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话题转换是随意会话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话题转换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会话行为的构建过程,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我们的言语活动。本文对汉语随意会话中话题转换的语言策略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运用Sperber和W ilson的关联理论对这一现象的理解过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话题转换的“不关联”是存在于语义层次上的,而在语用层次上,话题转换的两个话题之间存在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2.
言语交际中,对同一对象的称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场合、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话题、心理等因素转换。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对话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从广义上讲,称呼语的转换属于语码转换的一种。以《红楼梦》为语料,选取其中称呼语语码转换的例子,立足语域理论的语场、语旨及语式探析称呼语这一语码转换的现象,以期在日常言语交际中灵活运用称呼语,获得良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3.
创设话题是指在言语交际过程中 ,交际者根据特定的交际目的 ,切合特定的语境和相关的内容 ,主动提出交谈的话题或者暂时脱离正在交谈的话题 ,另行提出一个话题进行阐述或交谈的言语行为 ,创设话题这种言语策略在言语交际中具有积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Jane Austen的小说《爱玛》中,贝茨小姐是个话匣子,她在与他人对话中不停地从一个话题扯到另一个话题,并不断地把自己的话语角色从“说话者”转换成“传递者”“代言者”或“传声筒”,并经常把言语接受者的话语角色从“受话者”转换成“观众”或“旁听者”。贝茨小姐言语中的话语角色转换是贝茨小姐用来保护面子的礼貌策略,也是Austen用来塑造人物、叙述故事和营造喜剧气氛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5.
Linda  何震 《21世纪》2009,(9):28-29
跨文化交往中转折话题时,我们要像开车转弯一样,事先打出左转或右转信号灯。很多老外感觉,一些华人交流时,转换话题太快、太突然了,有时没有一点信号和提示,使老外如坠云雾,搞不清楚对方到底要谈论些什么。转换话题太快,部分原因是由于中西方的思维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另外一部分则是个人性格和社交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话语的选择受元语用意识的调控,其表现之一就是话语标记语的运用。《老友记》中,话语标记语well隐含了说话者元语用意识,具有话语承接或信息连贯标记,话题起始、转换、转折与结束标记等元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言语幽默概论及其延伸理论的视角,通过建立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方式,对赵树理的中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及其英译本(戴乃迭1953)中的言语幽默进行研究,旨在探究该文本中包含修辞手段的幽默在翻译时如何进行转换以及采用何种翻译策略,验证言语幽默概论之延伸理论的有效性。研究发现:该文本中包含修辞手段的幽默在翻译时采用了同类转换、零类转换及异类转换这3种模式,且呈现出同类转换>零类转换>异类转换的趋势,其翻译策略共有直译、意译、省译、换译4种,不同翻译策略直接影响译文文本中幽默语段所具备的参数,决定译语语段的幽默效果。因此,汉语文本中言语幽默的效果能否成功传达到译文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策略的选择,这也说明言语幽默概论之延伸理论对汉语言语幽默文本的英译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言语交际中,语码转换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受到来自社会、语言本身以及交际双方心理的制约。本文探讨了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和心理动机,以及言语交际中的中英语码转换现象。指出语码转换在心理上能使交际双方减低"不确定性",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同时能够作为言语交际中的会话策略,实现其交际中的社会语用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外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文化移入的过程。其中 ,非言语因素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外语学习到外语习得的转换不只是言语因素的转换更有非言语因素的转换 ,要提高外语教学必须重视非言语因素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新型的节目样式,很受人们的欢迎。在电视谈话中,话题接续是会话发展的无标记形式;相对而言,话题转换则是有标记的,话题转换在电视谈话中并不少见。话题转换包括多种类型,各种类型的话题转换形式形成一个由高到低的序列,该序列受到会话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Goutsos(1997)提出的"话题结构模式"为理论依据,考察汉英说明类语篇话题结构的异 同。实验采集了汉英各16篇说明类文章,根据Goutsos的理论描绘出所有文章的话题结构,分析并统计其中 排序手段和话题信号的使用情况。结果发现,汉英语篇的话题结构都具有按序性,都强调话题结构的完整性; 差异之处在于,汉语篇话题结构中的序列更明显地呈现"半开放"式,更多地使用"全面结束话题"和"总体框定 话题"。  相似文献   

12.
当代互文性理论作为一个文本理论充满了矛盾的概念.但作为一种方法论引入文学翻译,其意义将远远超过它目前表现出来的状况.本文检查了互文性概念的生成背景、界定和影响,希望利用其合理部分为文学翻译服务.本文认为,互文性通过互文指涉和互文标志影响文学翻译.译文中的互文指涉越多,越能和源文达到功能对等.功能对等是文学翻译的理想境界.通过对互文理论的研究和开发,这种境界是可以达到的.本文以此为坐标,通过翻译批评讨论了互文标志和互文指涉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关联顺应模式对话题转换与礼貌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分析指出:话题转换表面上是一种威胁面子的行为,但本质上话题转换既可以是不礼貌的,也可以是礼貌的——不礼貌不是话题转换的必要特征。话题转换的礼貌与否取决于听话人对该明示行为进行推断所取得的最佳关联对他本人所处物质世界和心理世界的顺应程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英语写作中主题句写作练习和英语段落的分析 ,结合国内外专家对主题句写作的研究成果及我们对其成果的补充 ,对主题句的写作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 ,提出了主题句写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写作方法 ,以期对学生在段落发展中写好主题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语篇主题类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基本主题和非基本主题、中心主题和非中心主题、背景主题和非背景主题、分支中心主题和边缘分支主题以及相关主题等语篇主题类别。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考察了主题、焦点与主题焦点这三个语言学概念。作者提出主题是一个句法概念,其基础生成于小句首的位置。而焦点是一个话语功能的概念,其只能附加在非主题成分上,所谓主题焦点,只是具有对比功能的主题,与同时具有突出功能的焦点不宜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主题结构中的空语类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语类一直是转换生成语法的中心课题之一,生成语法学家认为空语类的存在具有心理现实性。深入了解空语类的性质是揭示汉语语法结构特点的关键所在。汉语主题结构中都存在大量的空语类,文章拟从英汉对比角度,阐释汉语主题结构的生成方式,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汉语主题结构中空语类在分类、分布和所指等方面的特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相关语料进行比较和分析,认为话题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话题转换,一种是话题迁移。其中,话题迁移又根据其迁移凭借的不同,分为显性迁移和隐性迁移两种。对话题间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理解交际内容,同时也能对文本以及交际中产生的矛盾作出有效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界定话题概念入手,考察了宁波方言话题结构的特点和具体表现形式,并进一步分析了宁波方言话题结构在句中的位置和数量问题。认为话题属于语用范畴,宁波方言的话题倾向于已知信息,但也不排除新信息;话题可以是有定的,也可以是无定的;话题中还可以包含话题焦点。宁波方言的话题结构在句中的位置不限于句首,亦可在句中;句中话题结构的数量可以不拘泥于一个,可以多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