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白先勇文集》,会为他飘泊者的悲剧意识和悲悯情怀所震撼。白先生是一个痴迷古典戏曲和古典小说的现代派小说家,一个穿越大陆、台湾、美国三地深受东西方文化浸染的贵族子弟,一个为旧王朝的背影吟唱哀歌又对弱者寄予悲悯情怀的文人。他善于通过精心构造人物复杂、细节纷纭的小说世界,表达人性中最为朴素又极为动人的爱、悲悯和诗意的美。他和他的小说将给予我们无限的思索。  相似文献   

2.
曹文轩的儿童文学因作者独特的创作观念、创作追求和创作心态的关系而蕴含着浓郁的悲悯意识。“我就是中学生”的创作观念产生了对人性弱点的感同身受的平视视角,对儿童遭受苦难的感受和体悟的深切程度也正是曹文轩儿童文学中悲悯意识和博大情怀的试金石,具有关爱和同情别人的悲悯意识才是救赎在精神的荒漠中疲惫旅行的新新人类的最佳药方。  相似文献   

3.
宁夏回族作家石舒清以艺术化的笔触关怀弱势群体的生活处境,思索生死等形而上的终极命题,追寻作为生命本质的个体内在精神。他的文学作品超越了社会人生的世俗功利与现世苦难,流露出强烈的宗教情怀,其宗教情怀基本体现在彼岸意识、清洁精神、悲悯心怀与神圣感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是一个具有悲悯情怀的作家。她对普通凡人和现实人生有深刻的理解,体恤凡人在新旧交替时代生存的艰难;她自我定位为一介小市民,对市井生活有亲切的认同和热爱,并由此产生对凡人的同情和怜悯。她睿智地洞察人生的本质是追求安稳和谐的生活,由于这追求的难以实现,才显现出人生的苍凉和无奈,对此她感到无限的惨伤。她对女性的生存处境有深切的了解,并因此产生深深的悲悯。  相似文献   

5.
悲悯情怀是渗透在艾青诗歌中的特质。来源于诗人的生命体验,又上升到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这种悲悯情怀的核心是爱与哀,对艾青诗歌获得俯瞰的艺术视角,大气磅礴与温柔婉约相融合的艺术风格,以及超越性的人生哲理都有重要作用,也是艾青诗歌能够跟随时代又超越时代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先锋后文学时期,曾经“冷酷无比”的余华也开始充满了动人的温情,与此同时,他的创作也转入对现世人生的密切关注,作品中不时流露出小人物的脉脉温情。有人说,先锋时期的余华是血里流着“冰渣子”,他的零度叙事让他完全置身事外,缺乏对这个世界应有的起码关怀。实则不然。应该说余华的小说创作有一种一以贯之的悲悯情怀,不管它是潜藏在冷静背后还是彰显出来,我们都不应该忽视。  相似文献   

7.
萧红是一位拥有自己声音的女性作家,分析其文本中爱情描写的缺失及这种缺失的原因。同时萧红具有悲悯情怀,包括女性的悲悯和文化自然的悲悯。  相似文献   

8.
萧红是一位拥有自己声音的女性作家.分析其文本中爱情描写的缺失及这种缺失的原因。同时萧红具有悲悯情怀。包括女性的悲悯和文化自然的悲悯。  相似文献   

9.
在1940年末完稿的《呼兰河传》中,已近中年的萧红用追忆的维度重新审视和考量了一座北方边城波澜不惊的前世今生,记述和追问了边城里人们灰色人生的疲惫和价值,用委婉细腻然而力量感十足的笔触为城做传、为人做传,曲折地表达了自我生命的顿悟和对人类生存终极意义上的悲凉感受。  相似文献   

