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金瓶梅》作者是一个谜,现代史学家吴晗先生在《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一文中认为:“假使我们可以把他牵就为王世贞,那么,我们又为什么不能把他归结到曾著有杂剧几种,和托名天都外臣编有《水浒传》的汪道昆。”  相似文献   

2.
<正> 关于《金瓶梅》的作者,王汝梅先生力倡卢楠说:周钧韬先生亦提出“王世贞及其门人”说,并在特别点出的两位门人中首列卢楠。笔者所考,仅在二位专家所涉及的卢楠生平行实的范围内进行。《金瓶梅》作者可能是卢楠,系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五月和素在满文《金瓶梅序》中首先提及的,但和素没有道出来由和依据,只说“不知确否”,所以尔后277年间无人问津。至1986年王汝梅先生才据其于《脂砚斋之前的〈金瓶梅〉批评》一文中提出《金瓶梅》“有可能是卢楠在王世贞支持与参预下,在民间流传的说唱词话材料基础上创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抄本的发源地是山东诸城。邱志充本为诸诚人,董其昌、王世贞、王稚登皆与诸诚有着密切的联系。《金瓶梅》作者是明嘉靖乙丑进士、山东诸诚人丁惟宁。《金瓶梅》中的清官曾孝序即为丁惟宁之化身。诸城境内亦有一“会稽山”,山阴的九仙山即为“兰陵”。《金瓶梅》成书于万历二十年(1592)左右。作者丁惟宁生肖属虎,与《金瓶梅》中的主要人物西门庆同庚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成书以来,长时期存在一个问题,即众多学者都以为《金瓶梅》出自大名士、大作家之手。近几年来朱星同志的“王世贞”说,吴晓铃、徐朔方同志的“李开先”说,张远芬同志的“贾三近”说,黄霖同志的“屠隆”说,也没有脱离这一窠臼。这里,他们都忽视了文学创作的一个根本问题: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你不了解、不熟悉某一方面的生活,你也就写不出、写不好反映这方面生活的作品。而王世贞、李开先、贾三近、屠隆这些名士、作家,或是大官僚,或是大地主,谁也没有经历过《金瓶梅》主要描写的那么丰富、那么多样的市井生活,仅凭一些道听途说,他们绝不可能写出《金瓶梅》那样的“奇  相似文献   

5.
<正> 《金瓶梅》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的古典名著,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小说写作的地理背景就在于鲁西——古东昌府一带,书中也大量地使用了山东方言,这就为研究考证它的人提供了最重要的内证,它直接关系着成书与作者籍贯的考证判断。在所有方言中,亲属称谓方言更显的至关重要,《金瓶梅》中的“达达”一词就引起许多研究者的争论。著名学者朱星先生认为《金瓶梅》中有些方言词并非纯山东话,如“达达”吴中方言也有,常州人说“爹爹”(tia tia),宜兴人说(ta ta)即“达达”,可知常州人宜兴人所说的都是“爹爹”的转音。故而,对《金瓶梅》中山东方言的这种认识就成了他的论点——《金瓶梅》作者苏州人王世贞说的一个论据。  相似文献   

6.
《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三期上载有朱星同志的《<金瓶梅>的作者究竟是谁》一文,谈到明人王世贞的许多个名字别号。其中谈到王世贞又叫“凤升”,又叫“息庵居士”,“又叫‘王伯舆’,《弇州诗集》卷四十四中有一首通俗诗:‘有情痴故侄,无情黠亦尔;琅琊王伯舆,终当为情死’,这全是他自写,他在兄弟中行大,所以王伯舆也该是他的化名。这可给《大汉和辞典》作补充。”“王伯舆”并非王世贞的化名,原来这首看似通俗的诗也并不通俗,用了南朝宋人刘义庆《世说新语》中一个典故。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成书问世,至今约四百年。此书作者富于开拓精神,具有敏锐的观察感受能力,是曹雪芹之前的一位伟大的小说艺术革新家。此书指斥时事,暴露明代后期的黑暗现实,刻画较为复杂的人物性格,描摹世态,见其炎凉,被称为四大奇书之最。作者化名兰陵笑笑生,隐去真实姓名。作者到底是谁,三四百年来,众说纷纭,迄无定论。介绍诸说,以供参考。 1.王世贞说与王世贞门人说。在《金瓶梅》传抄阶段,屠本畯云:“王大司寇凤洲先生家藏全书,今已失散”(《觞政》跋语)。谢肇淛云:“唯弇州家藏者最为完好。”(《金瓶梅跋》)似  相似文献   

