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私法作为人本主义和权利本位的立法,以法律人格的确立与保护为核心。法律人格即人的私法地位的本质是自由。自由是人的社会本质属性,由此自由应当是体现为法律人格的正义。人作为社会主体的价值和意义根本在于其作为自由的存在并受自由的保护。人只有在享有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自主地根据自己的意志判断和支配自己的社会行为,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和实现自己的人身与财产权利,因此也才是具有法律人格即一定私法地位的人。自由是一种社会存在,意志本身的自由只是精神自由,而不是行为自由,只有行为自由即社会自由才是规范的自由亦即法的自由。它根植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受人类历史与社会发展的限制与影响。  相似文献   

2.
《理论界》2015,(7)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正义观的批判是马克思理论中至今仍未过时但往往被人忽视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我们要探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正义观所作的一系列批判,无可置疑的首要问题是要找到他对资本主义正义观进行批判的逻辑起点。同时,我们如果要真正做到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问题,对于这一逻辑起点当然应该回到马克思生活的那个时代去寻找。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分配正义建立于所谓基于自由平等的交易正义基础之上。这种自由平等的交易正义在资产阶级看来理所当然地包括劳动力的自由交易。一旦剥掉了蒙在劳动力的自由交易这一资本主义基本行为方式身上的"平等"的漂亮外衣,我们看到的只有赤裸裸的非正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分配正义进行了更深入、更彻底的批判,其特别集中的焦点是在所谓市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对革命的解释性作用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正义观的批判中蕴涵着一个根本的价值指向,这就是人类社会只有通过变革生产方式,首先实现人的真正解放,才能最终实现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正义。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法中,契约作为媒介交易的工具曾经一度承载并彰显着民事主体对自由、平等的价值诉求,自由和平等也由此成为近代契约的精神内涵。但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契约平等的形式结构开始走向失衡,契约也逐渐偏离自由、平等的精神内涵,并异化成为强势主体对弱势主体进行强制与歧视的工具。于是,为了寻求对异化契约的矫正和复归契约的自由、平等精神,实质正义成为现代契约法和契约制度的价值诉求,由此开启了对异化契约的矫正与回归之路,并实现了契约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4.
自由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认为个人是自由的,更是理性自主的。自由主义相信个人理性自主的利己行为能够形成一种可以扩展的秩序,这种秩序能够在社会中建立起和谐,并能够保证社会正义的实现。然而,从自由主义内在逻辑理路角度看,自由主义个人观还过于单薄,不足以完备的支撑起自由主义的理论大厦,尤其是以它为基石的国家与社会理论往往在现实实践中走向其反面,难以在历史中实现它对个人权利和社会正义的承诺。  相似文献   

5.
货币是一种最能直接表征人性的社会符号,一种社会关系。它作为特定人类共同体的行为体系的一部分而存在。货币的不同功能,不过是反映了货币在不同的社会情景中的职能扩展。由此,货币获得了一种符号的象征意义,即信用与权力;由此,它也成为彰显人性的基本符号:既给人带来自由,又异化着人。  相似文献   

6.
霍耐特以承认理论开始了对社会批判理论的规范性重建,之后借鉴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思想,将实现社会自由作为正义原则,把"承认"构建为实现社会自由的途径,完成从承认正义观到自由正义观的发展。霍耐特用承认范式取代分配范式,使自由正义观区别于当代主流正义理论。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看,承认蕴含在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中,社会自由蕴含在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观点中,自由正义观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政治哲学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伦理视阈中的契约意指"合意"。当契约合意指向生存权、发展权等人类最基本的权利时,"契约一般"就体现为契约本身,从而形成契约关系共同体。正义是对人的本质的实现,目前对契约正义进行解读的契约自由理论、财富最大化理论和分配正义理论分别属于法学、经济学、政治学视角的分析。作为伦理学意义上的契约正义,指的是正义共相与契约世界的有机结合,是在由契约意识、契约行为、契约制度所构成的契约世界中所蕴涵的人实现其本质的价值追求。契约主体通过对理性的运用、对公平的追求,最后达到一种实体性的自由境界,实现人自身由单一物向普遍物的统一,契约正义也因此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8.
现当代主流经济学虽然倡导市场自由,却由于坚持"经济人只利己不利他"的前提,往往把它单向度地归结为经营者的谋利自由.只有抓住需要-意志-自由-价值的紧密关联,澄清经济人既有利己心、又有利他心的"交易通义",我们才能矫正某些源于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的污名化曲解,令人信服地说明市场自由的根本原因:正常的交易行为既能让经营者实现追求利润的自由,也能让消费者实现满足需要的自由.因此,只要遵守不可害人、尊重人权的正义底线,自由市场完全可以为社会生活的良序运行奠定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现当代主流经济学虽然倡导市场自由,却由于坚持"经济人只利己不利他"的前提,往往把它单向度地归结为经营者的谋利自由.只有抓住需要-意志-自由-价值的紧密关联,澄清经济人既有利己心、又有利他心的"交易通义",我们才能矫正某些源于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的污名化曲解,令人信服地说明市场自由的根本原因:正常的交易行为既能让经营者实现追求利润的自由,也能让消费者实现满足需要的自由.因此,只要遵守不可害人、尊重人权的正义底线,自由市场完全可以为社会生活的良序运行奠定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是现时代的一种普世性经济体制。它是人类历史上世代追求自由与平等价值观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形式的结晶。这种经济形式使过去时代的形式上的自由平等变成了实质性的自由平等,而其内在固有的制度正义原则和交往行为正义原则更是对自由与平等价值的彰显。  相似文献   

