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三大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对这三大基本问题的认识程度和把握程度,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创新程度、丰富程度、深刻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开拓前进。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新党章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下简称"三个自信")!这"三个自信"源于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三个自信"铿锵有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刻回答了实践和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有力地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丰富了人类经济思想宝库,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呈现出自身的理论特性,表现在:紧扣发展的时代性、保障发展方向的准确性、凸显发展目的的人民性以及彰显发展眼光的世界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形成了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转向高质量发展等为核心内容的完整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在把握其政治原则、根本原则、核心原则、基础原则、价值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路径:一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二是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三是把体系创新与运用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四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大历史经验进行总结;五是充分吸收并合理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  相似文献   

5.
约稿启事     
正"坚持制度自信与革除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单位事业发展活力"专题研究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班中发表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正>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是社会主义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先驱,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光辉榜样。本文讲选择局部角度,汲取其中的优秀成果智慧,反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相关参考。一、"社会主义自治模式"的先驱足迹南斯拉夫是最早突破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先驱。以铁托为代表的南共联盟领导人,在社会主义自治理论的指  相似文献   

7.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决定因素,关系国家命运前途的根本问题。毛泽东同志就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中国梦"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下积极探索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及指向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吻合的,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汁师邓小平究竟为我们设计了什么?答案无疑是结论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这一设计的主题何在?答案当然也是结论性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逐步探索得出的一条发展之路。经过十年的发展,至"八九学潮"遭遇了第一次大的挫折,回顾走过的十年探索之路,更证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只能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成果。从实践基础来看,它"行"于党的十八大前习近平从政全过程和七年知青岁月,"成"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新实践。从理论渊源来看,它作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之"集大成者",不仅充分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充分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思想和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创立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思想,同时注意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营养和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益成果。从科学内涵来看,它是"1个新发展理念"+"7个坚持"的有机整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需要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新实践中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抓住并着力解决党的建设这个事关战略全局的关键性课题,科学阐述了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党的领导与国家管理、党的领导与人民的利益诉求的关系,深刻揭示了治党和治国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内在关系,是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艰辛探索的结晶。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表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都离不开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  相似文献   

14.
黄宇平 《科学咨询》2009,(20):39-39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也给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提出了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相似文献   

16.
四、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一定要全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源于30年前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所带来的思想解放。从那时起,《实践是检验的唯一标准》以及实践观已深入人心。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征程上,唯有实践才是确定的而且是唯一正确的标准来考核一切功过是非。推进更高水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用实践的标准来衡量得失。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9.
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既从理论上对一系列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史上,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文件。这个文件作出了一个重要论断:“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下面谈谈本人对这个论断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于辉 《决策探索》2002,(3):12-13
社会主义在当代的现实命运,促使邓小平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几十年之后,又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重新提到了人们的面前,并于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对此作了新的回答,从而对社会主义的质作出了新的界定,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