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蓝宇蕴 《探求》2007,(4):35-40,8
流动人口是从传统计划体制下"裂变"出来的最庞大社会群体,但"裂变"的发生,却没有及时而有效的管理体制加以整合,致使我国转型期诸多城市问题均程度不等地与流动人口问题相关。为缓解城市问题,适应大规模流动人口管理的需要,广州市政府建构了新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把"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行政管理架构"复制"到流动人口管理上,并以出租屋为"切入点",确立了流动人口管理的独立主体与专门组织管理体系。但笔者认为,新体制下体现出以强化政府力量为导向的、以出租屋为"切入点"的、以税费征收为基层实际利益驱动的管理,仍然需要在理论上进行反思,并在实践中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2.
赖伟华 《探求》2013,(Z1):34-37
近年来,随着广州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乡结合部等地出现了大量外来暂住人口聚居的出租屋,带来了一系列的杜会问题,成为城市管理和治安工作的突出难点问题。一、石牌街出租屋和流动人口及其管理现状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总面积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万多人,设22个社区居委会,共有出租屋57213套,居住在其中的流动人口共117051人,数量庞大,户籍分布遍及全国各  相似文献   

3.
姚迈新 《探求》2012,(4):50-56
流动人口规模的迅猛增长,给政府的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各地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以组织化手段把流动人口纳入到管理服务的主体中来即为措施之一。本文在分析流动人口准社会组织现象的基础上,对浙江省杨家农民工会、浙江慈溪市和谐促进会两个案例进行了剖析,提出建立完善流动人口自治组织、融合性社会组织,能够克服准社会组织的脆弱、妥协性等特征,并突破由流入地新型"二元结构"造成的社会治理困局,对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郑海峰  汤瑞娇 《探求》2008,(6):56-62
出租屋管理是广州市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广州市规范出租屋市场和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一项重要措施。为加强流动人员的管理,广州市近年来逐步建立了市、区(县)、街道(镇)、社区四级出租屋管理机制,提高了对出租屋的管理力度,力求实现以房管人、人房和谐的目的。然而,面对广州市庞大的出租屋和流动人员,现行出租屋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凸现。必须从提高城市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建设首善之区的高度,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开拓视野,最终建立出租屋管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吴沙  彭新  陈耀森  林文生 《探求》2001,(2):66-70
随着广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外来暂住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由此带来了出租屋及其管理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广州市出租屋外来暂住人口管理的现状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压力的分析,找出制约管理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加强出租屋和外来暂住人口管理的主要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曹洋 《社会工作》2012,(10):67-70
随着流动人口向北京的持续流入和在京时间的延长,给城市的资源承载带来压力的同时,流动人口自身也面临一系列传统的社会管理无法解决的问题。基于流动人口面临的迫切需求,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来应对流动人口在城市稳定居住、稳定生活、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利益诉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火燕 《探求》2007,(2):39-44
出租屋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城乡统筹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广州市在出租屋管理上勇于创新,把百万余套出租屋管理工作作为加强综治维稳工作的源头来抓,作为社会治安的第一道防线来抓,有效地打击了出租屋流动人员违法犯罪活动,为广州社会管理特别是治安管理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谢伟 《探求》2013,(Z1):145-147
广州市天河区委政法委作为区委主管政法工作的部门,负责全区维护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范邪教、社会建设、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禁毒等工作的统筹协调,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和突发性、敏感性强,领导重视、群众关注、媒体聚焦,对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天河区政法委干部队伍实际情况看,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部门结构上看,存在职能交叉重叠,执行力和效率有待加强;从人员搭配上看,存在忙闲不均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半城市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时间以来,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社会的处境深受社会各界关注.有人认为,农村流动人口的出路是返回农村;也有人认为,城市应该完全接纳他们,使他们城市化.但是在目前的政策和制度设计框架内以及社会结构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既无法返回农村,又不能彻底融入城市,而处于一种"半城市化"状态.我们在对温州的抽样调查中,从市民权、日常生活、社会认同和主观体验三个层面进一步证明"半城市化"格局的存在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结构性变化.在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形势下,国家应该积极地把推进农村流动人口彻底城市化纳入刺激经济发展的对策中,以便更好地把刺激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解决民生问题与促进社会结构调整有效地结合起来,打破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半城市化"格局.  相似文献   

