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石柏胜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2):99-101
沈从文通过对文学、人生、生活和生命之间的关系的深入思索,提出了“美在生命”的命题,指出了“生命美”逐层递进的三层含义,即原始自在的“生命美”,努力自为的“生命美”和“极致”形式的“生命美”——“神、爱、美”三位一体的“生命美”。他以自己在湘西和都市两大题材领域的丰富创作,从正反两方面表达出他对充满“神性”的“生命美”的热切希冀和无限憧憬,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坚定信仰和不懈追求,并以文学启蒙的鲜明特色书写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2.
“神”意象生命美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倩月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5):23-27
中国古典哲学之"气"范畴是文学"神"意象生命意义生成的本体,从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生命观看,生命自由与生命平等是生命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3.
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抽象”是一个具有特殊意味的概念,它特指那种意识与潜意识交融的迷狂、沉迷体验.沈从文很多思想命题,如“神在生命中”、“生命最完整形式”,都是在“抽象”中形成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学术界并没有充分注意到“抽象”一词的特殊意蕴,更没有注意到“抽象”与其生命之思的联系.重新审视“抽象”的内涵对于揭开沈从文思想之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唐东堰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354-359
生命是沈从文创作与思想的核心范畴。他所说的生命一方面是指主体在浑然一体状态中感受到的透明烛照、空灵自由的生命状态。另一方面又指主体在这种状态获得的对于宇宙、人生意义的觉悟,最后还指主体追求爱、美、神等高级精神需要的超越性本能,即沈从文所说的乡下人本性。根据乡下人本性的实现程度,生命区分为完全生命形式和不完全生命形式两种。沈从文认为,不完全的生命形式是滋生社会黑暗腐败的心理基础,只有铲除这种不健康的生命形式重新激发生命对超越的追求,社会政治问题才最终得以解决。沈从文的生命观是一种建立新道德、新价值的尝试。他欲建立起一套顺应人的健康本性的,而非从人自身之外的权威演绎出来的新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5.
"美在生命"是沈从文的艺术观。信仰生命、探索生命、讴歌人性是沈从文创作的基本主题。沈从文小说的女性形象基本有乡村女性(主要是湘西女性)和都市女性两种。湘西女性是作者心中理想女性的化身,她们在原始自在的生命形态中展示出自由舒展的生命活力和对美与爱的炽热追求,在自在、蒙昧的生命形态中昭示着生命的本真价值。 相似文献
6.
“神”在沈从文的文本中具有多种内涵,然而作为其思想核心范畴的“神”指的是宇宙本体和生命的终极状态。它不可分析、不可言说,是沈从文在对“美”的迷狂中借助一种特殊的认识方式获得的天人相契的启示——“无言的教训”。沈从文思想中的“神”既是对于湘西神秘文化的继承和提升,也是以湘西神巫文化铸造民族品德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7.
董朝斌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
<正> 关于沈从文,曾经有过而且仍在不断出现种种误解,尤其是对他的爱情描写误解更多.我认为,沈从文决无意于做一个爱情小说家,尽管我们可以称他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爱情描写的圣手,但他所作的努力是以爱情作为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来凸现不同文化形态,并做出自己的历史的审美的选择.正如沃罗比约夫所说:“爱情的艺术描绘和表现确实是一块神奇的结晶体,它使人们得以观察到任何时代和任何民族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同时,借助于它的反射,爱情自身的实质也清晰地显示出来.”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 相似文献
8.
吴晓东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2-89
沈从文的故事意识和小说理念从创作初期就交织纠缠在一起,并在他以后的叙事进程中呈现出悖论关系。作为一个"文体家"的定位正体现在沈从文的故事模式及其与小说理念的悖论式的内景中。20世纪30年代成熟期的沈从文往往在小说中自觉而且刻意地营造一种讲故事的语境。对故事语境的自觉,同时体现的是自觉的小说意识。沈从文的创作因此既表现出由故事形态向现代小说模式演化的渐进历程,又表现出对叙事意义的艰难探寻,最终以其对"叙事"的自觉超越了"故事"与"小说"的二分,呈现出某种本体性。审视30到40年代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可以发现一个乡下人是怎样从乡土闯到都市,逐渐在大学体制中变成一个孤独的都市现代人,最后作为一个曾经的"讲故事的人"走向"死亡"的象征性过程。 相似文献
9.
邢建勇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水一般美的女性生命特质——沈从文小说中水与几位年轻女性的关系邢建勇沈从文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苗族作家,沈从文小说几十年来之所以“存在”,并在不断地升温升热,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发现了许多只有从沈从文小说中才能发现的美,特别是生命之美。这正如米兰·昆德... 相似文献
10.
与其说沈从文小说表征着对现代性的“撑拒”形式,不如说其内部的复杂与歧义性使其获得了与现代性的“和解”姿态。文章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萧萧》内部呈现出的多种面向进行解读,试图对沈从文作品中的现代性做出揭示。 相似文献
11.
