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贝克“自反性现代化”指现代化的自我对抗、自我改变、自我危害和自我终结,“自反性”不同于“反思性”。它是风险社会的理论基础,当代文学批评理论也具有“自反性”,它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晚清边疆受到列强扩张威胁之时,清人的边疆意识也在发生着转变。这一点在对于西北边疆问题的处理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清代自乾隆帝平定新疆之后,在治边理念上侧重于防范少数民族的叛乱。军府制度是一套对内而不对外的边疆防御体制。随着俄国实力在中亚的不断扩张,西北边疆日益成为外部势力干涉的重点。内乱和外患交织在一起,使得人们对于西北边疆的认识由原先的"筹边"向"筹俄"转变。  相似文献   

3.
考察从弗洛伊德到福柯和拉康等人关于性的论述,可以看到,性从一种生物学事实和文化源头变成了普遍话语的建构产物,从原因变成结果,其批判性逐渐削弱。在女性主义者那里,性成为一个政治批判概念。巴特勒则进行了一种反向工作:重建性的话语与生物学身体之间的关系,使女性欲望能生长并得以实现。她找到的途径是"述行"(Performative)。性最终被还原成一种未知,打开了一种新的可能维度。  相似文献   

4.
媒介考古学从电影考古学对早期电影器物的重新发现中受到启发,主要受到“法国年鉴派”从研究“电影中的历史”转向“历史中的电影”观念以及福柯“知识考古学”和“谱系学”方法打断了历史的连续性链条的影响。对“深层时间”的探寻、对电影本身“多样性和异质性”的书写,均体现出西方人对传统媒介史虚无化的担忧,进一步延伸到对人的主体性追求的怀疑。借助于中国传统哲学(间性论),提出“机会”—媒介物—“机器”的循环模型,可以有效消解如下困惑:间性思想排斥人-物分离的形而上学思想,强调人、心、物之间“相几”的生态观念,使断裂的媒介史得以缝合;“物我齐一、物我两忘”的媒介艺术观使“失败”的媒介物得以持续鲜活;对“道”的体认使实体哲学中人的“身心错配”问题得以治愈。  相似文献   

5.
《论德意志共和国》(1922)标志着托马斯·曼由保守派转变为民主派,是其思想生涯的决定性时刻。托马斯·曼超越了此前以"文化"对抗"文明"、亦即以"德意志"对抗"西方"的思想框架,以"爱欲"和"人性"概念为中介,试图促成德意志传统与启蒙主义的和解,进而获得一种以德意志传统为基础的政治现代性方案。这种思想转型,最重要的机缘在于,他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全面接受了歌德所代表的人文主义精神。在这种基础上,他重新解释"德意志性",从"眷注死亡"的浪漫派传统中发现了"献身生命"的人文主义精神。沿着人文精神的路向,他也开始对三位保守主义思想的精神偶像——瓦格纳、叔本华以及尼采——进行重新阐释。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叙事理论中,将小说的作者与叙述者相区分、"说"与"看"相区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一系列相关研究得以进一步展开的基础。传统小说中的叙述者与作者被认为是合而为一的,与之相伴的是"说"与"看"的合而为一。在从传统小说到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中,这一状况发生了变化,由二者的合一到二者的分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福楼拜、亨利·詹姆斯、普鲁斯特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现代小说这一叙事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呈现"文化遗产"概念在中国兴起的思想观念脉络与社会历史背景,指出当代中国所兴起的文化遗产保护浪潮,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重建地方感的社会实践与知识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所形塑和承载的地方感,不仅延伸丰富了地方话语的现代表征意义,也为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构筑了一种经验性的时空感知框架,是构建现代性的身份政治与认同机制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经验中的"反本"与"反谷"的史实及考古报告显示,人们并非自愿为农。因此,文章重构了农业起源的问题,将农业与采集渔猎作为两种竞争性生产模式。问题的核心在于农业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而这些条件是谁推动创建的,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循此,文章提出要把国家带回农业变迁过程之中,而不是在进化论框限下考察技术性农业发明的线性累计过程。资源汲取效率与治理术效应,构成了国家介入农业变迁的双重必要性。中国经验为理解国家干预农业变迁的方式,提供了一种制度性机制,即所谓"除末"以"上农"的农政学假设。它运作机理是"排除性纳入"的事本逻辑,"山川林泽之禁"是它的制度装置。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马克思村社"共同体"思想的基础上,以中国、俄国和印度等国家为例,对马克思关于东方国家专制性的思想进行探讨,得出村社等"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的长期、普遍、牢固存在是东方国家专制性特征的牢固社会基础的思考,并就村社等"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成为东方国家专制统治社会基础的原因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理解是双向的、互动的,是主体和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而不是单向的主对客的阐释。理解者和被理解者是共生的、共同存在的“我一你”关系,是对话的关系。主体间性美学就诞生在这种诗意的理解当中,诞生在“理解”本身成为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人一旦能与对象进行诗意的理解和对话,美学的主体间性也就真正得到了实现。人在相互理解中走向自由和超越才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俄罗斯频繁调整中俄经贸政策,标志着中俄贸易关系处于调整期,调整期中,中俄经贸关系存在着诸多问题。满洲里市要发展口岸贸易必须站在自身定位、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在调整边境贸易结构、培育贸易和投资主体的国际化水平、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发挥立体化口岸体系作用、构筑陆桥经济合作机制等方面做出适应性调整,这不仅对满洲里口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沿边陆路口岸的贸易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是世界港口城市发展的共同战略。随着科技进步,历史上的“单港兴单市”、“此兴彼衰”向“群港兴群市”、“共兴共荣”转变。宁波市和宁波港理所当然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市、上海港为轴心的国际性特大城市带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层成员.文章还对依靠科教提高宁波港、城建设的科技含量,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港口国监督是港口国政府管理本国海域船舶的安全和海域污染方面的一项重要制度。受制于经济发展及航运水平的差异,南海区域国家港口国监督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借鉴国际上港口国监督组织成功的经验,南海区域各国可效仿巴黎备忘录和东京备忘录的新机制,制定符合南海周边国家实情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第三条道路理论研究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欧美社会民主党纷纷走上历史舞台,第三条道路的理论逐渐运用于社会实践,并且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第三条道路理论是顺着“批判式解构——整合式建构——实践式完善”这样的路径建立起来的。梳理第三条道路的理论研究方法,明确他理论建构的路径,对于把握其理论实质,进而运用于指导社会实践,促进人类适应社会变化和谐有序地向前发展,以及指导我们的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到了孟子的时代,在《诗经》的几种应用形式中,“听《诗》”十分罕见了,“赋《诗》”日渐式微了,惟有“引《诗》”硕果仅存.孟门师生“引《诗》”相当普遍,孟子由此在批评“断章取义”的基础上,提出解读《诗》篇必须“以意逆志”.“以意逆志”迟早地、必然地聚焦于“逆”之一环,只要这个时刻来了,“真切”就是对于“逆”最真切的“翻译”.践履孟子说的“以意逆志”,于一般读者而言,理当放弃“中心”之类概念,让更有理解力度的“互动”概念挺身而出;但是,当读者化身作者之后,其真切地逼近《诗》篇之“志”,也只是作为自己的“支援意识”,它们终归要服从于自己的“集中意识”——所谓“意”也.惟有这样理解,“以意逆志”才会成为一种上乘的读书方法,更是一种心向往之但又未必能够抵达的解释学境界.  相似文献   

