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恕 《日本研究》2004,(2):26-31
战后日本以地区工业地带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支柱,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其中,濑户内海工业区及其周边地区是构成这些工业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经济体系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分析濑户内海工业区的工业布局,并对其在日本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有利于揭示区域工业带与国家整体经济的内在关系,为发展中国家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提供借鉴。一、濑户内海核心圈及其外围圈的地域范围  濑户内海的核心圈是东起近畿的阪神地区,西临九州岛福岗、大分,北达中国的山阳地区,南至四国岛爱媛、香川、德岛三县的狭长水道及其沿岸地区。濑户内…  相似文献   

2.
日本濑户内海工业区的工业布局与产业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舒 《日本研究》2004,(2):20-25
濑户内海是日本最大的内海,它介于本洲、九洲、四国之间,东西长440公里,南北宽5-55公里,面积约9500平方公里.它是由陆地下沉,海水入侵而形成的,平均水深约37米.海岸线曲折,大小岛屿星罗棋布,号称"多岛海".濑户内海有多海峡、海湾和岩礁错落其间,仅以纪伊水道、丰后水道和关门海峡与外海相通,内部风平浪静,气候温暖,自然景色素有"白沙青松"的美称.本文论述的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濑户内海工业地带范围为中国地方的山阳地区和四国北部各县.  相似文献   

3.
工业区的形成,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工业布局合理化和规范化提出的客观要求,而工业区形成后的进一步,发展则是对生产力布局体系和循环经济体系的形成,在地域空间上提出的更加科学的客观需求。可以说,它是社会经济活动和人类社会活动规范化、有序化、科学化、合理化以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日本作为一个后发性赶超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对其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研究战后以来日本工业区的开发建设,无疑将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区的重振有其可资借鉴的意义。一、战后以来日本工业区的开发建设  战后…  相似文献   

4.
刘红 《日本研究》2004,(2):32-38
世界各国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一批老工业区,如德国的鲁尔区、法国的洛林地区、美国的五大湖、意大利的西北工业三角区等。日本在其由后发展经济向工业化经济转变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京滨、阪神、中京、北九州四个主要的工业区。以工业区为载体的重化工业战略的实施,对日本实现工业化、缩短赶超欧美的进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工业区建设和重工业化目标的实现——中(辽)日比较”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1 ,本文侧重于从微观的角度研究日本工业区建设中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在日本企业制度建设和企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以期对振兴辽宁…  相似文献   

5.
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的财政金融政策以及1992年以来的景气对策等,是政府干预市场稳定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是典型的凯恩斯主义。本文具体分析80年代后半期和90年代前半期日本泡沫经济的发生和崩溃,90年代后半期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政府的干预行为及干预效果,论证开放经济条件下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各国政府干预经济的要求和目标越来越高,适时地制定正确的政策协调各个政策之间的关系等政府干预是必要的也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6.
崔岩 《日本研究》2004,(2):39-47
我国明确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力图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加速发展,使东北老工业基地焕发活力,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从工业区域的发展角度看,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涉及到产业区域建设、企业体制创新、金融支持、产业布局和技术  相似文献   

7.
陈虹 《日本研究》2004,(3):14-21
近年来通货紧缩已成为世界经济共同面临的问题。尽管中国和日本两国的经济制度不同 ,经济发展也处于不同的阶段 ,但通货紧缩现象却有极其相似的表现。因此 ,日本中央银行短期内缓解通货紧缩的非传统手段 ,可为丰富我们的政策思路和政策手段提供借鉴 ,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目前通货紧缩变化趋势的认识。  如何使日本经济在伊拉克战争后迅速摆脱通货紧缩的困扰 ,顺利地步入复苏 ,是日本政府、企业和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不久前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小组提出紧急建议 ,1呼吁日本政府和中央银行利用 3月份日本中央银行总裁人事变动这一时机 ,2 …  相似文献   

