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采用SITC5分位数据,对2001-2009年间中日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中日制造业贸易结构仍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产业内贸易比重逐步上升:以低质量产业内贸易为主、高质量产业内贸易次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低质量产业内贸易呈上升态势,中国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改善中日贸易结构方面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显性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与中美双边贸易平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有如下创新和结论:(1)细化行业分类到SITC4分位数据,改进RCA指数测算方法,揭示出中国对美工业制造品出口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商品组,排序为:杂项制品66类、原料制品51类、机械与运输设备36类。(2)将产业内贸易调整指数方法运用到中美产业内贸易研究,证实中美工业制造品静态产业内贸易平衡状况较差,大多数商品组趋向产业间贸易,少数商品组表现为垂直产业内贸易。(3)GL指数和Cj指数无法反映产业内贸易失衡程度和方向,本文提出产业内贸易失衡指数,揭示出加重中美工业制造品贸易失衡和对贸易失衡起到平衡作用的商品组。(4)认为Thorpe和Zhang(2005)给出的动态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子中分类集合加总会造成扭曲,本文改进了该动态指数,并证实中美工业制造品动态产业内贸易失衡状况比静态产业内贸易失衡状况更差,中美贸易逆差难以改变。  相似文献   

3.
通过2001----2007年部分类别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分析,得出中日产业内贸易指数朝向高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产品质量上,中日两国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使之从低质量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向高质量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过渡发展,是促进中日贸易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回顾了关于中日产业内贸易研究的意义的不同论述,之后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的具体内含与回顾了产业内贸易指数、产业内贸易综合指数和国际贸易竞争力指数的计量方法。接下来结合1992-2008年的中日贸易相关统计数据,本文进行了相关指数的计量与分析。最后本文也进行了对中日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工食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决定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把产业内贸易分为垂直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和水平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考察中国加工食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其决定因素。研究表明:在中国加工食品贸易的增加中,产业内贸易的增长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垂直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这样的倾向更为明显。人均收入平均水平和人均收入相似性对中国加工食品产业内贸易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市场规模差异水平不具有显著影响。市场规模平均水平对垂直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总体的产业内贸易和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美服务部门的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基于1997~2005年的面板数据对中美两国服务部门产业内贸易的水平、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基本结论是:(1)在此期间中美服务部门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高达0.7957,以MIIT指数(即"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衡量的中美服务贸易的增长是产业内贸易型的。(2)分部门看,"客运服务"、"旅游"、"其他运输服务"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最高;但"金融服务"、"教育服务"、"商务服务、专业服务和技术服务"、"建筑工程咨询服务"以及"专利权利和特许费"等部门或项目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最低;产业内贸易水平上升明显的服务部门较少。(3)同时期的平均产业内贸易指数与MIIT指数正相关,表明对于具有相对较高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服务部门来说,其服务贸易的增长也是产业内贸易型的。(4)以人均收入水平差异表示的中美两国需求结构的差异程度与两国服务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显著负相关;两国的双向FDI规模差异、市场规模差异和经济自由度差异以及两国之间的货物贸易密集度分别与两国服务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正相关。两国在市场规模以及经济自由化程度方面的差异并未妨碍两国服务部门的产业内贸易。在影响两国服务部门产业内贸易的各因素中,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和市场规模差异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中国的规模经济、技术进步以及农产品差异和需求的多样性使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有加强之势。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如何继续扩大我国农业产业内贸易的规模,转变产业内贸易结构,提高农业贸易水平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8.
