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当前社会发展赋予高校的新使命,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实践方面都进行了大量探索。基于自身学科专业特色优势,以培养高素质“双创型”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目的,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为例,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逐步构建“广谱联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期为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笔者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创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创业训练营。通过课程、辅导、知识拓展及创业社群打造线上教学平台,通过项目探索、企业考察、创业见习、商业路演等构建线下实践体系,同时建立人员保障体系及训练营考核指标等,保障训练营有质有量完成。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修与辅修相结合、创新引领创业,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孵化”全链条培养体系,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营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哈尔滨理工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依托,通过“赛课一体”的形式,在专业理论课、实验实践课和创新创业课程中进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教学模式改革。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理论与实践割裂和学校与社会分割的现状,进行了“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实践体系研究与实践,促使通识教育与专业职业教育有效融合,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核心就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医科类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面临诸多挑战。医学生学习强度大,对创新创业重视不够,缺乏创新创业主观能动性,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效果不佳,课程与“专创”“科创”的融合不紧密,课程内容层次不明显,缺乏载体,指导教师创新创业实践性不强。该文通过加强医学生的创新创业观念,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推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改革,推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培育,打造专兼结合“双师型”师资等措施,以医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企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建立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有效机制;完善就业创业教育组织保障机制,加强对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服务;构建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就业创业教育课程群。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对“十四五”期间的“双创”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但目前部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重创业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突出。因此,该文依托贵阳学院综合工程训练中心资源,按照新工科建设理念,以创新工程实践项目的实施路径为主线,建立了创新工程实践课程群,组建了学科交叉型教师团队,并在制度、资金和环境上予以保障。实施结果显示,这些措施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方面效果显著,可为同类地方院校创新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是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该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项目式(PBL)教学模式在高校“双创”教育体系中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详细介绍了PBL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取得的成效,并提出高校在“双创”教育中应用PBL教学模式提升实践成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职化工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必须结合化工行业特点和化工行业发展需要,正确定位化工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双主体育人”。以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学校在探索实践中,构建了集创新意识培养、创业素质培养和创新创业实践于一体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化工专业创新创业“四个保证”育人机制,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着力提升创新创业育人水平,让学生在创新创业学习和实践中增强意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8.
基于国家提出的新医科建设要求,为了培养符合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医药+X”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人才,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结合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多年来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分析了开展药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存在的短板,构建了“一个主线、一种机制、两个体系、三种能力、四方力量”的“11234”药学类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依托政府、企业、高校和学生四方力量,实现“产、学、研、用”的有效融合,贯通“理论→实践→创业”环节,持续推进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时俱进促进学院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加强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事关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然而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方式方法未及时更新、目标定位不明、质量效果较差等问题。因此,高校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必须探索行之有效、与时俱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理论研究,结合山东农业大学的工作实际,最终探索形成了“课堂思辨+实践实训+学科竞赛+校企联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旨在为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新思路、拓宽新方法,力争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0.
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通过关于教师对创新创业的看法和认识的问卷调查,探讨了知行耦合下高校教师创新创业素养,高校创新创业的师资队伍数量、质量建设和高校教师创新创业与学生创新创业的联系紧密度等,尝试提出了推进“理论+实践”的高校教师创新创业素养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1.
该文简要概述了“双轨驱动”的实践课程体系在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以人工智能专业研究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双轨驱动”理论引入人工智能专业研究生实践课程体系,通过积极开展“双轨驱动”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寻找到一条能将“双轨驱动”理论应用于人工智能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最终借助“双轨驱动”理论,有效推动人工智能专业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解决我国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专业创新创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增设新生研讨课、专业创新创业实践课,并开通创业类毕业设计通道,加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形成横向课程内容“专创融合”、纵向“双创”能力逐级提升的专业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基于“多元融合”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利用“纵向班”和“多导师制”加强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深化培养,并进一步整合了协同创新教学平台,有效促进了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职业院校竞争力的现实需求。高职院校作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需人才的培养基地,应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双创”教育生态体系,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引擎,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该文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价值及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理清教育理念,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培养方案,创新实践载体”等途径,讨论如何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新形势下,我国高等院校对“双创”的认知和研究进一步深化,培养体系与“双创”教育融合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思政教育、人文教育为基础,通过理论与实践融合、创新创业融合、校企协同融合的培养方式,构建了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的“1基础+3融合+4项目”培养体系。该体系以项目为驱动,实现了“双创”模式与项目驱动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15.
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积极性、创新思维以及创业实践能力方面,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在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师资力量配备不合理、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单一以及产教融合推进缓慢等。为了更好地发挥创新创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协同育人机制,该文从第二课堂教学体系设置、“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具体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也推动了艺术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既能培养创新人才,又能为学生创业提供指导的富有挑战性的教育方式.该文着重探讨了以创新创业为突破口的艺术教育改革方法.基于对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概念的阐述,通过借鉴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和我国已有的具有实践优势的方法,达到推动我国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目的,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结合创新创业的实践与理论,全力推进艺术教育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爆炸式增长,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社会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如何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使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知识、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进行创业实践的体验,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展创业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对现阶段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探索研究“意识、知识、能力、体验”“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架构,以及高校众创空间的特色属性和构建,从而不断改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需要完善课程体系及实践实训体系,还需要协调好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衔接关系,运用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思创融合”方式,建立全过程、全周期的创新创业融合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基于创新的创业”的基础与核心任务,该文基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开展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自动化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探索,构建了机制保障、课内外一体、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专创融合”、“思创融合”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9.
创新创业教育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受到国内外高校的普遍重视,对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尤为重要。该文从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实践模式与效果评价、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案例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基础研究能力、应用开发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专业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通过产教融合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对其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结合专业案例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以达到培养工科研究生综合应用研究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的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集聚创新创业型专业人才。该文从课程内容体系、影响因素、教学方法、案例实施和教育模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三个层次的课程教学体系,提出了进阶式项目团队的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方式,结合专业案例开展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通过开展多层次的创新创业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专业问题能力和创新创业思维能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多样化和专业化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