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市公司聘请离退休官员担任独立董事(简称“官员独董”),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普遍现象。上市公司通过聘请官员独董能够建立起与政府部门的政治联系,从而帮助其从政府手中获得各种稀缺资源和优惠政策,同时也需要承担提供就业机会、政府税收、官员政治升迁等多种社会服务和政治任务。官员独董给公司带来了怎样的经济影响,这是学术界和企业界长期热议的焦点问题,但一直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科学检验。        为了探究官员独董对所任职公司的经济影响,利用2013年10月19日中组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简称“18号文”)作为外生冲击事件,手工收集2013年10月19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中国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790起独立董事辞职公告,利用事件研究法检验辞职公告的市场反应,以测量官员独董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发挥的实际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对官员独董的辞职公告事件表现出显著为正的市场反应,而且官员独董辞职事件的正向市场反应明显强于非官员独董辞职事件的市场反应,实际上非官员独董辞职事件的市场反应显著为负,说明相对非官员独董而言,官员独董更多地扮演了“掠夺之手”的角色,进而损害了公司价值。进一步探索公司内外部多个因素对官员独董价值的可能影响,发现如果公司注册地的政府监管强度或者公司注册地所在省市的市场化水平越高,该公司的官员独董辞职公告事件所引发的市场反应就越积极,官员独董的“扶持之手”角色越难以发挥作用,从而更加突显了官员独董的“掠夺之手”角色。但是,并没有发现官员独董的行政级别、行业专长以及公司获得政府补助的情况等内部因素会影响官员独董价值的经验证据。        创新之处在于增加了非官员独董群体作为对照样本,从而能够更好地判断和评估独立董事政治联系的经济价值,得到的相关研究结论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此外,利用官员独董离职潮事件考察独立董事政治联系的经济价值,不仅丰富和深化了独立董事领域的相关研究,而且拓展了政治联系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又为中组部发布“18号文”的政策意义提供了及时可靠的经验证据。研究结果启示企业不能盲目追求和构建与政府的联系,实际上与政府保持适度的距离将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长子中 《决策探索》2009,(21):28-30
从5月上旬的杭州飙车案,到5月中旬的东莞城管殴打小贩事件,再到7月重庆云阳两位官员因嫁女大办宴席在电视台"悔过"……近年来,官员道歉事件逐渐增多。从突发灾难、特大事故,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一个又一个道歉官员的面孔出现在人们眼前。  相似文献   

3.
观点速读     
郑新立:谨防官员倒在4万亿下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我们的工程质量事故、施工安全事故以及干部犯罪事件,有一半左右与不认真履行《招标投标法》有关系,造成了"工程  相似文献   

4.
张明 《领导科学》2012,(4):12-13
近年来,随着"官员微博调情"、"官员QQ裸聊"、"官员与情人开房"等社会热点事件频频被媒体曝光,涉及各级领导干部私生活的丑闻事件也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与谴责。网络媒介的放大性传播效应,使领导干部私生活丑闻事件的社会负面影响迅速扩散,对社会公众的道德心理产生了巨大冲击,也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  相似文献   

5.
张朝丽 《领导文萃》2009,(23):15-20
从“贵州瓮安事件”到“云南孟连事件”再到“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等群体性事件以及“邓玉娇案”的爆发,无论是暴力形式的,还是非暴力形式的,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官民矛盾、官民冲突加剧,以及官民关系一定程度的紧张状态。在网络信息时代,信息的公开化使得官员的神秘性降低,也使得官员的执政能力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手机杂志     
三鹿事件后河北官员大"换血"因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导致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被免职,石家庄市长冀纯堂辞职后这一个多月来,河北省地市一级官员进行了密度最大的一次"换血",除石家庄  相似文献   

7.
杨军 《领导文萃》2008,(7):84-88
随着换届过程中一件件拉票贿选事件的曝光,舆论对贿选官员的斥责不绝于耳。拉票贿选现象确实让人深恶痛绝,但近年来日频的贿选事件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官员道德问题,某种程度上,它更像是中国民主进程的必经阶段,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03年非典事件以后,官员问责逐渐成为我国官场的一种新气象、新文化、新看点。2008年,党和政府对于贵州瓮安群体性事件中负有领导责任的瓮安县委书记、县长分别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对于山西临汾溃坝事件中从临汾市委书记到省长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对于三鹿奶粉事件中负有领导责任的石家庄市委书记、市长、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等诸多领导干部进行了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08,(38):12-12
最近,由"溃坝"和"奶粉"等事件引发了最新一轮官员问责风暴,数十名官员被免职,这是2003年非典期间中国大规模处罚失职官员后的又一引人瞩  相似文献   

