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出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2.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农民转户进城的最大阻力依然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现行城乡土地制度的二元模式成为横亘在城乡统筹发展和重庆户籍制度改革进程中的障碍.作为农村最主要的财产--土地,其产权主体模糊.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保留"三件衣裳",实行有偿退地等"新政"是对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一次创新和突破.农户不愿放弃土地的最大担心是社会保障和土地退出机制的不完善.加快立法,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界限,完善农村土地的市场化配置机制,显化农村土地资产价值,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三农问题”中的重点和难点。改革后实行的家庭承包制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效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也暴露了土地产权主体界定模糊、土地产权内涵残缺、承包经营权不稳定和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不健全等制度缺陷,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障碍。土地股份制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土地制度,具有较强的优越性和可行性,能够有效弥补现阶段家庭承包制的产权制度缺陷,是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本文为推行土地股份制提出了大致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宋文君 《经营管理者》2012,(11):215-216
目前由于农村土地产权问题及其矛盾纠纷而引发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进步等方面的问题愈演愈烈,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中所存在的弊病,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指出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已经处于僵滞阶段,并且剖析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处于僵滞阶段的根源,最后提出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具体措施。本文指出要进行制度创新的首要任务是要严格界定农民对土地的各项权利,并且要废除交叉性法律法规以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着重要的地位。自从我国建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后,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其弊端日益凸显出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土地产权权能视角下的农村土地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先介绍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然后分析了农村土地金融的现状,最后提出了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保护耕地的目标,盘活城乡土地资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我国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政策上从禁止到适度鼓励和引导做了较大改变,也为学术界关于农地流转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本文试图从土地产权、农户个体行为和土地流转市场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梳理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研究的主脉络。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民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影响农民土地流转的因素很多,从经济发展程度和产业结构,产权关系,市场体制机制,农民的社会保障等四个大的方面分析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接着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明确土地产权等促进土地流转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14,(24):F0004-F0004
正日前,浙江省政府批复《德清县城乡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决定在德清县全面推进城乡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农村产权制度,重点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为全省深化城乡体制改革积累经验。缘由:区域位置条件好相关改革走在前近年来,德清县围绕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率先开展了多项城乡体制改革。特别是在农村产权改革方面,"三权"改革有实质性起步,德清将农村土地承包权分成三类进行改革,即所有权、承包权、  相似文献   

9.
刘爽 《经营管理者》2013,(21):88-88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农村面临着新一轮的制度创新。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作为继农村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第三次改革,正是我国现阶段农村产权制度的创新。本研究以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为立论依据,以保定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在实际运作中的成效和问题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指导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为背景,首先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定义和国内理论界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研究角度和成果。通过分析提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直接入股的新探索并以"城乡统筹"急先锋的三圣乡为例,探讨"三圣乡模式"的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4,(29):15-15
正近日,《中国国土资源报》对作为成都市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改革的先行试点地区之一的金堂县调查发现,该县竹篙镇两个试点村的农民以土地入股,引进社会资本合作开发标准化厂房,开创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供地进行工业园区建设的先河。这一做法,不同于现行的建设使用土地由国家征收后供地的模式,为今后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积累了经验。竹篙镇在试点过程中,以农村土地整治为抓手,在农村产权制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管理中面临着土地产权不明确,政府征地不规范、收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引发了许多土地纠纷,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土地管理政策法规体系,明确土地权属,规范政府征地行为是土地管理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3.
世界金融危机和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实现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背景下,解放农村生产力、扩大农村消费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就成为必然选择,而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将为这一命题提供一个答案,而探索流转的新途径将使流转形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不可避免地要对现有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及土地产权进行调整,但同时农民权益要得到保护,这一动一静之间如何把握政策尺度,是个难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土地出让金收入规模大、增长快,地方政府收入对土地出让金收入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收支不合理。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政府土地出让金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财税体制两个方面分析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必须发展,农村必须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是核心问题,故选择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为例,研究其近些年存在的问题,改革的方法,取得的成效,以求为解决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乃至整个农村改革找寻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国将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我国现存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二元社会结构成为现代化进程的巨大阻碍,本文在此背景下从经济学角度浅谈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农民最大的资产和最后的保障就是土地,但现行制度下,土地却成了沉睡的资本。自被国务院批准为统筹城乡综改试验区后,重庆一直在摸索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激活农村土地市场。去年10月,现任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其仁教授,曾针对成渝提出试办"农村土地交易所"的构想,目前看这一构想有望在重庆实现。  相似文献   

19.
王茜 《办公室业务》2020,(4):138-138,144
最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有效的进步.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中,土地确权档案工作是重要的环节.做好土地确权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处理,就可以满足档案管理质量与效率的全面提升,最终推动土地确权工作的有序实施.  相似文献   

20.
高晓光 《决策》2009,(7):I0014-I0016
城乡一体化不是以延缓城市的发展来迁就乡村,不是“削肥补瘦”,而是以城带乡,以城促乡,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做强做大县域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