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长华 《天府新论》2021,(3):封二-封三
2012年7月-2013年8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的一处西汉时期墓地(当地俗称“老官山”)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西汉景帝、武帝时期墓葬4座。2013年,“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4座墓葬中,三号墓出土了1000余支医简和一具髹漆经脉人,这是四川省第一次发现简书,也是迄今为止数量最大、最能系统反映秦汉时期医学面貌的出土文献与文物。经研究证实,这些医简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的扁鹊仓公之医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元赛因赤答忽墓被发掘本刊曾在1994年第2期上发表过《元〈赛因赤答忽墓志〉考》一文。今从《文物》1996年第2期上获知,该墓已被洛阳市铁路北站编组站联合考古发掘队进行了发掘。该墓位于洛阳东郊洛河北邙山坡上。整体为砖壁土顶洞室墓,墓向正南,由墓道、门楼...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为配合新疆伊犁地区的水电、城市等基本建设工程,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尼勒克县、特克斯县、新源县等多处墓地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获取了一批珍贵文物和重要考古资料。一、发掘概况2010年度伊犁地区考古发掘的墓地有尼勒克县的铁勒克萨依墓地、铁列克布拉克墓地、汤巴勒萨伊墓地、特克斯县的库克苏河西2号墓群、新源县的别斯托别村墓地,发掘墓葬139座。  相似文献   

4.
广州象岗山南越文王墓出土印文文字材料十分丰富,据《西汉南越王墓发掘初步报告》(见《考古》1984年第3期。下引印文,均据此文,不再注)首次披露的材料来看,其中有十一枚印玺印文,两枚封泥印文及一个戳印印文。这些印文文字材料,不仅是研究南越国历史重要的地下文字材料,同时也是了解和估计南越国时期中原汉文化南传情  相似文献   

5.
新疆地区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新疆察吾呼》,已由东方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新疆考古所在察吾呼沟附近五处墓地发掘的墓葬资料。这些墓地大多属于史前时期,在新疆地区出版此类田野考古报告还是第一次。《新疆察吾呼》的出版,是新疆地区史前考古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察吾呼沟位于和静县城西北的天山南麓,1983年新疆的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两处墓地,并对其中的一处墓地进行了试掘。同年及1984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新疆队在这里发现了第三处墓地,第一次对这些墓地进行了较大规模发掘,发掘墓葬140座。1986—1989年…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月,王炳华先生编著的《古墓沟》一书,作为《新疆通史》研究丛书之一种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古墓沟墓地位于新疆孔雀河下游北岸台地上,是罗布淖尔荒原上一处保存完好的原始社会遗存,墓葬的年代距今约3800年,是新疆青铜时代考古文化的典型代表。《古墓沟》是这一墓地的考古发掘报告。书中首先记述了墓地位置和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当年墓地调查情况,然后逐一介绍了全墓地42座墓葬的发掘情况及出土文物,在此  相似文献   

7.
<正> 柳湾墓地是原始社会晚期的一处氏族公共墓地,它位于乐都县高庙镇柳湾村北湟水中游的第二台地上。它的考古发掘工作于1974年开始,至1980年结束,而后又经过小范围的清理,先后共发掘墓葬1730座。1984年出版的《青海柳湾》发表了1974年—1978年发掘的1500座墓葬的资料,在这些墓葬中包括了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墓葬257座,时代大致相当于公元  相似文献   

8.
东汉诸侯王墓是规模、等级仅次于皇帝陵的大型墓,其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一阶层的埋葬制度,而且便于更全面认识汉代丧葬等级制度.通过对考古发掘并已基本认定的东汉王墓、王后墓的考察,结合文献记载,从墓葬的地面建制、墓葬形制、随葬品、玉衣制度等四个方面,可以看出东汉诸侯王墓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楚式镇墓兽鹿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式镇墓兽作为先秦楚墓中的典型随葬品,是楚文化丧葬用器的一大特色.本文根据目前可见的考古发掘资料,考察了江陵九店所出土的65件楚武镇墓兽的形制变化情况:着重指明了镇墓兽鹿角为麋鹿角,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并从文献资料和地下实物考证出鹿角的功能为镇墓辟邪.本文认为楚墓随葬镇墓兽是用来镇墓辟邪,它就是楚人崇拜的能够驱蛇辟邪的镇墓之神.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12月28-29日,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考古,从8壁龛西周墓M4中提取出48件精美青铜器,其中包括青铜簠、球腹簋、乳钉四耳簋、牺尊和铭文方鼎等罕见青铜器。这次发掘的墓葬(M4)与2012年出土稀世铜禁的墓葬(M3)仅有十几米的距离,这两座墓葬大小、形制、结构、等级及重要性、基本相似。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占奎说,牺尊在商末较为流行,这两件基本一样的牺尊是商器,它们出土于周墓正好说明此墓出土青铜器的来源较复杂,应是伐商胜利后分配的战利品之一。结  相似文献   