10.
由2003年“非典”事件发端,时任卫生部、北京市两名省部级干部及上千名官员因隐瞒疫情或防治不力被查处;从中石油集团、北京密云县、吉林省吉林市、湖南嘉禾市、安徽阜阳市等地官员因重大责任事故或违法违纪事件纷纷“下课”,到2005年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中,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辞职,中国政坛的问责之风悄然兴起。领导干部问责制是中国新一轮政治改革的亮点。  相似文献   

11.
继2008年以三鹿奶粉、襄汾溃坝、周久耕天价烟、林嘉祥猥亵幼女等标志事件演绎的问责风暴后,2009年,问责风暴仍然持续。据今年1月8日中央纪委副书记李玉赋透露,去年,全国7036名领导干部被问责。记者发现,去年的官员问责中,网络仍然是推动官员问责的动力,问责的范围由原来的突发公共事件开始蔓延到官员个人言行、涉及广大民生等领域。此外,去年最大的亮点是由权力问责向以制度问责转变取得突破性成果——我国第一部中央层面的针对官员问责的专门法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出台。  相似文献   

12.
<正>在自媒体时代,官员的整个仕途装满了"摄像头"。官员戴块名表、抽盒好烟、喝顿洋酒、说句妄语、上KTV潇洒一回,都有可能瞬间变成公共事件,轻则丢乌纱帽,重则锒铛入狱。如今,官员的购物卡没了,私人会所去得少了,更不能大操大办了。《行政诉讼法》大修后,"民告官"的困境也有望破解了。正如有人感叹,现在官不好当了、当官没意思了。  相似文献   

13.
<正>2003年"非典事件"以来,官员问责渐渐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时,大批问责官员"神秘复出"现象,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和质疑。因此,如何设计科  相似文献   

14.
手机杂志     
《领导决策信息》2009,(22):12-13
地方官员不适应网上群体性事件;给山西的“通报批评”一点掌声;反腐建设将出一揽子法规;沈阳大学首设信访专业;中纪委将参与禁烟。  相似文献   

15.
继2008年以三鹿奶粉、襄汾溃坝、周久耕天价烟、林嘉祥猥亵幼女等标志事件演绎的“问责风暴”后,2009年,“问责风暴”仍然持续。据今年1月8日中央纪委副书记李玉赋透露,去年,全国7036名领导干部被问责。记者发现,去年的官员问责中,网络仍然是推动官员问责的动力,问责的范围由原来的突发公共事件开始蔓延到官员个人言行、涉及广大民生等领域。此外,去年最大的亮点是由“权力问责”向以“制度问责”转变取得突破性成果——我国第一部中央层面的针对官员问责的专门法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出台。  相似文献   

16.
唐钧 《决策》2013,(1):51-53
在2012年里,官员形象面临什么样的危机?谁是高危官员群体?官员形象危机如何应对?本文通过对2012年度全国(不含港澳台)官员形象危机典型案例库的研究,绘制出了2012年官员形象危机"风险地图". 官员形象五大危机 2012年里,经网络曝光影响较大的官员性丑闻事件近20起.自11月雷政富事件曝光后,性丑闻曝光数量呈"井喷"态势,仅12月至少曝光了10起恶性官员性丑闻.因此,官员性丑闻事件列在官员形象危机的前列.  相似文献   

17.
推进基层舆论生态再造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民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接连发生的一系列网络公共事件折射了许多基层官员对舆论生态变化的不适应、难接受问题。推进基层舆论生态改革,把网络舆论纳入舆论生态系统进行再造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自2003年非典时期开始,我国行政问责事件接连不断,各地纷纷出台问责办法,使行政问责制从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开始,逐步走向制度化。从近年来实施情况看,问责制确实达到了推进责任政府建设、促使掌握公共权力的官员忠实履行职责的目的。但人们在肯定问责制的同时,对官员被问责后复出的程序也比较关心。  相似文献   

19.
秦海 《领导文萃》2009,(1):36-38
每当发生了民众关注的社会事件,而民众的议论纷纷与官方期待的“旋律”有所不同或者相悖的时候,一些官员总是驾轻就熟地指责民众不明真相,甚至是受了别有用心者的谣言的蒙蔽、迷惑、挑唆和煽动。我们可怜的民众,好像总是处在被愚弄的地位。贵州瓮安发生的骚乱事件,其参与者就受到过这样的指责。  相似文献   

20.
荣利萍 《决策与信息》2013,(10):106-107
本文探析了官员群体的形象危机事件频发易发原因,指出了官员群体的形象危机事件频出后果,重点阐述了新时期政府官员如何展现新的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