10.
王连喜 《探求》2014,(5):51-58
"城中村"出租屋是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街道以沙河五村为突破口,通过主动的制度化探索,实现了城中村出租屋管理的微观创举,彰显了极具张力的实践价值,成为创新城市管理推进社会治理的样板推广工程。本文通过对创建"宜居出租屋"动机的深入分析,揭示创建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提出进一步打造城市治理模式品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与市民在社会距离变化感受、相互理解程度、交往感受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农民工认为他们与市民的社会距离缩小了,但市民认为他们与农民工的社会距离扩大了。差异性态度可能是交往期望差异造成的。整体上看,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距离呈现扩大趋势。社会距离扩大的原因除了与双方社会经济地位差异、文化差异、空间隔离、交往频率等因素有关系外,还与城市人口规模变化、政策调整和流动人口犯罪有关系。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化、流动人口管理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2013年全国七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对策研究"调查数据,将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健康状况置于制度合法性压力下来理解,发现工作稳定性、劳动权益、住房压力、社交压力、歧视压力和子女入学压力均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健康产生了显著影响,基于初级社会关系网络的非正式社会支持则构成外来务工人员精神健康的保护性因素.此外,作为迁移意义的生活改善认知亦缓解了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健康问题.最后呼吁从积极的社会政策和体制改革方面回应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的回顾与解读,阐明当前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正在走出人口规模控制的认识困境,从被动改革到主动创新,在统筹规划、全面推进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方面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前以完善流动人口服务、强化社会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北京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创新,其意义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需要,也是实现人口规模调控的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14.
《探求》2013,(Z1):163-166
加强街道出租屋管理服务工作的绩效考核,是顺应当前广东"三打两建"工作的需要。出租屋管理是"三打两建"的源头性和基础性工作,是综治维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出租屋管理,对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促进房屋租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沙东街出租屋管理服务工作的现状广州市天河区沙东街出租屋管理员队伍是街党工委、办事处统一领导下的一支出租屋管理专职队伍,由街流动人员和出租屋管理服  相似文献   

15.
黎明泽 《探求》2011,(4):43-48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联动机制是“广佛肇一体化”情境下的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和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保障,对于“广佛肇一体化”的稳定发展、人力资源的有序流动以及和谐民族关系的巩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实践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复杂敏感性以及三市联动管理服务的体制障碍等问题,给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联动管理服务带来一定的困难。应当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制定一体化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法规,建立一体化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制,建立资源共享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动态信息数据平台。  相似文献   

16.
社会支持网能有效帮助弱势群体脱离困境,化解危机。流动人口从农村来到城市,社会空间上的转变使其原来的个人社会支持网处于严重缺失状态,而在移入地的政府支援力量未及时到场时,两种资源的缺失使得流动人口犯罪现象突显。表现为,短期来京者犯罪率高、侵财性犯罪突出、团伙化犯罪倾向明显。解决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控制并不是唯一的办法,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是城市政府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的规模一直并将继续扩大;并由城区、近郊区向远郊区县扩散;来京流动人口表现出较强烈的留京愿望。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统计方法和在京流动人口社会政策建构等方面的研究,加强对在京流动人口需求的调查,着重解决流动人口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难题,转变管理理念和工作模式,促进在京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作者从五个方面阐明了这一变化,即从以身份社会指标转化为以非身份指标来区分社会地位,经济分层取代政治分层,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中心群体与边缘群体关系的变化,新社会阶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李进  ;陈喜桐 《探求》2013,(Z1):57-59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日租房"作为新生的事物,正受到我们愈发密切的关注,低廉的价格使得这种租房模式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笔者借助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并结合在基层多年的工作经验,就沙河街"日租房"出租屋"堵"与"疏"的关系展开调查研究,对沙河街辖内的"日租房"出租屋管理工作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大城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呈现规模不断扩大趋势,给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在对目前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的特点及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城乡结合部产业升级、健全服务管理体制、创新服务管理模式、创新工作方式和载体、推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