11.
法律行为制度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法律行为制度欲发挥规范效力 ,必须具备伦理上的正当性 ,即必须符合正义性的要求。法律行为所能实现的正义只是现代制度伦理或规则伦理中的交换正义与纯粹的程序正义 ,而非分配正义、矫正正义、归属正义与结果正义等类型。在判断交易主体所实施的法律行为是否正义时 ,亦即一方的给付与另一方的对待给付是否具有等值性时 ,原则上应当采纳主观价值标准 ,而非劳动价值论这一客观价值标准。通过主观价值标准来判断法律行为是否正义 ,其实也就是将自由意志作为判断法律行为是否正义的标准 ,自治性基本上就能够满足法律行为伦理性的要求。从原则上来说 ,一项基于双方当事人的自愿而达成的交易就是公正的交易 ,国家不应对之再作出干预  相似文献   

12.
]池莉的《看麦娘》是一篇真正的叩问人类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中篇小说 ,是精神自由与生命力度的体现。本文试从生命直觉、生命力度、形象的重塑、家庭与社会中自我的存在与缺失 ,以及人性终极关怀的角度 ,探讨它的美学、社会哲学与生命哲学意蕴——对生命力度的永恒追求 ,是我们挑战外部世界 ,获得自我完满实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承诺是用以确定和调整交易主体间相互责任的一种社会行为,交易双方一旦承诺它就具有社会行为规范的约束力。具体说来承诺由约定和责任两要素组成:一方面交易主体在利益置换中通常表现为一种约定行为,或称形成契约的行为。约定行为的结果是双方的合意形成,称“合约”、“协议”、“契约”;另一方面交易主体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完全平等自由的利益主体,在交易活动中扮演着一身二任、一体二责的角色。因此遵守承诺就是遵守自己的约定和担当应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政府精神是政府自主性的体现,是作为主体的政府对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的积极认可.政府精神的主体是政府实体,这个实体是政府组织与公务员的统一体.政府精神不是单一的某种精神,而是多种精神的融合,主要体现为自由与权利精神、民主与法治精神、正义与公平精神、责任与服务精神.政府精神是一个系统性的结构,内在的各种精神要素有机统一,相互融合.自由与权利精神在政府精神中居基础性地位,民主与法治精神是政府精神实现的保障,正义与公平精神是政府精神的最高范畴,责任与服务精神是政府精神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正义价值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在南京公交车站的"彭宇案"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基于法律精神的推断和社会对崇高道德的渴求在彭宇案中形成了尖锐的对立,引发了"法律真实"的认定过程中和"公平责任"的适用过程中法的正义价值的体现问题。根据法的正义价值理论,法治首先体现为形式正义,也首先尊重形式正义。在彭宇案中,法律真实是符合形式正义的,也许它不能和此案的客观真实相吻合,但却在这个案件中代表了法的正义价值。而公平责任实际上承担着本应由社会保障承担的职能,随着社会保障的发展,公平责任存在的必要性必将日趋减弱,公平责任所体现的秩序价值将由社会保障来实现,而牺牲的正义价值应得以重现。  相似文献   

16.
人类历经了三种交易形式 :实物交易、货币交易、信用交易三个阶段。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商品交易行为 ,也就产生了交易活动中的信用关系。特别是以物易物的交易进化到以货币作为媒介的商品交易之后 ,商品的赊销和货币的借贷行为便逐步普遍化 ,信用关系就成了商品交换行为的常见伴生物。现代信用工具的使用 ,都建立在信用的提供者和使用者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因此 ,信用乃现代社会之根基。生活中 ,无信用 ,则无交换可言 ;无信用 ,则无贸易可言 ;无信用 ,金融无从谈起 ;无信用 ,市场经济无法存在。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 ,而契约又是以信用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17.
正义是人类理性的提升或提纯,它同时具备三种形态:价值形态、制度形态和日常形态。正义的价值形态为人类的社会理性确立形而上的终极坐标;正义的制度形态体现实现正义诉求的社会基本结构及其制度安排;正义的日常形态是人们社会化的心理感受,它通过效率与公平、民主与法制、多样与包容、和谐与幸福等概念范畴加以诠释。无论是正义的价值形态还是正义的制度形态抑或是正义的日常形态,其实践旨趣都应在于满足正义主体的生存、发展、安全、自由、机会等方面的需求,这样正义才不会在现实生活世界沦为"乌托邦"。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正义的刚性(效率)要求是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当代体现。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唯效率必然导致两极分化不同,社会主义正义的柔性(公平)要求是共同富裕。所谓社会主义正义的柔性,既指实现它的长期性,必须伴随刚性目标的完成程度,而且需要政府和社会的适时调整,也指它浸透着社会主义的平等与自由属性。刚性目标与柔性目标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内在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9.
高一飞 《学术探索》2005,42(4):137-142
人性解放的目标是自由、平等、幸福,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是一种有悖自由、平等的体制,我们应当通过废除高等教育的计划统招制度,使高等教育产业化、学生管理多样化、学术行为民间化,从而使高等教育形成自由、平等的教育机制,同时也使它成为整个社会产生自由、平等思想和观念的摇篮。  相似文献   

20.
商法制度以商事交易行为为调整对象,为了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必须与信用紧密相连。商法制度是信用的基础,商法为商主体建立对他人的稳定预期和外在事实的信赖提供了制度基础;信用是商法制度的核心,在商组织法和商行为法中体现了信用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