吴莉 《决策与信息》2010,(8):126-127
中欧贸易总额逐年增长,尤其在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中,呈现明显的产业内贸易的特点和趋势。本文以电信业为代表说明了中欧双边贸易模式的动态变变化。发现电信业贸易近年来经历了从产业间贸易到产业内贸易,再到产业间贸易的动态变化。当然,双边贸易模式这样的变化与中国逐渐获得技术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和产品生命周期是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目前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高技术产品的份额迅速增加。理论部分中,阐述几个发达国家对高技术产品的有关概念的界定。实证研究部分主要从中日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及问题等方面对目前中日两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最后笔者就将对中日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以后中日两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多个层次和角度深入分析了陕西省产业内贸易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通过回归分析法,探讨陕西省产业内贸易与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关系,为优化我省产业结构、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收集了30多万的数据,从国家层面,采用通用的格鲁贝尔与劳埃德公式,系统的考察了中国加入世贸后与主要贸易伙伴垂直产业内贸易发展变化情况,得出了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在联合国制定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标准SITC(Rev3)3位数分类标准下的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变化情况以及相关指数。研究发现,在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欧、美、澳大利业、加拿大的垂直产业内贸易指数存在下降的趋势,与邻近的日本、韩国、则存在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两岸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的分工合作,是两岸电子信息产业的分工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关系可以从占总贸易的比重和贸易依存度以及分工与竞争力关系上来考察。通过分析发现:两岸电子信息产业贸易HS84竞争比重较大,HS85和HS90互补较多。另外,两岸电子信息产品总的分工形式还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且祖国大陆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1992-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现状,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收入、规模经济、货物贸易水平是影响两国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因素,而双方FDI的流入对双方贸易影响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14.
美国长期以来都是中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重要合作伙伴,对中国贸易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首先对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中美高技术贸易所具有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构成不平衡和我国贸易竞争力薄弱的特点;再通过对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的分析,从技术创新角度找到影响高技术产品贸易的主要因素;最后为促进两国贸易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贸易竞争性指数、产业比重等指标,说明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两者之间的偏差,运用简单的计量学方法对结构偏差做定量测定。在此基础上,对我国(2002~2008年)制造业的出口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偏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产业结构已经从低端的资源密集产业向高级转变,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偏差,结构升级不明显。产业创新升级能力及出口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6.
在福建自贸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背景下,应用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分析福建和台湾服务贸易产业特点,探讨闽台服务贸易合作方向,发现闽台间可以通过港口间合作提升运输服务竞争力、共同发展旅游产业、适当拓宽金融合作领域和优化两岸服务贸易产业结构等方面加强闽台合作,为两岸贸易合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的贸易平衡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了中国贸易平衡的历史演变,分析了其当前阶段的结构特点,以及决定这种贸易平衡变动的四个影响因素,即资源禀赋的变化、国内经济的周期波动、世界产业的动态转移、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制度变迁。根据对这些因素的分析,作者认为当前出现的贸易逆差与中国经济目前的特点和发展阶段是一致的,贸易逆差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可能经常出现,但中国不会出现长期持续的逆差。  相似文献   

18.
教育服务贸易作为贸易领域的新兴项目,兼具教育和经济的双重功能,受到各国研究学者的重视。本文对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产生及发展进行内外因双方面阐述,归纳出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成功因素,并提出对我国发展教育服务贸易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版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法律制度。随着版权保护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方面人类文化事业蒸蒸日上;另一方面,依赖版权保护而生存、发展的版权产业和版权贸易,也构成了今天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强大动力。从根本上提升中国版权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认识中国版权贸易发展的环境,本文运用SWOT方法,对中国版权贸易发展的环境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统计数据 ,整理总结了在台商赴大陆投资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形成的两岸总体贸易与农产品贸易的不同格局 ,计算了台商赴大陆投资对两岸总体贸易和农产品贸易增长的不同效果。并从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政策限制、台商赴大陆投资的原因与动机等方面 ,分析了上述不同效果的产生原因。发现在特定的政策环境下 ,台商投资于大陆的农业与食品产业形成了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特殊分工类型。认为在两岸加入WTO后 ,除了要发展基于产品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贸易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发挥两岸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上的生产要素层次的比较优势 ,通过直接投资等方式形成共同的核心竞争力 ,实现两岸农业的“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