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跟耀邦同志接触,感觉是很平等的。他是和你交心的。你在跟他的交往中,不必有任何顾虑,不用留着个心眼儿这次中央这样隆重纪念耀邦,我是非常赞成的。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中对耀邦的评价很高,我很赞成,也很感动。我对耀邦是很有感情的,在某种程度上,我的后半生是他决  相似文献   

2.
纠正干部路线 1977年3月底,党中央任命胡耀邦为中共中央党校主持工作的副校长。 一天下午,耀邦同志把党校文史教研室的杨逢春等人请来,耀邦说,这20年来,我们党的政治生活很不正常,一是没有真正的集体领导;二是没有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得少数  相似文献   

3.
“毋忘团结奋斗,致力振兴中华!这是多年来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响亮口号。它曾被报刊广泛宣传,被书写张贴或刷制在显著的墙壁上。这个口号是在1983年由当时任中共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在一次民主协商会上提出来的。作为参加会议采访的记者,为了如何报道这个口号,我还与耀邦同志“吵了一架”。  相似文献   

4.
河之州     
人民的骆驼1958年4月12日,中央在上海召开全国青年工人代表会议。我作为大学生代表参加了大会。会上,耀邦同志作了题为《人是伟大事业的决定因素》的长篇报告。报告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我清楚地记得,他讲到激动处,会拿着讲稿跳起来,纵情高呼。他在台上激动,我们在台下也跟着激动。他的讲话,多次被掌声打断。等他讲完以后,全场沸腾,掌声不息。当掌声将息时,主持人刚想致词,掌声再次响起,并要求耀邦同志走下来绕场一周。大会在文化广场举行,听众有万余人,那时没有投影什么的,坐在后边和两旁的人很难看清楚耀邦同志。绕场一周的要求一提出…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高勇所著《我给胡耀邦当秘书》简体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共中央前总书记胡耀邦的百岁诞辰刚刚过去,在这本九章27万字的书中,担任了胡耀邦七年秘书的高勇,用亲身经历,回顾了胡耀邦任职团中央书记之后的诸多往事,以及胡耀邦骨灰安放在共青城的经过。在一个人的历史上,不定哪一步就是个转折。胡耀邦1952年7月由川北调来北京。当时他任川北区党委书记兼行署主任。据传他可能到政务院(国务院前身)任建筑工程部部长。后因时任团中央书记的冯文斌忽然要调动,急需有人接  相似文献   

6.
河之洲     
胡耀邦的“四不主义”1981年9月,中央召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讨论加强和完善农村生产责任制问题。(胡)耀邦讲话以后,很多同志都表态赞成,但有位省委书记明确表示异议。他在讲了一堆理由后说:“我们那里情况特殊,不能搞联产承包责任制。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这位省委书记发言之后,会议气氛显得有点紧张。耀邦当时非常急切地要推动农村改革,也满心希望在党内高层能形成共识。但他听完那位省委书记的意见之后,平静地说:各位如果对联产承包责任制想得通,就做;想不通,允许你再想一想。那位不同意的同志也可以“你走…  相似文献   

7.
1988年冬,我任湖南省教育厅长与胡耀邦同志有过一次谈话。当时在谈到农村教育时,我说,上面热衷于加快九年制义务教育进度,下面就报假数字对付检查,可见讲真话也真不容易。还是周小舟同志说过的“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这时,耀邦同志深有感慨地说,我也讲过违心的话。回顾一生,有两件事是难以原谅自己的,提高来看,也是做人道德的问题。一件是1959年庐山会议批判彭老总,我明知彭老总是对的,心里很矛盾,但因为相信中央,也举了手。第二件是1968年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大多数中央委员都被打倒了,为了凑足到会人数,我被匆忙解放出来,出席会议,一看到…  相似文献   

8.
语丝语录     
《决策探索》2010,(9):8-8
前些天,我到贵州黔西南察看旱情。走在这片土地上,望着这里的山山水水,我情不自禁地想起24年前随耀邦同志在这里考察调研的情形,尤其是他在兴义派我夜访农户的往事。每念及此,眼前便不断浮现出耀邦同志诚挚坦荡、平易近人的音容笑貌,胸中那积蓄多年的怀念之情如潮水般起伏涌动,久久难以平复。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陈云同志也是一位卓越的管理专家。 十二字用人之道 陈云同志任中组部部长第二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讲演中阐述了他的十二字用人之道: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陈云同志提出对干部“要了解得彻底。”看全面,既看到他的长处,又看到  相似文献   

