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75,(1)
前 言 孙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他是春秋末年的人。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由奴隶制转变到封建制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当时腐朽反动的奴隶制正在崩溃,新的封建制正在兴起,频繁的战争实践,迫切要求发展军事理论,同时也为建立军事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孙子的军事思想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邹志方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81,(2)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 相似文献
3.
杨君展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2,(3)
题解: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中叶著名待人.早年与柳宗元等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改革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做过许多地方的刺史.晚年官至太子宾客.他一生写下不少具有丰富内容的诗篇,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因为他长期被贬,因而不少诗篇中表现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相似文献
4.
钱士斌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2)
《雁荡山》选自我国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作者纵观古今,引经据典,对雁荡山名称的由来作了考证;通过对雁荡诸峰的具体描述。解释了雁荡山“天下奇秀”,却又长期不为人所知的怪现象。特别是作者针对雁荡诸峰的地形特点提出的流水浸蚀理论,为我国古代科学史添写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周乃椿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79,(2)
德祐二年正月十九日,[德祐,宋恭帝年号。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原文作“二月”,误,据《指南录·自序》订正。]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予,我。除,被任命。右丞相,南宋时置左右丞相,为宰相之职。枢密使掌管国家军事的最高长官。]都督诸路军马。[都督,动词,统率的意思。诸路,许多省。路,宋行政区域名,相当于明清 相似文献
6.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2)
前言孙子,名武,春秋末年齐国人。他是我国历史上实行法家路线的著名军事学家。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史料不多,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孙子以其兵法十三篇进见吴王阖闾,得为吴将,在率领吴国军队和楚、越、齐、晋等国的战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春秋末年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当时,奴隶们纷纷起来造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向没落奴隶主阶级夺权。而诸侯之间的兼并战 相似文献
7.
何香枝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孙子兵法》评述何香枝《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孙武的传世之作。孙武(公元前579年~公元前551年)生活在社会处于大动乱、大变革的春秋末期,其间各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孙武是当时吴国的将军,有着三十年的戎马生涯,可以说《孙子兵法》是春秋以来战争经验和规律... 相似文献
8.
刘剑康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51-56
自宋代疑古之风盛行以来,关于《孙子兵法》的产生时间及作者归属一直成为争论的问题。从《孙子兵法》的内容以及春秋用兵争战的实际和社会风尚等方面考察,该书今本十三篇的规模应是孙武本人所手定;至于十三篇以外遗文,则可考诸其流传情况和版本。根据对各方面材料的聚集分析,司马迁《史记》孙子本传所称,大体合乎历史事实,不可断然拒斥,否定《孙子》十三篇为孙武所著更是缺乏依据。 相似文献
9.
周德钧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5)
《孙子兵法》在理论创作上与吴楚战争相关涉,因此,以吴楚战争为参照系读解并研究《孙子兵法》将别开生面。“间接”、“实力”等七大原则是《孙子兵法》兵学体系的精要所在。七大战略原则不仅全面揭示了战争现象的一般变化特征,精辟地阐释了军事谋略的基本运作法则,而且为人类社会的冲突现象和“活力对抗”行为提供了一套合理的认知方法。《孙子兵法》之所以称誉中外,垂训广远,历久弥新,盖因其蕴含的“孙子智慧”所使然。 相似文献
10.
龚克昌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47-150,157
<正>东汉中后期,刘汉王朝彻底衰落。其时皇帝大都幼小,朝政大权或为外戚所攫取,或为宦官所把持。汉末辞赋家赵壹在《刺世疾邪赋》里说:"女谒掩其视听兮,近习秉其威权。"当指外戚与宦官轮流把持朝政。赋中又说:"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朝政自无是非可言, 相似文献
11.
必成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79,(2)
《核舟记》是一篇优秀的状物散文,层次清晰,描写细致逼真,行文疏密有致,不仅是一幅引人注目的静物写生,而且仿佛是一组耐人寻味的动画片。它把一只精美玲珑的工艺品,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它将高超的艺术技巧,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传神的笔墨之中。令人读后,情不自禁地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祖国工艺美术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2.
13.
一、题解 本文选自《小仓山房文集》第22卷,原题为《黄生借书说》。“说”和“记”是有区别的:“说”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记”,也是一种文体,一般表记叙具体人事。本篇由黄生借书事展开议论,似仍以“说”标题为宜。作者在本文中用自己的亲身体会说明“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勉励黄生认真读书。 作者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清朝钱塘(现浙江杭州市)人,乾隆间进士,曾任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侨居 相似文献
14.
伍成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0,(3)
[原文]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注释]河南:河南郡,在现在的河南省洛阳市一带.乐羊子:姓乐(yuè)名羊子.“者……也”:古代常见的判断句式.“者”表示停顿,“也”表示判断.[译文]河南乐羊子的妻子,不知道是谁家的女儿.[短评]史传一般在一开头就交待人物的姓氏、籍贯,这里因不知道乐羊子妻的姓氏、籍贯,所以无法交代,只能说明她是乐羊子的妻子. 相似文献
15.
赵金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Z1)
毛泽东同志是我党、我军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卓越的军事家。他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长期革命战争中,不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的道路;而且他还深入地研究和借鉴古代文化遗产,“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把它用之于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毛泽东的军事著作中曾经引用过许多典籍,其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孙子兵法》一书。本文拟就毛泽东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和应用情况,略述浅见,以期求教于诸方。 一、毛泽东是我们党内、军内最早研究《孙子》的人 相似文献
16.
卿三祥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5,(6):10-17
三国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它的兵家文化.<孙子兵法>为春秋末年齐人孙武所著的中国兵书经典,曹操是传世诸注家首席.曹操注简明扼要,是研习<孙子兵法>的钥匙.曹操又是取得很大成功的实践家.他身体力行,至老不倦,从"名微而众寡"起步,逐渐统一北方,为缔造三国时代的魏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即使他所遭到的赤壁之战等败绩,也可作为反面永鉴.总而言之,曹操对<孙子兵法>的注解和正反两方面的实践,都是值得人类珍视的三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1)
为了满足工农兵的需要,深入研究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五一○三四部队、河北大学《四书评》研究小组,对李贽的《四书评》作了全部注、译和说明,取得了初步成果。现选取一部分介绍给读者,以后将陆续选载。 相似文献
18.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3)
《商君书》是公元前二六○年前后,由商鞅变法路线的继承者编撰的一部书。这部书生动的记述了战国时期杰出的法家代表——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的斗争事迹,阐述了商鞅所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法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我们研究这一时期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重要资料,是我国历代法家著作中主要作品之一。这部书在汉时有二十九篇,现实存二十四篇。从现存这些篇章的内容来看,它对于 相似文献
19.
20.
张涅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2)
《孙子兵法》历代有精辟注释,但仍有诸多处或界定欠准确明晰,或诠释欠质实贴切。究其原因,盖注释者多为将帅,重兵法的实践作用,对文字的本源则思虑不周。本文以为,探究《孙子兵法》的原本意义,理清后世注释的变异轨迹,对当代读者不无作用。这里拟取五例,先界定再诠释,并根据需要例证。得之愚,以资芹献。一、释“将” [界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