我们在法制的基础上极大的加强其针对性。由于利益的差距和分配的不均衡,引发了各种危机,群体性事件、涉恐事件多发,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巨大压力,极大影响了社会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一系列不稳定因素是危机产生的根源,在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境内因素与境外因素、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交织的特点更加突出,使得我们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复杂的形势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相互交织在一起,必然对社会稳定提出新的挑战。在当前,如果对群体性事件处置不当,有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所以,要警惕群体性事件成为社会稳定的堰塞湖。  相似文献   

6.
龚向东 《决策探索》2009,(22):67-67
执行中群体性事件具有利益指向性明确、社会关联性广泛、矛盾潜伏性强等特点,对司法权威、社会稳定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加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消除,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当前,维护社会政治环境的安全稳定工作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尤其是在开放、多元、动态的社会环境和信息化、网络化的条件下,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增多,化解社会矛盾的任务变得更加繁重。检察机关在维护社会治安和政治稳定,防范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妥善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特别是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依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保证,是我们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2009年,各种因素将影响中国社会稳定,减少群体事件,难度较大。首先,因各类维权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增加趋势。在农村,因土地、林地和环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目前关乎政治稳定的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能够公平、平和、快速地处理群体性事件,是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倍感头疼的一个难题。从法理上说,群体性事件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  相似文献   

10.
<正>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是基础,也是保障。在这种社会矛盾交叉期和复杂期,如何用科学的发展观,应对群体性事件,提高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能力和效率,有效快速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党委政府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也是公安机关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需要和谐稳定的社会治理秩序,群体性事件频发需要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社会参与扩大需要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把"社会管理"改为"社会治理",为基层政府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提升群体性事件治理能力指明了方向。一、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伴随着我国政治及行政管理民主化、法治化改革,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市政建设、旧城改造和征地拆迁等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并错综复杂,处置稍有不当,极易激化矛盾,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如何有效维护稳定,为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司法行政部门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和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伴随中国经济转型、社会转轨进程的不断推进,利益矛盾与冲突日益加剧,因各种因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数量不断攀升。由于与公众接触最为直接与频繁,地方政府是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体力量。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同时地方政府公信力是影响其防治群体性事件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究群体性事件背景下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对提高地方政府防治群体性事件的能力,确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群体性事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由利益要求、观念主张相同或相近的群众形成群体,聚众以非法的形式或手段来主张合法权益表达意愿的,有较大社会危害性应依法妥善处置的事件。目前我国社会中的群体事件的性质是非政治的,大多数是利益诉求型矛盾。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社会结构重组的时期,因利益诉求渠道不畅而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处在第一线直接面对群体性事件的基层政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考验。在积极构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深化改革开放之际,社会的各种经济政治矛盾交织在一起,基层社会作为中国的底层社会,是矛盾冲突的多发区。本文以笔者曾工作经历的M县B镇"1.12"群体性事件为分析对象,对事件中个别群众的政治心理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有效预防控制地方群体性事件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风险社会的大环境下,各种矛盾都表现的尤为突出,其中的群体性事件又表现的更加明显,群体性事件在当今风险社会下所造成的损害是难以估量的。文章拟通过对风险社会及群体性事件进行简要阐述,以期对我国解决群体性事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对基层政府提出了新的挑战,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地方稳定与社会和谐。目前基层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存在认知偏差、角色倒置、和处置手段不当的问题,基层政府应及时转变观念并通过及时预警、政策调整、官民沟通、依法行政等手段理性的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处在转型时期,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尤其是群体性事件逐年激增,耗费了巨大的社会资源,导致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维稳成本不断攀高。《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预算安排情况》显示,这一年公共安全支出预算为7017.63亿元,因此,政府"积极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隐患,防止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很有必要的。群体性事件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产  相似文献   

19.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矛盾加重,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形式手段日趋多样激烈,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对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任何群体性事件都会经历从酝酿蓄能、诱导发生,到发展激化,最后平息控制的过程,其中涉及不同的心理活动.因此,以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作为研究的纵坐标,从社会心理角度分析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深刻原因、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发生发展机制,有利于提出系统的预防、预警及应对策略,将有助于政府提升执政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保障经济和社会顺利、健康发展,保护人民利益.  相似文献   

20.
目前农村群体性事件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建嵘 《决策》2003,(5):42-44
近年来农村群体性社会性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作为转型斯社会冲突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发展,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甚至决定了国家是否可以顺利地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如果从原因方面来看,这些事件在一定的程度上客观反映了农村社会利益整合及社会秩序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应得权利和供给、政治和经济、公民权利和经济增长的对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