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的主要任务是合理分配权力和限制权力。在社会转型时期,对领导干部进行激励,更需要将法治作为整个激励机制的核心问题予以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要求领导干部在对法治的认识上,更加注重法治的本体性价值;在行为模式上,更加注重法治的基础性作用。法治是规则之治,要求每一个公民和组织把正当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一重要论述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为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指明了具体路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要求领导干部在对法治的认识上,更加注重法治的本体性价值;在行为模式上,更加注重法治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从社会有机体的视角看,除了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净化政治生态至少还包括以下三个重要环节。夯实法治信仰。夯实法治信仰,就是将法治理念浸润于心、见诸行动,将法治思维作为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法律作为处理问题的基本工具,而不是靠"闹"和"访"来  相似文献   

4.
未定稿     
专家建议将法治指标列入官员政绩考核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行政法学专家马怀德建议,应将法治指标与经济、社会指标等共同列入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以此作为官员遴选、提拔的考核标准,将法治指标外化为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的压力、责任和动力。马怀德认为,探讨县域法治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5.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2,(30):2-M0001
胡锦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10,(28):14-15
2004年3月,国务院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这是建设法治政府的纲领性文件。2008年5月.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对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作出明确规定。为了将法治政府目标分解成可以衡量和评价的具体标准,使其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国务院法制办已着手制定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领导文萃》2008,(1):9-9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行政法学专家马怀德建议.应将法治指标与经济、社会指标等共同列入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以此作为官员遴选、提拔的考核标准,将法治指标外化为地方政府法治建设的压力、责任和动力。  相似文献   

8.
杜建华 《决策探索》2005,(10):60-6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岛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首意义十分重大,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关键与核心。  相似文献   

9.
<正>总结过去30多年法治建设经验和教训,我们看到,以法律为中心和以法院为中心的片面法治建设思路,不仅导致道德秩序互解,而且很容易将党的领导置于法治的对立面。因此,实现司法独立被不少人看作是中国法治建设的"瓶颈"。然而,中国法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全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更加积极主动做好市场主体准人工作,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全国市场主体准人环境最优的地区之一;要更加积极高效履行监管职能,努力对市场经济秩序问题实施最有效的防控和应对;要更加积极有为做好消费维权工作,努力让全省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最有力的保护;要更加积极努力推进法治工商建设、严格队伍教育管理,努力把工商系统自身建设提升到更高水平。围绕这“三最一高”目标,奋力开创工商监管服务新境界。  相似文献   

11.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着眼于改革、党建、小康社会和依法治国的总体设计,这一重大战略布局的提出,为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明确了践行目标、找到了实践载体。为此,应当在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同时,更加注重党的治理的法治化路径选择;着眼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化;把握好法治这一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将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贯穿渗透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进程之中,以法治小康推动全面小康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2.
<正>法治既是人类的共同生活方式,更是社会管理的基本方式。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的主要管理者,承担着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实现社会有效治理的重大责任。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能力直接关系到社会善治目标的实现。一、领导干部法治能力是由良法到善治的催化剂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所谓善治,从结果而言就是要实现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最大化。而要确保这种结果的出现,作为社会治理基本准则的法律必须是"善良公正之术"。实际上,法理应反映自然理性和社会正义,否则  相似文献   

13.
对于法治,人们有多种认识,有的将其看作是良好法律秩序,有的将其视为民主法制建设的理想目标,有的将其视为治国方略。这些提法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法治的作用。我以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我们首先应主要看到法治民主作为治国方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梁桂兰 《科学咨询》2009,(11):20-20
对于法治,人们有多种认识,有的将其看作是良好法律秩序,有的将其视为民主法制建设的理想目标,有的将其视为治国方略.这些提法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法治的作用.我以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我们首先应主要看到法治民主作为治国方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全省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按照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部署和工作实际,将法治文化建设作为贯彻“六五”普法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强化措施,稳步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并明确要坚持法治国宦、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在法洽中国建设进程中。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同样要以法律为依据,按照法洽建设的要求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一、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法建为基础在法洽社会,一切行动都要以法律为基础,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通过影响人的意识而发挥作用的一种行为,同样需要以法律为准绳。绝不能从上位者的心态出发,以强制性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做出违法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法治是实现人权的保障,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法治的追求。人权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不分国籍、住所、性别、民族或种族、肤色、宗教、语言或其他身份地位等因素,都平等地且不受歧视地享有人权。这些人权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且不可分割。在法治社会里,人民的各种利益必须也必然通过法律做出具体的和明确的规定,并运用法律的权威来保护。国家法治的发展是实现人权的保障,同时,尊重和保障人权也是法治的价值追求。随着我国法治的发展,人权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实现和保障。  相似文献   

18.
传统“行政主体范式”对政府职能部门在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中的定位是从行政诉讼被告角度出发,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作为行政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渐进进走出传统藩蓠,将角色定位为行政诉讼原告、被告,能够维护行政下对人合法权益,推动我国法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实行民主法治的国家,宪法应具有至上的权威。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并将其载入宪法。这标志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将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因此,学习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无疑对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推进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一、法治认同是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生成的逻辑起点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不能只重视制度体系的建构,而忽视非制度因素的完善,否则法治很难真正确立。法治思维作为一种法律心理,是法治非制度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受到足够的重视。自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的命题后,学界掀起了研究法治思维的热潮,并从不同视角对法治思维概念做了界定。虽然学界对法治思维的概念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