10.
在曹禺精心营造的以《雷雨》为代表的戏剧世界里,弥漫着强烈的悲剧色彩,灌注着浓郁的悲悯情怀。人生历程中的苦痛所产生的悲苦感受与自我悲悯,让曹禺产生了"生存之畏",这种"生存之畏"又使得曹禺在潜意识里把个体导向了人类群体,转向了对人生、甚至对整个宇宙天地的同情与怜悯,从而显现出一种人文主义的关怀和悲天悯人的情怀。这种人性光辉下蕴含的心灵状态是高尚人格的基本标志,其深刻的内涵,是博大的胸怀、仁爱的情感。这些构成了曹禺作品人文主义的思想意蕴和超越世俗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池莉小说以表现普通人放逐理想、顺应环境的生存态度为主要内容,体现出鲜明的世俗化特征。作者自身的人生感悟以及社会和时代对平民文学的呼唤,是其“市民化书写”特色的重要成因。作品揭示人生真相,肯定了普通市民的生存价值,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人文批判精神的缺失。  相似文献   

12.
池莉小说以表现普通人放逐理想、顺应环境的生存态度为主要内容,体现出鲜明的世俗化特征。作者自身的人生感悟以及社会和时代对平民文学的呼唤,是其“市民化书写”特色的重要成因。作品揭示人生真相,肯定了普通市民的生存价值,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人文批判精神的缺失。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与孔子、墨子一样,有一颗伟大的爱人之心,他怀着普世之爱,怀着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对人间的一切苦难和人生的种种悲剧,同情着、惋惜着、痛苦着,他不仅为受苦者、被害者、被压抑者、怀才不遇者、饮恨含冤者一掬同情之泪,也为那些残暴、昏庸、阴险、狡诈、贪婪、无耻、懦弱,欲害人而最终也躲不过悲惨命运的人深深地悲哀。他的爱是博大的,他的悲悯是深沉的,他的心中有着丰富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在曹禺精心营造的以《雷雨》为代表的戏剧世界里,弥漫着强烈的悲剧色彩,灌注着浓郁的悲悯情怀。人生历程中的苦痛所产生的悲苦感受与自我悲悯,让曹禺产生了“生存之畏”,这种“生存之畏”又使得曹禺在潜意识里把个体导向了人类群体,转向了对人生、甚至对整个宇宙天地的同情与怜悯,从而显现出一种人文主义的关怀和悲天悯人的情怀。这种人性光辉下蕴含的心灵状态是高尚人格的基本标志,其深刻的内涵,是博大的胸怀、仁爱的情感。这些构成了曹禺作品人文主义的思想意蕴和超越世俗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以往我们习惯于从时代阶级、社会角度去剖析鲁迅小说,常失之于简单化,教条化,本文试图从人性悲悯角度去阐释。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与孔子、墨子一样,有一颗伟大的爱人之心,他怀着普世之爱,怀着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对人间的一切苦难和人生的种种悲剧,同情着、惋惜着、痛苦着,他不仅为受苦者、被害者、被压抑者、怀才不遇者、饮恨含冤者一掬同情之泪,也为那些残暴、昏庸、阴险、狡诈、贪婪、无耻、懦弱、欲害人而最终也躲不过悲惨命运的人深深地悲哀.他的爱是博大的,他的悲悯是深沉的,他的心中有着丰富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情怀     
赵文俊 《老友》2012,(2):21-21
晚来雨后天转凉, 公园气清花飘香。 青年男女伴歌舞, 老人悠然闲散步。  相似文献   

19.
20.
意象叙事的价值在于通过抒写“感性具体的对象”揭示“理性抽象的意义”。作家双雪涛的小说再现了故乡东北的人和事,笔调冷峻硬朗之余透露出回望故乡人民的温暖情谊,作家对人民真挚的情感温度影响和决定了作品的价值程度。人民性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永恒价值追求,对双雪涛小说蕴含的人民情怀的研究亦是对文学本质和价值的探讨。意象叙事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新生长点,也是双雪涛小说创作的独特表达方式。通过剖析双雪涛小说中的工人意象、空间意象、物体意象彰显的人民情怀,旨在探寻小说意象叙事的规律以推进意象叙事学研究的深入。同时,研究指向也是对人民性作为社会主义文艺根本价值取向的肯定和弘扬,论题当能凸显文艺评论和学术研究的当下引领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