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职院校高质量“双创”人才培养是体现高职教育办学质量的关键。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实施“双创”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构建系统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创新创业课程评价体系,是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新格局的举措。该文剖析当前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思路及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为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该文在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将现有教学模式与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模式、“PBL+TBL+CBL”三轨教学模式、目标导向教学模式(OBE)、个性化创新创业实训平台相结合,提出高职创新创业“金课”构建策略,以期为加快“双创型”人才培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该文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引入物联网科创导论课程的教学实践,结合该课程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实战性和实用性特点,积极探索教学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和发展的新模式。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打造校企“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平台和进行教师团队建设,通过课程教育、竞赛参与和社团建设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和团队协作精神,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面向新工科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该文总结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课程阶段式教学特点,提出了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过程性课程考核方法。首先,分析了课程教学的特点,将课程考核分为理论学习、实践项目提案、实践过程和总结4个阶段,并建立以“知识+能力+成果”为核心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综合利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软件评价的多元化指标评价方式。然后,选用AHP-CRITIC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课程考核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分析验证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运用Qt-Designer搭建可视化课程考核管理平台,提升考核方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范式,其回归育人本质、服务社会、“专创融合”、赛教一体等特征成为热点和趋势。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推进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与保障的核心环节。该文从结构维——顶层设计,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三阶递进、三创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内容维——“双创”课程与课程“双创”同向同行;教改维——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三教”改革三个维度,探索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新体系,助推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创新创业竞赛活动蓬勃发展,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众多高校的共识。如何在工科专业课程中融入“双创”元素,构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高校课程体系,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紧迫问题。该文以茅台学院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及资源化课程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实施基于“双创”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技能,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提升专业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使核心专业课程朝着“两性一度”标准的“金课”目标稳步前进,相关成果荣获多项省级及以上奖项,为相关领域的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专创融合”课程建设关系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重要环节。该文以《材料加工工艺》课程为例,结合课程特点,通过对课程内容的优化设计,改进课程实施过程,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打造“双创”教师团队,构建符合“双创”培养的课程评价机制,探索“专创融合”课程建设,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专创融合”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电子商务原理课程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的任务驱动式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创设以电商项目策划为主线的教学情境,开展基于对分课堂的协作与交流活动,实现了“学—思—践”三位一体的意义建构,并通过建立成果导向的“知识—能力—素质”三维协同“专创融合”评价体系,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引导学生“学创结合”,激发其内在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学者逐渐将创新创业教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创业课程的建设上,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也正逐步从照搬国外成熟课程体系向本土化构建转变。该文围绕创新创业教学,构建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评价四个评价维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国高校的学生群体进行了深入调查,共收集514份有效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差异性检验及相关分析方法,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得出结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总体满意度有待提高;不同年级、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之间仍存在教学质量不均衡等问题。以场域理论为支持,从教学场域、师生惯习、课程资本三个角度分析我国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结合问卷调查结果,从课程场域走出去、打破认知习惯、引进创业资本三个角度提出对策和建议,以解决创业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提高我国创新创业课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创业类课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为解决创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学习、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程结合不紧密、学生创业能力提升效果不显著三大难题,东北石油大学基于“四个课堂”,创建了“意识+专业+能力”三维一体的创业课程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措施包括:构建“四个课堂”体系下的大学生全方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在创业教育课堂培养学生的“意识维”,在竞赛课堂培养学生的“专业维”,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实现创业教育的“能力维”。  相似文献   

11.
电子设计创新课程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选修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传统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课程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不够,达不到"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课程没有很好地指导和培养学生从事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工作,导致专创分离.通过在课程教学、学科竞赛、创新创业中边研究、边实践、边完善、边提高,不断完善改进,使电子设计创新课程能更好地指导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实现真正的专创融合.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哈尔滨理工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依托,通过“赛课一体”的形式,在专业理论课、实验实践课和创新创业课程中进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教学模式改革。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理论与实践割裂和学校与社会分割的现状,进行了“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实践体系研究与实践,促使通识教育与专业职业教育有效融合,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核心就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笔者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创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创业训练营。通过课程、辅导、知识拓展及创业社群打造线上教学平台,通过项目探索、企业考察、创业见习、商业路演等构建线下实践体系,同时建立人员保障体系及训练营考核指标等,保障训练营有质有量完成。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修与辅修相结合、创新引领创业,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孵化”全链条培养体系,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营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该文将翻转课堂与线上线下教学相融合的模式引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形成混合创新教学模式,以“金课”标准对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模式、评价考核体系进行改革,介绍了翻转课堂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实施过程。通过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的优势,以及在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有效性,值得在专业基础课程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转型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不足的问题,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作为评价方法,构建了针对性强的转型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对辽宁省10所转型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总体情况进行实地评价,提高了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信度和效度,促进了转型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提升,引导试点院校顺利向应用型转变.  相似文献   

16.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校作为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应把培养符合国家"双创"战略需求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以怀化学院材料专业为研究对象,以专业实践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过程、课程项目指导及课程成绩评价体系为改革切入点,结合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特色,构建了"四融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课程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是推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艺术类专业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该文通过对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仍然存在“赛教融合”教学模式有待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竞赛结合度不足等问题。通过分析高校艺术类专业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的必要性及“以赛促教”模式开展的意义,围绕“以赛促教”模式开展研究,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等渠道,探索高校艺术类专业“以赛促教”教学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面向电子、通信类本科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对标“金课”课程建设标准,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估方面分析其当前存在的问题,探讨“金课”视角下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改革策略。以“学生中心、成果导向”为基本点,构建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三层次融合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结构,通过创设“学教互动”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设计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可视化GUI仿真界面,予以实施,并以“产出”为核心建立多维度教学评价体系,有效地实现了课程建设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专业创新创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增设新生研讨课、专业创新创业实践课,并开通创业类毕业设计通道,加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形成横向课程内容“专创融合”、纵向“双创”能力逐级提升的专业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基于“多元融合”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利用“纵向班”和“多导师制”加强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深化培养,并进一步整合了协同创新教学平台,有效促进了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思政教学是高等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任务。在现有培养体系中探索两者融合模式,能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专业课程作为工科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落实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和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在分析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思政教学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按照网络-子网-节点对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网络进行分析,将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网络划分为4个子网,并以此归类节点课程。采用OBE教学理念对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反向教学设计,构建融合教学体系,使内外因有机结合,为专业核心课程网络中“OBE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有效整合模式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