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634年,蒙古末代可汗林丹汗病故后,其子额哲归附满洲爱新国。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将公主嫁给额哲,封额哲为和硕亲王,并将其所部编为扎萨克旗。关于额哲旗的游牧地所在,史料记载一直模糊不清。笔者曾撰文考证,额哲旗的范围基本上相当于今天内蒙古库伦旗辖境及其附近地区,但证据略显不足。本文利用康熙四年(1665)由内大臣兼理藩院尚书喀兰图等所具满文题本,进一步考证指出,额哲旗的游牧地就是在今天库伦旗一带。  相似文献   

2.
世袭领兵制是孙吴统治政治中一种特别的政治现象 ,指统兵的将领死后 ,其子或兄弟、部属等袭领其生前所辖的军队 ,并担任军中将领。孙吴通过世袭领兵制扩大了军队 ,培养了领兵将领 ,巩固了孙吴对地方的统治。世袭领兵制对孙吴政治产生了深刻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翁牛特旗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翁牛特旗我们发现,这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自然环境旅游景观秀美独特,人文历史旅游资源底蕴丰厚,有着整合开发的价值与条件。本着开发与保护并举、自然景观开发与历史文化资源挖掘结合的原则,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融入市场运作的轨道,走短期打造旅游精品线路,长远整体推进的道路,打造出优秀旅游地形象的前景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5.
余大山 《21世纪》2000,(1):18-20
英国上院的民袭制不仅与现代民主社会格格不入,而且也在选民心目中失去了合法的地位。一位英国政府官员形象地表达为:“在这个年轻的新英国,一个人通过努力所取得的成就比他从哪个子宫里生出来更重要。  相似文献   

6.
7.
晋宗室诸琅琊王分封世袭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琅琊王氏与晋宗室诸琅琊王长期的政治协作 ,给琅琊王氏凭借地缘政治之优势干预朝廷政治提供了便利。故琅琊王司马睿以琅邪王之身分即位后 ,琅琊王氏不仅在政治上获得优遇 ,而且在日常之生活中似乎也很少受到朝廷礼制之限制。琅琊王氏政治之日趋强盛不仅会引起朝廷之猜忌 ,而且也会招致其他士族群体对其政治之不满 ,为减少琅琊王氏借地缘政治之便利对朝廷政治实施干预 ,故在宗室诸王之世袭继统问题上尽可能避免以琅琊王之身份入纂帝位也便成为一种可能。围绕着宗室子弟即位前后之承嗣袭封 ,不同士族群体之政治倾向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政治纷争 ,也便成为世人关注之焦点  相似文献   

8.
西辽河流域人面岩画在岩画系统中是最具特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一类,而突出同心圆眼睛表现形式的翁牛特旗人面岩画在整个西辽河流域岩画中更具特殊性。在当前无文献资料佐证及缺乏有效的史前岩画考古测年方法的情况下,发现人面岩画图像与西辽河流域史前遗物纹饰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人面岩画断代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运用图像学比较分析方法,通过对人面岩画与相关史前文化器物纹饰的细致比较与客观分析,可以大致推断翁牛特旗人面岩画发生的时代框架。  相似文献   

9.
贵族作为社会精英而存在于英国的历史延续了千余年,对英国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都形成重要影响,其衰落已引起了国外学者的研究热潮。本文从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社会结构与文化整合的变化来探讨世袭贵族的衰落原因,试图跳出在贵族衰落这一问题上的传统政治史研究视角。当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时,贵族的经济角色和政治角色都日益边缘化,在社会动态平衡中丧失了起重要作用的角色期待和阶层基础,它的特权就必然遭到挑战,进而成为“昨日之人”。  相似文献   

10.
"政教合一"的喇嘛旗是清代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畸形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相关文献和蒙古文原始档案,从社会与历史变迁视角阐述了清代蒙古地区设立的七个喇嘛旗之一锡勒图库伦扎萨克喇嘛旗的来源及其"政教合一"的行政体制,尤其是有清一代该旗财政收入和清末民国年间出现的"政教分治"所带来的近代化或世俗社会化进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赤峰市翁牛特旗、林西县是契丹民族发源、发展的摇篮。若要了解契丹民族与辽文化的发展、演变,翁牛特旗与林西县的文化遗存是必不可少的材料。本文将对赤峰市翁牛特旗、林西县的辽代文化遗存进行整理,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出辽代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3.
明代设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及大田军民千户所在军事上镇慑鄂西各级土司,在行政上管理鄂西一大片内地边远大山区。据《明史·职官志》:“计天下内外卫凡五百四十有七,所凡二千五百九十有三”,547分之  相似文献   

14.
清代选学的兴盛源于对六朝文学的重视和对其文学观念与生活态度的追捧。清代骈文大多模拟清代选学 ,同时又在其基础上有选择和甄别  相似文献   

15.
高山族发展到清代 ,经济文化发展很快 ,原因在于岛内汉人增多和中原先进农具、农业技术的推广。同时 ,清代的高山族人民也是富有斗争精神的民族。他们不仅与汉族人民掀起过反抗清朝统治的起义风暴 ,而且还同汉族人民一道反抗了荷兰、法国、美国和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相似文献   

16.
吴昶改名失乡举 康熙14年(公元1675年)江苏华亭乡试前,考生吴昶曾梦见一神仙告诉他说:“改名三省,可获售。”遂改名吴三省。考试揭晓后到公堂填榜时,唱到“吴三省”名,主考官下令除去此人。原来当时吴三桂正起兵反叛朝廷,而吴三省与吴三桂姓名相连,遂除此名。  相似文献   

17.
清代北方边政(政治制度)邢亦尘我国北部边疆的界定,直到清代才得以实现。清廷始而打败林丹汗,内蒙古诸部归顺。继而再败准噶尔部,外蒙古内附。通过武功文治,北疆空前统一,内外相安200余年。其开发治理的辉煌政绩,历代封建王朝无出其右。清朝统治集团崛起于我国...  相似文献   

18.
清代小报与以往研究者所描绘的有很大的出入。首先清代小报的概念是指未经发抄而被刊载传播的新闻。其次,清代小报的发行者不仅仅有驻京提塘及其刷写报文者。还有民间报房《京报》的主人及其刷写报文者,以及偶尔为之的个人。小报从清代之初就开始被当局一再禁止,但又屡禁不止,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公开存在,究其原因是清代小报本身的隐蔽性和中国封建社会缺乏立法精神使然。  相似文献   

19.
清代虽有汉学的“复兴”,但理学仍有一定的地位。从它本身的发展看,清初数十年间,曾出现了一些具有真知灼见的志士仁人,他们修正宋明理学,趋向求实致用,在学术史上自有其光辉的一页;乾嘉时期,汉学兴起,如日中天,理学遂日渐衰落;及道光以后,理学呈现了迥光返照的状态,但亦有个别有识之土主张学习西方,挽救危亡,为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从总的看,理学作为一门学术,已逐渐面临它的尽头。  相似文献   

20.
关于缅甸华侨的最早记载,似只能追溯到元代,即十三世纪末①。到了明代,南洋航路已开,我国人民到缅甸者逐渐增多。至清代,不仅缅甸华侨人数又有增加,而且在缅甸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也越来越大。 (一) 清代缅甸华侨增进了“胞波”情谊十七世纪中,明、清政府更迭的内战曾出现向海外移民的高潮。清朝政府对人民的反抗所采取的严厉措施,更使人民流向海外。为了切断对郑成功的接济,满清政府恫吓广东、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