8.
<正> 《金瓶梅词话》作者兰陵笑笑生究竟是谁?这是成书数百年来人们猜测颇多而未得确解的谜.我们在《<金瓶梅>作者之谜》(见山东聊城金学会编《<金瓶梅>考论》一集)一文中提出《金瓶梅》是二人以上合作的书.它的主笔作家谢榛就是兰陵笑笑生,辅助作者是昆山郑若庸,写书的发起人与组织者是赵康王朱厚煜.本文仅就谢榛即是《词话》作者加以考论.  相似文献   

9.
发现于山东诸城的“弄珠客思白”致丁惟宁书札 ,是对《金瓶梅》研究的深化有着重要价值的文献 ,但却长期受到学界忽视。笔者认为 :此信的作者“弄珠客思白”与《金瓶梅》的序作者“东吴弄珠客” ,均是董思白 ;信中所谈到的“奇书”正是《金瓶梅》 ;《金瓶梅》抄本的最终源头在诸城丁家 ,丁惟宁是此书的续作者 ,而原作者乃其父丁纯。这封信的发现 ,为全面破解《金瓶梅》创作之谜提供了重要契机 ,堪称《金瓶梅》研究的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正> 《金瓶梅》的成书过程是怎样的?这一问题如同《金瓶梅》的作者是谁一样,至今仍是个谜.这里,我提出《金瓶梅》成书三阶段说,同时谈谈我对《金瓶梅》作者问题的看法,请《金瓶梅》研究专家们和读者们指正.一、《金瓶梅》原是评话,创作者是评书艺人许多持《金瓶梅》创自"大名士"、"大手笔"、"大文人"之手的学者们,大多低估了我国评话艺人在几部优秀长篇小说中的作用.没有众多的有关梁山英雄好汉们的评话,也就不会有《水浒传》;没有《三国志平话》和其它有关三国人物的评话,也就不会有《三国志  相似文献   

11.
关于《金瓶梅》的成书经过以及它的作者,流行过种种传奇性的传说。有一种说法是,这部小说,是一位在某恶霸家中工作的书生,把他在这个丑恶的家庭中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整理而成的。有人说这位恶霸就是湖北麻城的刘承禧。此人曾经当过严嵩父子等人的党羽,后来失宠回乡,在家里过着比西门庆还西门庆的生活。这位书生根据记录整理成小说《金瓶梅》,金,喻财;瓶,喻酒;梅,喻色。这当中又还有许多曲曲折折的经历和变故。但是,围绕着这部小说的传说,更多地却是同王世贞有关。有人还说,王世贞是这部小说的作者。据传说,王世贞同严世蕃有杀父之仇。根子在于王世贞的父亲王抒藏有一幅珍贵的名画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作者是王世贞(包括其门人),这在明清两代信奉者甚多,已成公论。但是,到了现代,“王世贞说”遭到了鲁迅、郑振锋、吴晗这些名重一时的大学者的否定。鲁迅与郑振铎的否定,并没有对“王世贞说”构成多大的威胁。吴晗先生则不同,他的否定是建立在严肃详尽的考证基础上的,可谓是对“王世贞说”的“致命的一击”。吴晗的结论为不少学者、包括郑振锋先生在内“靡然风从,群相应和”。自此以后的60多年间,人们开始搜索新的目标,“李开先说”、“贾三近说”、“屠隆说”、“王稚登说”等等便应运而生。应该说,这些研究都是很严肃  相似文献   

13.
最近西方出版了美国学者芮效卫教授的英译本《金瓶梅词话》.他在“绪论”中认为小说作者信从荀子学说.本文作者不同意这种论点,认为荀孟是儒家两大学派,两者殊途同归;作者认为《金瓶梅》成书不迟于万历初年,因为汤显祖在万历28年已读过《金瓶梅》;《荒凉山庄》是英国作家迭更斯成熟时期的佳作,有别于《金瓶梅》这种世代累积型的集体创作.两者不可简单类比.  相似文献   