8.
战后以来日本的重点产业扶持政策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重点产业政策在日本战后经济的起飞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2 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重点产业政策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也发生了变化。  一、战后初期日本实施的重点产业扶持政策  战后初期,为恢复经济日本重点发展了农业和轻工业,使农业、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日本都是"改革中国家",两国改革虽有质的区别,但也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共通性和相互影响性,因此,日本改革的经验教训很值得中国重视,特别是日本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政策论争更值得我们分析和参考.分析日本改革的进展状况也是人们借以判断日本经济今后发展前景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主要对日本改革中出现的重大政策论争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对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批示中提出了"两个归根结底"的思想:东北地区问题归根结底是体制机制、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要靠深化改革。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依靠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正确发挥政府作用,形成新的增长机制、振兴机制。着力解决老工业基地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日本对外经济政策经历了两个方面的模式转变:第一,在贸易摩擦的应对和处理方面,摆脱了以往重视双边磋商和达成妥协的作法,转向通过多边框架以法律途径解决争端的轨道;第二,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促进方面,从多边主义转向了区域主义和双边主义。本文主要探讨导致这一模式转变的原因、模式转变过程中的促进势力和抵制势力以及抵制势力被克服的政策形成过程、两个模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模式转变的稳定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展望日本今后的对外经济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日本对外经济政策经历了两个方面的模式转变:第一,在贸易摩擦的应对和处理方面,摆脱了以往重视双边磋商和达成妥协的作法,转向通过多边框架以法律途径解决争端的轨道;第二,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促进方面,从多边主义转向了区域主义和双边主义。本文主要探讨导致这一模式转变的原因、模式转变过程中的促进势力和抵制势力以及抵制势力被克服的政策形成过程、两个模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模式转变的稳定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展望日本今后的对外经济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13.
印度的经济改革:成就、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 ,改革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本文追溯了始于 80年代、盛于 90年代的印度经济改革的历程 ,对于其业已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都作了切中肯綮的分析 ,同时对印度经济的未来走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经过四分之一世纪的经济增长,中国出现了沿海岸线向内陆延伸,发达程度呈梯次递退的不同经济区域,在沿海地区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泛渤海地区三个世界级的经济发动机。东北是具有加重型产业和原材料产业优势的区域,它不应成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后院,而应坚持自己的区域特色,整合产业链形成自己的发动机力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根支柱,这也是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宏观需求。如果在未来十年至十五年内形成东北、中部和中南部三个新的世界级经济发动机,那么中国将可能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力量。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聚与中心城市发展互动存在历史演进.在古代农业文明与传统工业文明两个时代,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互为作用导致不同情形的空间生产结构优化机制演化.从空间生产结构优化演化机制发展轨迹来看,早期贸易全球化与制度变迁、科技创新是改变历史地理版图、促进空间生产结构优化机制演化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国外对集聚经济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但也有行业、区位、历史的局限性.需要根据时代的前进和我国的实践经验的积累,对集聚经济给予新的广义的理解.集聚经济动力源来自于: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外部性利益;规模经济;分工和专业化;运输费用的节省;信息、技术交流的便利;人才资源的共享;制度、政策、文化的影响,由原来的二因素、三因素,发展为多因素.按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集聚经济发展应该注重:科学规划,合理引导;发展集群,推进集聚;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规模合理,集聚适度;优选产业,优化结构;政策支持,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之一是实现经济结构的根本性转变,其实质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和选择.人才是生产要素中最富能动性的要素,如何在既定的人力资本条件下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佳配置,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行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东北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一个深层次课题.只有全面提升东北区域内劳动力素质和人力资本,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良性互动,才能实现东北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  相似文献   

18.
《今日辽宁》2011,(1):1-3
追赶正未有穷期如果把十一五期间中国区域经济的竞争比作一场长跑,那么辽宁一直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我们前面的目标,是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我们长远的追求,是早日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站在十一五与十二五的交接点,在行进中审视,发现辽宁已然处于全新的竞争格局中,其方位,其状态,其后劲,都令人刮  相似文献   

19.
集群经济是指相类似的企业、行业或机构在特定区域地理上的集中所产生的经济现象,它与产业集群、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产业集群是集群经济发展中的典型现象和规律性表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实现集群经济的基本途径和方式.加快东北地区经济的振兴有赖于集群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制度环境的约束、政府规制行为不当、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缓慢是东北地区集群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产业结构层次,改善投资环境,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是促进东北地区集群经济发展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