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国内互联网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现状,借助企业并购绩效的相关理论,可以建构出互联网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以2014年发生并购的国内上市互联网公司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国内互联网上市公司并购行为总体上对企业自身绩效改善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部分上市互联网公司的业绩并没有因为并购活动而得到显著提升;国内互联网上市公司相关并购的并购绩效要优于非相关并购的并购绩效;国内互联网上市公司的非关联并购绩效要优于关联并购绩效. 相似文献
2.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1年发生在沪、深两市的57起收购兼并事件为研究对象,选择了7个绩效评价指标,对我国上市公司不同类型的并购事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横向并购的绩效具有明显效益,纵向并购的绩效最差,混合并购的绩效有待更长时间的观察。并深入地分析了不同类型并购绩效差异性的原因:横向并购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公司财力的加强使公司更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提高公司竞争能力和垄断力度,因而规模经济效益明显;公司整合不力、管理经验不足以及缺乏战略的远瞻性是公司纵向并购绩效不好的重要原因;混合并购则面临着重塑核心竞争力的问题,管理者经验局限的问题,以及方方面面的整合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避免利润指标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问题,选择构建基于自由现金流的财务指标,以2014年沪深A股发生并购的55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对2013—2016年样本公司的并购绩效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并购活动是否给企业的经营绩效带来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并购活动发生当年企业绩效显著提升,并购后两年呈现下滑趋势,说明并购活动对企业长期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基于并购活动无法产生长期影响的研究结论以及制造业的并购现状,建议企业立足自身发展要求、充分评估并购成本和风险,注重并购后资源整合工作、实现协同效应,完善监督与激励机制、避免委托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卢小兰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1):38-44
在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以及资源—环境双重约束的压力下,对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绩效定量分析已成必然趋势。通过构建资源环境绩效评价框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2003—2009年间中国30个省域的资源环境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省域静态资源环境绩效普遍偏低;动态资源环境绩效,除东北部分省域恶化,大部分省域得到改善。促进改善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水平进步和规模效率上升,制约其改善的主要因素是纯技术效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1997-2009年间实施ERP的44家零售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企业,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Panel数据分析比较了样本公司实施ERP前后绩效的变化。结果表明零售业上市公司实施ERP当年及实施后第一年,公司财务状况略有改善,第二年略有下降,第三年又出现上升趋势,但总体变化不显著。公司运营能力在实施ERP当年和实施后第一年除毛利率以外,其他指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余年份变化不显著;总体上看,实施ERP对运营能力的影响要大于对财务状况的影响,实施ERP并未显著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运营绩效,并且具有绩效短期下降的特点,但不存在生产率悖论现象。 相似文献
6.
廖运凤金辉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3):17-22
零售业的并购近年来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倍受人们关注。本文对2000年以来的中国零售业的并购问题进行分析。首先是描述中国零售业2000年以来的并购概况,对中国零售业并购的数量规模、区域分布和跨国并购等基本情况进行描述;从横向并购、举牌并购、强强联合兴起、跨国并购和国退民进等方面对中国零售业并购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融资难度、整合乏力、效益欠佳和外资强占市场等方面对中国零售业并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中国零售业的并购重组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
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将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采取并购行为的制造业上市公司分为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从两类企业整体层面分析,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各年的综合效率均值并无明显的差别;纯技术效率则是高新技术企业显著高于传统企业;规模效率指标上,二者在2009年和2011年并无明显的差别,然而,对比二者2010年以及三年的平均值,传统企业的规模效率要显著高于高新技术企业。(2)从个体企业效率来看,高新技术企业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均优于传统企业,然而,二者的差距却在逐年减小。(3)传统企业纯技术效率显著低于规模效率,这说明了纯技术效率低下是导致传统企业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4)在全要素生产率变化(TFP)上,高新技术企业要略优于传统企业。最后,基于企业在资产投入、劳动力投入、成本消耗、无形资产等方面的投入,挖掘影响两类企业并购绩效效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基于DEA模型的区域科技投入相对效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前荣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1)
科技投入在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因此,尽快建立完善的科技投入政策和效率评价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根据6大区域的科技投入和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实证分析了我国6大区域2004~2006年科技投入的相对效率和规模收益状况。研究发现,科技投入效率与地区有密切的关系,相对发达地区的科技投入效率高于其他地区,科技投入效率总体较低,同时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5年开展重大资产重组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将机会成本指标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纳入并购绩效考核,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实证分析并购股权比例、并购方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将经济增加值(EVA)作为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因子,并购股权比例的提升促进了企业并购绩效的改善;上市公司实施多元化并购的绩效优于同行业并购的绩效;此外,并购经验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同时,稳健性检验的结果和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一致.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在考虑机会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并购绩效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事件研究法以及财务报表分析法,针对2009年进行并购交易的上市公司,考察了股票支付方式和现金支付方式对最终并购绩效的影响。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不同于国外同类研究的实证结果,我国上市公司中,股票收购公司在首次宣布并购公告后股价出现超额波动,而现金收购公司只能获得正常收益;从财务绩效角度来看,股票收购公司能够获得短期的财务绩效改善。值得注意的是,采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报表法得到的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1999年沪市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事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尚存在争议,本文采用一种以EVA[1](经济增加值)评价方法调整后的财务指标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1999年沪市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样本公司在资产重组当年、重组后第一年、重组后第二年的业绩分别呈现出下降、明显提升、下降的变化态势. 相似文献
12.
