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晓晨 《领导文萃》2012,(14):30-33
俄罗斯的大国梦今天,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高于俄罗斯,甚至包括部分军事实力。这是俄罗斯对中国"心理失衡"的大背景。"沙俄帝国"的荣光和苏联超级大国的历史,是俄罗斯民族辉煌但又苦涩的记忆。只要俄罗斯还有大国梦——这种梦深深地植根在这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中——中俄之间就必然存在战略差异,尽管当前战略合作是中俄关系的主流。  相似文献   

2.
"梅普组合"要打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必须培养一种理性、健康、强韧的爱国主义。如别尔嘉耶夫所言,"倘若俄罗斯不能激发对自己的爱,那它就会丧失自己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的基础。"2012年,"梅普组合"经受了俄罗斯人"抗议"的考验,普京在胜选那一刻流下了热泪。接连而来的抗议活动,打破了普京的神话,也在一定程度上匡正了俄罗斯未来发展的道路。强  相似文献   

3.
和静钧 《领导文萃》2010,(15):125-127
每个人都会有嗜好,国家领导人也不例外。有人贪杯,如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有人酷爱乐器,如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少年时就组建乐队挣学费,一直到现在,贝卢斯科尼一有空就要摆弄小提琴。但是,放眼当今各国领导人,嘈烟者也许不会很多。  相似文献   

4.
2011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在这20年中,俄罗斯经历了曲折而艰辛的转型进程。2011年,也是俄罗斯当代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在遭受了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之后,梅德韦杰夫与普京"王车易位",力图继续引领俄罗斯实现强国复兴,几年来始终困扰俄罗斯的"2012年悬念"终得破解。但时空转变,人是物非。普京"王者归来"在俄罗斯引发了  相似文献   

5.
龚炯 《经理人》2012,(5):94-95
自从2000年普京出任总统以来,俄罗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俄罗斯在军事与政治实力上均有相当大程度的提升,再次以强国面貌重回世界舞台;同时俄罗斯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出现了空前提高。而这一成就除了普京本人,另一大功臣就是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  相似文献   

6.
伏特加含义是“生命之水”。俄罗斯民族喝酒的习惯注定了他们一直在天堂与地狱之间摇摆。年初,俄罗斯总统普京否决了一项有关禁止在公共场合饮用啤酒的法令。这是俄国内“禁酒派”遭受的一次挫折,同时也表明普京不想重蹈戈尔巴乔夫禁酒失败的覆辙。俄罗斯人挚爱伏特加。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不仅仅贡献了伏特加酒的标准配方,甚至连伏特加的名字也是他取的。在俄罗斯人,尤其是俄罗斯男人的眼中,伏特加能使他们更加强大。莫斯科大公弗拉基米尔早在公元988年就宣称:“喝酒是俄罗斯人的一大快事。”过了1000多年后,俄罗斯人仍然乐此不疲。到勃列日…  相似文献   

7.
《领导科学论坛》2005,(3):F0002-F0002
在那场空前壮阔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民族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并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这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定神。 这是伟大的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的结合使得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给国家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很多人至今仍质疑马克思主义思想会不会给民族带来混乱甚至淡化我们的民族凝聚力。本文拟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及其与中国具体国情的结合来论述马克思主义对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网络社会和经济时代最强大的国防”,这是俄罗斯总统普京说过的一句话,作为当今世界两个有影响力的政治、经济、军事大国,中国和俄罗斯从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去重视在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由于历史沿革和民族文化等原因,两国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各有不同,本文通过在一些方面的对比研究,取长补短,对我国在高校学生中更好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人送礼和收礼都有讲究。俄罗斯人忌讳别人送钱,但他们很喜欢外国货,外国的糖果、烟、酒、服饰都是很好的礼物。如果送花,要送单不送双,双数是不吉利的。  相似文献   

11.
《决策探索》2011,(19):82-82
教育是强国之本。中国未来向何处去,能不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键看年轻一代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价值观,能否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如果只是专注于“等价交换”,埋头赚钱,就不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就会影Ⅱ向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教育部根据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提出“当代大学生应当加强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抓得准,是培养国家栋梁之材的实在举措。  相似文献   