<正> 徐渭(152一一1593),字文长,号天池、青藤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才情很高,但屡试不第。后来曾被浙闽总督胡宗宪聘作幕府,为抗倭军事出谋划策。《明史》载:“渭知兵,好奇计,宗宪擒徐海、诱王直,皆与其谋。”胡宗宪得罪被杀后,他虑及自己的命运,曾自杀未死。后来因杀死继妻,下狱论死。由于张元忭的相救,幸 相似文献
12.
彭尚青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4,(6)
民间信仰的合法化路径,始终是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陕北黑龙潭民间信仰最初通过文物管理所、山地树木园的非宗教身份获得合法社会身份。经过近20年的发展,黑龙潭于1998年终于在当地政府登记成为道教活动场所。以制度性宗教合法化的途径参考,它的宗教合法身份的获得理应就此圆满。然而,在2010年黑龙潭的景区规划中,黑龙潭的道观的身份似乎成为一种信仰表达的限制。对此,黑龙潭试图转变其管理者身份,从道观管委会变身为景区管委会,已解决道观身份与景区打造之间的矛盾。黑龙潭的宗教合法化问题因而转变成为民间信仰寻求更广泛的社会活动空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曹文彬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4)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四日,《语丝》周刊第五十七期发表了林语堂的文章《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提倡不打落水狗的“费厄泼赖”精神。这正是敌人求之不得的足以麻痹革命者的腐蚀剂。伟大的战士鲁迅,为了驳斥这种错误言论,肃清中国几千年来封建主义的中庸思想在人民群众中造成的恶劣影响,揭穿敌人的反动本性,及时于当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写了《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这篇不朽的论文,发表在一九二六年一月十日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一期上。 相似文献
14.
文戈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5,(1)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教育阵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几年来,中学教育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取得了很本成绩,大批中学毕业生朝气蓬勃地战斗在祖国各条战线上,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工农兵和不少战斗在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的中学毕业生也提出:一些中学毕业生到三大革命实践中以后,还有“缺门”。这说明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对中学教育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说明中学教育需要进一步改革。中学生的“缺门”也往往反映了教师的“缺门”。革命在 相似文献
15.
叶万忠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1)
《史记·高祖本记》记载了刘邦病危时和吕后的一段著名的对话: “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肖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 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 相似文献
16.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65-76
在实践美学众多的理论维度中,李泽厚和高尔泰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把美的本质、美的生成以及美的呈现等问题都纳入到主体的"本质力量"及"主体实践"等范畴中,系统建构出一条从"美的本体"到"美的超越"的理论谱系。李泽厚实践美学对主体性的张扬、对"新感性"和"文化心理结构"的体察以及"形象的自由"都给广大青年和普通大众以知识的启迪,呼应了人道主义和人性解放的文化启蒙。高尔泰将美的本源同主体实践进行联系,高扬了主体在美的创设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强调了"美"与"美感""自由"之间的同一性关系,不仅将自由看做是对规律的掌握,更是将其认为是对日常生活的"超越"。从李泽厚实践美学对"美的本体"的追问,到高尔泰对"美的超越"的肯定,二人将实践本体纳入到美学研究和美学话语体系中,破除了传统美学"主客二分"的理论窠臼,建立起从"实践"到"自由"、从"主体"到"审美"的逻辑框架,促使美学实现自身话语的延展和文化启蒙的时代目标。 相似文献
17.
王振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5)
文学批评总是根据文学创作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和评论是非的。不论批评家们各自遵循的思想原则、艺术标准多么不同,只要是从实际出发,本着在真理面前互相平等盼态度讨论问题,百家尽可以争鸣,对文艺总会有裨益。 可是,有一种文艺批评文字却不是从文学创作实践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而是从某种凝固的意图或观念出发,设置论敌,抨而击之。发表在《河北文艺》今年六月号上的 相似文献
18.
沈玲丽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2):50-53
船作为维系人与自然———水的中介 ,成了沈从文作品中人物活动的舞台 ,它因此被赋予了“生命” ,从船的命运沉浮中我们可以窥见人的命运的兴衰。为作家提供了接触人事的直接工具和窥探人类命运的微型窗口。 相似文献
19.
吴代芳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Z1)
高振中同志《论陶渊明的“金刚怒目”式作品》一文,(《延安大学学报》1980年第一期)根据鲁迅先生的教导,对陶诗作了新的探索,应当说这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但是不顾陶诗的实际情况,硬把鲁迅的指示绝对化,把它当作固定的格式去套,几乎把陶诗全部归结为“金刚怒目”式作品。鲁迅先生指出:“陶诗中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金刚怒 相似文献
20.
从“丰产”信仰看土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晓霞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文章通过对土族"丰产"信仰的对象、仪式及象征意义的分析,试图从地域文化学的视角,把握土族文化的结构和内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