16.
香港作家李碧华的作品中有着浓郁的禅宗意味,尤其是有关"寻找"的理念,15年来,渗透在她的每一部作品中.寻找,找的是永恒的精神皈依;找的是灵魂的虚静之境;找的是心灵的彻底解脱.寻找,象征着她矢志不渝的追求和无止找寻的创作轨迹.  相似文献   

17.
延安文艺界所开创的文艺创作方向作为建国后的文艺主潮一直延续到“文革”时期。在这一长达近四十年的文艺实践过程中,左翼文艺界为了在文学艺术中创造一个“绝对无我”之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文化战略目标,追求一种“绝对的纯粹”。从20世纪40年代的歌剧《白毛女》到60年代的舞剧《白毛女》,就很好地反映了革命激进文学派别的这种乌托邦冲动,即以“净化”的方式修改一些“具有一定思想基础”,但又有可能模糊政治伦理观念的“复杂性”作品,展开对自我、阶级本质等想象,以建立一个全新的文艺形态。  相似文献   

18.
佤邦位于缅甸北部,是一个与中国毗邻、以佤人为主体民族、处于高度自治的政治实体和多族群杂居所构成的社会.佤邦“高度自治”现象的出现,是上世纪世界冷战格局的产物.佤人的发展是一个当代国际社会“现代民族主义”的典型案例,它的主观愿望,是想以邦的级别和形式存在于缅甸联邦的体制范围内,它的内部运行方式,更多的却是参照缅共时代,贴近中国模式的政权机制,而这个政权的最深厚和最广泛的基础和依托则是部落社会所确立的权威理念和意识形态.对之进行考察与分析,可以使人思考和检视诸多的文化镜像.  相似文献   

19.
"神感说"是<周易>中提出的天人相感的一种范畴学说,它是基于中国古代原始思维之上的一种认知学说,涉及人的主体精神的诸多功能,对于艺术思维的激活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国古代文论的"神思说"明显地受到"神感说"与佛教重神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精神意蕴的廓大,以及对文艺创作中想象和灵感诸范畴的启发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学研究中,互惠概念是解释人情的经典范式。但是近年来,农村人情性质发生了蜕变,以资源转化型、财富聚敛型和拉关系型人情为特征的交换性人情替代了互惠性人情,并有逐渐加剧的趋势。探究人情变迁的机制可以发现,农村人情的变迁实际上是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宗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熟人社会正在被地缘、业缘和趣缘关系为基础的原子化社会所取代,人情的性质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