14.
《金瓶梅》问世,不署作者姓名,历代学者深入探讨,产生了作者是谁?嘉&#183;万之说?南北之说?文人独创、集体创作之四大谜案。该文综合前贤的研究成果,提出新的论点,找出新的论据。从《金瓶梅》内证加以考量,以充足的论据证明《金瓶梅》成书于万历十七年至二十一年,是书诞生在徽州,是明代徽州人、官至兵部左侍郎、曾著有杂剧四种和托名天都外臣编有《水浒传》的汪道昆个人独创!特别是《金瓶梅》作者采用的苦涩难懂的徽州方言,该文解释的一清二楚,加之书中反映的徽州用具、徽州建筑、徽州物产等等,足以证明《金瓶梅》是传播徽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5.
《金瓶梅》在我国小说史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古代长篇小说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然而,关于《金瓶梅》的作者问题,从这部奇书横空出世,震惊文坛之时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尚未破译的谜。规知最早论及《金瓶梅》作者的是屠本,他在万历三十五年(1607)时写到:“相传嘉靖时,有人为陆都督炳诬奏,朝廷籍其家,其人沉冤,托之《金瓶梅人”以山林经济籍》)万历四十二年(1614),袁中道则说:“旧时京师,有一西门千户,延一绍兴老儒于家。老德无事,逐日记其家淫落民月之事,以西门庆影其主人,以余影其诸姬。…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究竟是一部暴露封建社会的,现实主义作品,还是描写性生活的黄色淫秽小说?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社会上和文学界争论不休的焦点。 《金瓶梅》写作于我国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1568—1602)。小说的书名。据推理,是以作品中潘金莲的金字,李瓶儿的瓶字,春梅的梅字合起来拼成《金瓶梅》的。小说的作者,署名笑笑生。后人推断,这是作者的化名或者笔名。在当时封建道德和正统观念的精神桎梏下,作者不愿意也不敢于用自己的真实姓名,来写作这种暴露性小说。曾有人推测很可能是那个时代颇有影响的文人李开先(1501—1568),也有人推测是王世贞(1526—1590),或赵星南(1550—1627)或薜应旂(1501—1568)。但这些推测,少有充分的史料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兰陵笑笑生考》以史实证明徽州在五代的时候,萧祯占据江南,曾经使用过“兰陵”郡号,破除了金学界自古以来只有“北兰陵”和“南兰陵”的纷争,这是一个新的发现,为《金瓶梅》研究开拓了一条新的思路。《金瓶梅》作者署的是真地名假字号,“笑笑生”就是为《水浒传》作序的託名天都外臣的汪道昆。从《水浒传》与《金瓶梅》的文化内涵及创作技巧的传承、政治态度在书里的反映来分析,《金瓶梅》作者是“嘉靖间大名士”,万历初就急流勇退闲居家乡的史称“南北两司马”的汪道昆。汪道昆有丰富的官场阅历,有强烈的政治敏感性、有创作《金瓶梅》的文学天赋,有创作动机,而且有创作时间——作者据此认为:“兰陵笑笑生”就是徽州的汪道昆。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奇书。但无论是长期的封建政治文化专制,还是“五·四”以来新的文化时期,都没能把它摆在恰当的历史地位上。时至今日,虽然人们生活在新的,宽松的文化背景下,可在《金瓶梅》是否是“淫书”,《金瓶梅》作者是谁,《金瓶梅》产生年代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上仍然产生了许多令  相似文献   

19.
朱星《金瓶梅考证》中说:“有人说:不读《金瓶梅》就不知道《红楼梦》是怎样写出来的。因此,《红楼梦》是受《金瓶梅》的影响毫无可疑。最早持此论的是苏曼殊居士,他说:论者谓《红楼梦》全脱胎于《金瓶梅》,乃《金瓶梅》之倒影云,当是的论。”(见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10月版第96页)这段话有两个错误的地方,现略加辨正于下:第一,“论者谓《红楼梦》全脱胎于《金瓶梅》,乃《金瓶梅》之倒影云,当是的论。”这句话并非苏曼殊所说。在《小说丛话》(见1903年《新小说》八月号)中,这句话是署名为“曼殊”的。但是,在当时,称曼  相似文献   

20.
<正> 《金瓶梅》在明末已被列为“四大奇书”之一,道理很简单,在当时已经问世的长篇小说之中,它当然是出类拔萃的。清初人又把《金瓶梅》标举为“第一奇书”,这就不管你愿意承认或不愿意承认,是和书中放肆的性描写有很大关系了。性问题不仅是研究《金瓶梅》所无法回避的问题,而且是拦在你面前必须先将它制服的一个问题,否则你就过不去。指斥《金瓶梅》是“淫书”,应该说是师出有名的,虽然这个评价未免太皮相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