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既是对区域发展理论的借鉴又是对它的创新,县域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其内涵,选择适合各自实际的发展模式,确定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建立综合的科学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并完善相关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低碳发展主张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模式.文章运用脱钩模型,阐述了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内涵;分析了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面临的困境;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从城镇规划、产业结构、基础设施、能源结构、生态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绿色发展以可持续性为价值核心,集中表现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应遵循的价值标准、价值目标和价值规范的有机统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是对长期以来我国不合理发展方式的反思,具有深刻的现实背景。实现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德化互动道路;建构"善"的生存方式,转变发展模式,推崇绿色消费;逐步完善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环境保护机制,推进制度化建设,构建起整体善的生态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4.
针对淄博市文化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旅游设施相对滞后、旅游服务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缺乏特色旅游品牌和区域旅游合作欠缺等方面的问题,从旅游业发展的硬件、软件、品牌和区域合作四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强力改善旅游设施、着力推行优质旅游服务、奋力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和深入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等措施,推动文化强市建设。  相似文献   

5.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探索共同富裕的全过程。当前,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障碍,由此造成区域间贫富差距难以有效弥合、城乡贫富差距缩短进程受阻、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受羁绊,致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未能充分发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深究其因可以发现,区域自然环境的客观差异、区域发展战略的政策偏向、区域经济改革的成效有别等,是造成区域发展不协调进而导致贫富差距的主因。进入新时代,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实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与战略、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深化区域经济改革,推动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沈先锋 《社会科学家》2006,(Z1):165-166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行行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起着支撑、保障和引导作用,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交通大业,人才为本,实施"人才强交"战略,大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交通人才,是全面推进交通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交通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7.
《东岳论丛》2016,(9):166-171
产业的全球化配置强化了国家间、区域间经济的联结和互融,也弱化了各经济体产业的体系化构建。出于经济主权和长期战略的考虑,国家在产业发展和竞争上需要兼顾开放融合与自我完善,形成紧密型和动态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从而强化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势力和位置。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构建应抓住产业全球调整和分化的战略机遇,以现代理念为指导,通过创新驱动、信息技术渗透和融合、结构优化升级和组织形态创新等路径,推动核心主题的实践进程,获得产业增长效应和提质效应的统一,促进形成科学性、自主性和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8.
把握廉政文化内涵 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政建设需要文化的支撑,廉政文化具有时代性、先进性、道德性、政治性等内涵。应当准确把握其独特内涵,发挥其文化生态、精神土壤、价值导向和凝聚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何忠良 《理论界》2008,(6):195-196
本文分析了地方院校在处理科研与教学关系时经常存在的两个问题,认为地方院校应从服务于地方经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角度认识科研促进教学的意义,并从鼓励教师从事科研、注重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引导学生参与科研等方面理顺科研促进教学的机制。并结合我校谈了科研促进教学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把建设先进文化作为今后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国家和地区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使自己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世界上一切有用的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资源。中华民族所以在饱经忧患和历尽磨难中自立于世界之林,与其高尚的伦理情操、广博的智慧及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经济全球化在带来更多经济交流的同时,也必然带来文化的融合。在经济全球…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改革以来,对于什么是公有制,如何理解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些人认为股份制是私有制,出让部分国有产权也是私有制,总觉得公有制有越纯越好,比例越高越好.潜意识中,“一大二公”才是正宗的马克思主义,其他都是歪门邪道.这些观念都是对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的误解,直接妨碍了经济制度创新和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西部地区工业结构现状的分析,指出西部地区应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生产力的 跨越式发展,并根据西部自身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东岳论丛》2017,(6):92-100
自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提出以来,发展绿色金融已逐步成为各国经济关注的主题,也是推动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经之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大国,推行绿色金融管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深刻把握其内涵,将绿色金融积极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转型战略中,在开放中不断优化和探寻其发展路径。中国绿色金融的理论内涵就是以金融支持为杠杆手段,以推进中国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目的,以促进绿色贸易、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加快经济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为特点。本文结合制约中国绿色金融发展中的产品创新不足、市场机制不健全等瓶颈问题,从八个方面探索性地提出了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金融实现路径:一是积极推行绿色融资管理,优化发展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二是尽快完善绿色金融的法制法规建设;三是加快绿色金融市场机制建设;四是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及业务模式;五是鼓励绿色发展项目的投资组合;六是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引导作用;七是培育好中介服务体系;八是完善信息共享,强化部门合作。  相似文献   

14.
李权  字振华 《学术探索》2012,(12):26-30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政府转型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社会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可能。我国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在社会主义性质不变的条件下,关于社会发展领域微观层面变化的考察,其目的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是具体行为方式的变化过程,具有特定的内涵。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新型的理论和实践认识,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概括其内涵,而且还需要寻求特定内涵背景下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16.
为在立法上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以保障其公平内涵和发展功能的实现,应结合《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立法的修改完善,在法律制度的设计上打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以“发包方同意”为前提的限制,确认并保障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平等权益,并明确规定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定情形.  相似文献   

17.
梁峰  闫贵壮 《理论界》2005,(7):28-28
现代物流运用系统整合的观念和现代信息技术,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完成较大的物流量,使物流的成本不断降低,物流速度不断加快,已成为继制造业和商业之后的第三利润源,其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全国看,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我国物流市场已基本放开,外资物流企业加快了在我国的发展,我国物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近几年来,我国物流业虽然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我国物流业集约化、社会化程度低,经营分散、粗放的状况没有改变,物流成本高、效率低、服务差。物流不畅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从我省看,振兴老工业基地是包括物流业在内的全面振兴,发展现代物流不仅是振兴的题中应有之意,而且也是支持振兴、服务振兴的重要手段。目前,我省物流业仍以企业物流为主,距第三方物流还有很大差距。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使之与辽宁建设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新的重要增长区域相适应,应成为我们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辽东学院部分教师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现代物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论述,此专题为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支助项目。现将他们文章整理刊出,以期对辽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
大学学术和谐的内涵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学的学术责任是在一系列张力处于和谐状态中得以实现的.大学的学术和谐有赖于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学者角色与公民角色、学术成果数量与质量三组张力的和谐.只有学术张力达到和谐状态,才能最终推进大学学术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姜裕富 《学术界》2005,(1):206-210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现代化目标之一。作为对人类政治交往活动和行为及其结果的测定 ,政治文明具有它独特的法律价值。现代政治本质上是一种民主政治和政党政治 ,政治文明离不开法制建设。从法律角度分析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包括尊重与信任、沟通与参与、监督与责任等内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应积极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在赋予特殊的价值取向之下 ,保持鲜明的中国特色 ,政治法治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