11.
新塔拉遗址,位于焉耆盆地东部,这里水道纵横,土地肥沃,是南疆著名的绿洲之一。它地处中西文化交流之要冲,很早就有人类居住,黄文弼先生在《塔里木盆地考古记》中报导,那里有古墓葬和古遗址。1979年4月新疆考古研究所在这里进行了小面积的发掘工作,取得了为探索塔里木盆地北缘远古文化面貌的十分重要的材料。墓葬除陶器和石器外有少量的铜器出土。经碳14测定结果表明,其绝对年代在距今3500年左右。它晚于罗布淖尔孔雀河早期墓葬,而早干阿拉沟和查布河沟早期墓葬时代。吕恩国执笔的《新疆和硕新塔拉遗址发掘简报》(载《考古》1988年第6期)指出,新塔拉出土的通体饰以压印纹和刻印纹的黑褐陶在新疆属首次发现,与阿拉沟和查布河沟以及正在进行发掘的察吾乎陶器均有所不同,新塔拉陶器未见回信。所出石器与天山南部的阿克塔拉、哈拉墩所出石器的形制比较接近。这批材料对研究古代焉耆地区居民社会经济状况,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2.
《西域研究》2020,(3):44-54
<正>2019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完成主动性考古发掘16项、配合基本建设考古10项,累计发掘遗址面积13600余平方米、墓葬370余座,出土各类文物千余件,获得一批重要发现,考古发掘与研究取得新进展。考古调查、发掘新收获2019年,主动性考古项目仍是推动新疆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的突破点,在2018年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郭店竹简《老子》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 年10 月,湖北省荆门市四方乡郭店村一号战国楚墓中,出土了八百多枚竹简。这批竹简可分为道家著作和儒家著作两部分。属于道家著作的共两种四篇:《老子》甲、乙、丙三组和《太一生水》一篇;属于儒家著作的十一种十四篇:《缁衣》、《五行》、《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性自命出》、《成之闻之》、《尊德义》、《六德》、《唐虞之道》、《忠信之道》和《语丛》四篇。经过专家们的整理和识别,楚简图版及释文已于1998 年5 月由文物出版社以《郭店楚墓竹简》之名出版发行。郭店一号楚墓是楚国贵族的墓地,考古专家们根据从一号墓随葬品中的漆耳杯“东宫之师”铭文推断,该墓主可能是楚国太子的老师。一号墓的年代,属于战国中期后段。其具体时间不晚于公元前300年,也就是说是公元前4 世纪末的墓葬,而墓中竹简的书写时间,应当更早一些。郭店竹简的出土,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发表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现将有关郭店竹简《老子》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吐鲁番交河沟西墓地位于吐鲁番市以西10公里的交河故城与盐山之间的台地上。台地集中分布近两千座古墓葬。除在台地南端有少量的竖穴土坑墓外,其余均为以斜坡墓道洞室墓为主要形式的氏高昌时期──唐西州前期(公元6─7世纪)的墓葬,约有一千五百余座,这些墓葬除少量无封堆外,绝大多数都有封难及家族宝院,地表标志十分明显。在本世纪初的三十多年时间里,众多的中外学者纷纷踏至吐鲁番盆地进行调查和考古发掘,开展研究。在这些人中,发掘规模最大,工作最有成效,对后来影响最深远的当数中国学者黄文拐先生。1930年黄先生随西北科学考…  相似文献   

15.
<正>南昌市海昏侯墓背景介绍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主墓、墓园及周边侯国都城遗址的完整性在国内独一无二,2015年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海昏侯墓的墓主被确认为汉废帝刘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自2011年发掘以来,已出土1万余件(套)珍贵文物,对研究中国汉代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的文物工作者在对张家口宣化区下八里辽墓群中的五座墓葬进行发掘后,获得重大考古发现。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瓷器和陶器,特别是保存完好的木制家俱和特殊的葬制实属罕见。墓内保存有大面积的人物壁画,线条流畅,色彩艳丽,有出行、散乐、茶道、蕃汉装束的侍吏和不同形象的彩绘天文图象等。宣化辽墓的发现,在辽代考古中是空前的,对辽代的考古和艺术研究是一次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越人石室土墩墓与华南悬棺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在苏南浙北一带的石室土墩墓是先秦越人的墓葬 ,分布在华南地区的悬棺葬是战国以后越、濮、僚、人及其后裔的墓葬。两者在时间上前后相继 ,在文化上一脉相承。从石室土墩墓和悬棺葬的时空分布可以看到古代越人的迁徙和越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殷墟自1928年10月首次发掘以来,已有五十六年的发掘史,在这半个多的世纪中,已发掘了各类墓葬约五千座(包括祭祀坑一千五百座)。墓葬中出土的大量的青铜器、玉石器、陶器等文物,人骨、兽骨等标本,棺,椁等葬具残迹,以及墓内揭露的其它现象,对于研究殷代社会的社会组织、阶级状况、等级制度和亲属关系,以及殷人的埋葬习俗、人体特征,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 殷墟所发掘的墓葬数量之多,种类之全,是全国任何同类古遗址所不能比拟的。殷墟已发现的墓葬,主要分布在以下四个地区:侯家庄西北冈地区;高楼庄北的后冈地区;大司空村附近;白家坟、梅园庄、孝民屯之间的殷墟西区。这四个地区所发现的墓葬约  相似文献   

19.
交河故城沟北一号台地墓葬所反映的车师文化单毅勇1994年8至11月,为完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维修交河故城而进行的前期考古发掘工作,我们在距交河故城仅百余米之隔的沟北一号台地发现并发掘了一处与车师王国有密切关系的重要墓地。墓葬虽遭人为破坏、保存状况不好,...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作品的著作权问题宋代以前,人们对《渔父》的著作权从未提出过怀疑。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云:“《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放逐在江湘之间,忧愁叹吟,仪容变易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时遇屈原川泽之域,怪而问之,遂相应答。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然明代张京元(《删注楚辞》)以后的注家却有人开始对其著作权问题提出怀疑。他们认为《渔父》非屈原所作,或为宋玉、景差等楚人所为,或为汉人伪作(如清代崔述《考古续说·观书余论》及胡适《读楚辞》和陆侃如等)。马茂元先生主编的《楚辞注释》亦认为“本篇是楚人悼念屈原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