10.
近两个月来,全省县以上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都在学习耀邦同志关于学会两大本事的重要讲话。大家学得很认真,学习是和总结工作相结合来进行的。通过这个学习,并且按照耀邦同志所提要求努力做下去,我们各级班子以及整个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必将有新的提高,势必给我省各项事业带来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领导者》2008,(6):63-63
6月15日的共青团十六大上选举出新一届团中央领导机构,罗梅、汪鸿雁两位女性成为省部级领导,而汪鸿雁更是团中央领导机构历来首位“70后”领导人。 新班子的七位书记均是1967年后出生,都是在大学时期就崭露头角的人才。 共青团十六大是历届历时最短的团代会,会务程序和经费亦大为缩减。有评论指出,这是擅长经济管理的陆昊上任后所所带来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  杨筱环 《领导文萃》2014,(19):108-109
正我在厦门任了三年副市长,其中后一段时间负责常务工作,在改革开放和推动特区建设方面做一些工作。省委看到我在厦门有一些开拓精神,也有一些这方面的经验,决定调我任宁德地委书记。贾庆林同志那时是省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他找我谈话,说:"省委想让你到宁德去冲一下,改变那里的面貌。宁德地区基础差,发展慢,开什么会议都坐最后一排,因为总排老九嘛。福建省有九个地市,没有实力,说话气不粗。你去之后,要采取一  相似文献   

13.
郑培民同志在湘西自治州任州委书记时,我是州委办公室一名普通的机要员.在我的记忆中,他是一位可亲、可爱、可敬的好领导。如今,他虽然离开我们一年多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尤其是他对我工作上的关怀教导,更使我铭记终身。  相似文献   

14.
25岁当上首长、35岁任省委书记、“文革”中最早被批斗的中央委员、为300万人平反……从农家孩子到部队首长,从团中央书记到干校学员,从赋闲在家到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的一生充满传奇。在胡耀邦同志逝世22周年之际,让我们来回顾他几经沉浮的人生……  相似文献   

15.
我想着重谈一个问题,就是要创造性地贯彻《决议》精神。 前不久,耀邦同志来我省视察工作的时候,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学会创造性地工作,并且给我们题词:“创新务实,团结奋进”。耀邦同志的题词寓意很深,也很有针对性。 创造性地工作,这是我们每一个国家工作人员都应具备的素质。从一般意义上说,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循,这个事业本身就是创造性的事业,不创造就不能前进;从特殊意义上说,这是《决议》的性质所决定  相似文献   

16.
苏西 《决策》2012,(6):90
去年6月份,受组织的派遣,他来到了这个乡任党委书记,这个乡位处中西部地区,经济还很落后,老百姓还很困难。这位书记看到了农村的落后面貌,心急如焚。 要想富,先修路。当这位书记看到大半个村组还不通公路,就决定先解决修路的问题。路并不长,山也并不堵,还不到3公里,问题的原因就是这条公路要必须通过一个村寨,这个村寨房屋密集,拆迁难度很大,前届乡党委、政府以及村组干部花了九牛二虎之力都不能打通穿寨之路,书记下定死决心一定要贯通这条道路。于是召开村纽干部会议。进行轰轰烈烈宣传发动,掀起修路架桥的热潮。  相似文献   

17.
数年前,我在一个地级市的市委组织部任职,分管干部工作。有一年夏天,一位女干部从县里过来,提出有事要跟我谈一谈。该干部在我市某县任副县长,是刚到任不久的挂职干部,来自省里一个部门。她一见我就说要提点意见,是有关干部任用方面的。她认为刚刚配备的县政府领导班子里,有一些干部任用方向不合适,某位同志可以当某方面的领导,但现在安排的位置却是另一个方面的,因为他如何如何。这位女干部直言不讳,但是显然她对基层的情况还不是很熟悉,对干部任用的程序也了解不多,对人对事的评判具有很强的理想化倾向。她提的问题让我很难解答,只能婉言…  相似文献   

18.
<正>胡耀邦同志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受命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同时,兼任了中央宣传部部长一年零两个月。那是"扭转乾坤"的日子,也是中宣部工作朝气蓬勃的时期。在社会上,特别是在文化知识界,当时的中宣部一改旧观,成了"思想解放部""思想建设部",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知识分子之家"。我在耀邦同志直接领导下工作虽属短暂,但他那顺乎时势人心的政略,开阔深邃的思想,坦荡宽大的胸怀,率真热忱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仍是我享用不尽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领导科学》2004,(17):1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贺国强同志,于2004年7月19日在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各级组织部门做好新形势下的干部监督工作提出了总的要求,并强调必须突出四个重点——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中坚。党要管党,关键是要管好领导干部;加强干部监督工作,关键是要监督好领导干部。《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明确提出,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我们要深刻认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监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2006年8月,团中央在全国启动"服务新农村团建基础工程",旨在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共青团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今年1月,团中央专门召开全国农村共青团工作会议,提出立足于建设新农村。区域化推进农村团的工作和建设。这是新时期全面活跃农村共青团工作的一项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