12.
8年来,俄罗斯在普京的领导下,逐步走上了国家复兴的道路,经济走出了急剧衰落的困境。普京不仅让俄罗斯人看到了国家复兴的希望,更让世界感受到了俄罗斯强国回归的步伐。本文简述了"普京之治"采取的一些主要的经济改革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带来的显著经济成效,以此来求证普京的经济改革带给俄罗斯今日经济复苏不可磨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据俄罗斯《健康》杂志报道,俄罗斯科学家近日就人们日常饮水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了保证身体健康,人一天到底要喝多少水?什么时候喝、喝些什么饮料最恰当?世界上哪些地方的水最适宜饮用?这里面大有讲究。  相似文献   

14.
闻一 《领导文萃》2009,(10):15-31
在当今世界,不读懂俄罗斯,就难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全球变局。  相似文献   

15.
戴桂菊 《领导文萃》2006,(10):46-50
在俄国社会转型时期,新旧道德规范处于剧烈的碰撞中,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受贿、勒索和有组织犯罪等丑陋现象猖獗。在这种情形下,东正教的伦理道德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俄国社会稳定的必要调和剂,甚至成为新俄罗斯民族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16.
文学界的流派之争,往往能超越以往时代各派囿于一己立场和争夺权力话语的局限,表现出对俄罗斯民族前途命运的普遍关注。各派争论中所表现出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更具20世纪俄罗斯知识分子的人文特质。虽然强调对文学传统的回归,更有对传统的整合和超越。争论之中,消解历史寄予的一切乌托邦理想、消解一切权力话语、消解一切历史伦理价值体系框定的审美标准。每一种参与争论的声音都包含着部分的“真理”,每一种“真理”又都是不确定的和非终局的,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后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7.
河之洲     
《领导科学》2012,(21):32-33
做个伟大的领导者别说谎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不会同自己不信任的人毫无拘束地说话。虽然你可以尝试要求别人信任自己,但这很少奏效。正确的行事、思考和决策,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请记住,存在信任时,人们会原谅许多事情;而没有信任时,人们很少原谅什么。与人亲近"人们不关心你知道多少,除非他们知道你有多在乎"。这句格言讲述了一个伟大的真理。经典商业理论告诉领导者要与人保持距离。我则认为,如果你想继续留在黑暗角落只接收高度净化版的事实,那么就与人保持距离吧。如果不与人发展出有意义的关系,那么你永远不会知道他们真正在想  相似文献   

18.
比喻作为一种极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不仅在写作中用到,用它来帮助演讲,同样可以起到非同一般的效果。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可以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李克强总理演讲时比喻手法的运用就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实在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巧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使得演讲形象生动。在演讲中如能用好比喻,会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再现一幅栩栩如生、生动形象的画卷。李克强在莫斯科大学发表演讲时对国际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中俄在新形势下如何继续加强合作.提出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的看法。他语调平稳,言语平实而生动,就像一位老师一样,面对台下的“90后”俄罗斯青年学子娓娓道来,赢得了听众的一致称赞。如何认识新时期的中俄合作?李克强这样比喻:这就像中国人喜欢的围棋和俄罗斯人喜欢的象棋,都讲究要谋事布局。我们现在谋的是中俄合作的大局。顺应的是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的大势。这不是权宜之计,必须着眼长远,脚踏实地。新时期中俄合作是个政治性极强的术语,一般学生可能对此理解不透、不深入.这里李克强总理以人们常见的事物“中国人喜欢的围棋和俄罗斯人喜欢的象棋”中的布局来比喻中俄合作。下围棋和象棋时要想胜利就必须要先布好局.不要只顾眼前,计较一棋之得失,这也就很形象地比喻出中俄合作顺应的是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的大势,不是权宜之计。总理的这个比喻可谓是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耐人品味。善用比喻,化深奥为浅显.使得演讲通俗易懂。演讲时运用比喻,可使深奥的理论浅显化,表述自然,语言直白。通俗易懂。在达沃斯论坛夏季年会上,中国未来的金融改革成为市场关注热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媒体提  相似文献   

19.
社会     
《领导文萃》2014,(6):134-135
俄罗斯退休者到华定居 如今,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前往中国边境城市定居。这些新移民在华定居的家园包括珲春和黑河。据中方统计,仅在珲春就有200多名俄罗斯人定居。移居中国的俄罗斯入主要分两大部分:一是赴华寻求良好经营环境的企业家.二是受到中国低物价吸引的退休者。后者占了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20.
吴婷 《领导文萃》2010,(10):45-46
<正>普京称,像2008年大选两人之间没有竞争一样,2012年仍不会出现两人竞争的局面,谁竞选总统将由统一俄罗斯党决定。出于不分散选民的考量,普京的这番话当无疑问,但届时两人在党内的初选中,却少不了上演一场"双龙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