郑波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60-64
企业并购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现象和发展趋势。民营企业并购上市公司行为在我国企业并购市场中异军突起。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并购上市公司的动因,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分析了不同动因下上市公司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最后从并购目标的选择、并购方案的制定、并购关系的协调、中介机构的选择和整合措施的制定等几个方面找出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上市公司购并反垄断监管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国外上市公司购并反垄断监管立法的主要内容,并对我国上市公司购并反垄断立法的完善,在立法模式、监管机构、实体制度和程序制度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吴凡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3)
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然而跨国公司经济上的整体性与法律上的离散性,导致了跨国公司并购问题错综复杂:不仅涉及国内竞争秩序而且还可能涉及国际竞争秩序;不仅涉及投资而且还可能涉及贸易;不仅面临国民待遇原则挑战还可能受制于国际安全原则的影响.诸多因素导致了跨国公司并购问题很难通过单一的母国法律、东道国法律加以规制.通过对跨国并购的自由、秩序、安全、平等、效益等价值冲突的剖析,提出跨国公司并购法律规制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金洲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2):63-67
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呈现出并购金额不断扩大、并购行业更加广泛、单项并购标的额趋于上升等特点。中外企业在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并购战略、并购主客体、并购的主导行业、并购的支付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企业在今后的跨国并购中必须转变并购战略,重塑并购主体,多采用现金支付手段,充分发挥国际中介机构作用,政府应制定和完善跨国并购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杨波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2):25-30
从结构视角,对全面开放期以来我国零售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进行了分析,发现:(1)全面开放期前上市的零售公司整体平均绩效降低,结构呈现两极分化,业绩优良的平均经营绩效上升,业绩差的平均绩效下降;(2)全面开放期前上市的公司中,总部在中西部地区的与总部在东部地区的经营绩效差距在缩小,变化幅度则是中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3)开放期后上市的零售公司经营绩效高于开放期前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变化幅度小于开放期前上市的公司。最后,讨论了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来讲是一次难得的、走出国门低成本并购境外企业的好机会。然而,我国企业抄底并购境外资产存在着种种风险,企业不但需要从资产价值的角度考虑境外并购的可能,更要对经营管理和法律风险做出充分的估计和应对,这样危机才能转化为机遇。同时,从国家的角度,应当采取积极的对策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相应的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18.
首次采用上层梯队的理论视角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海外股权并购份额的影响因素,并且引入了企业所有制的调节变量。基于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1~2010年的108项海外股权并购的样本,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的任期、职务、性别和年龄异质性与海外股权并购份额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民营企业所有制能够负向调节任期和职务异质性的影响,正向调节年龄异质性的影响。不同企业的最高决策者和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应该根据需要调整和影响企业高管团队的构成,从而促进海外并购决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息内涵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利信号传递理论是解释股利政策的主流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股利能有效传递公司发展前景的信息。基于信号传递理论,以及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未来盈利能力的关系,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息内涵包括:分配股利公司的未来收益要好于未分配股利公司;公司股利增加,其未来盈利水平也上升,反之亦然;公司现金股利与其未来盈利能力成正相关性。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具有信号传递效应,能够传递未来盈利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企业并购理论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冉光圭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6):18-21
企业并购作为现代企业资本经营的有效形式 ,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是现代经济中资本优化配置的最重要形式 ,也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经济选择的一种途径。企业并购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一种交易 ,与一般商品买卖或资金拆借不同 ,其内容、形式、过程都较商品市场或资金市场上的交易复杂得多。本文拟就企业并购的动因、基本原则和财务评价予以探讨和研究。文章共分四个部分 :一、引言 :主要是界定企业并购的意义 ;二、企业并购的动因分析 :经济协同效应 ;财务协同效应 ;企业发展的战略动机。三、企业并购的基本原则 :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 ;系统化原则 ;创新原则 ;谨慎性原则。四、企业并购的财务评价 :并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资产评估法、收益法、贴现现金流量法 ) ;企业并购的成本分析 ;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