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阳学刊》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发表的余维宗同志的《从形而上学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形而上学》一文,读了有些感想,写来与作者商榷。余文提出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不要停留在形而上学的具体表现上,而要抓住它的根本,即否认对立统一的原则,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这是有启发的。但余文批评了李达主编的《唯物辩证法大纲》中的一个观点:形而上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作为人类认识史的必经阶段的形而上学,在认识史上曾经起过进步作用;但是唯物辩证法产生之后,形而上学就“失去了任何进步作用,成为应当抛弃的反动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近来在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上,出现了一种肯定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其现实意义,它不仅对于唯物辩证法的创立,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坚持和发  相似文献   

3.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四人帮”是马克思主义的死敌。他们唯心主义横行、形而上学猖獗,疯狂反对唯物辩证法,肆意篡改矛盾规律,在他们控制的报刊上从来不准谈论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各对范畴,妄图一笔抹掉这些规律和范畴。为了拨乱反正,有必要重温马克思主义导师的有关论述,彻底批判“四人帮”的反动理论,完整地掌握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4.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很不够, 因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很需要大家共同来进一步深入研讨。我在一九七九年四月十九日《光明日报》发表的《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一文中,曾试图找出区分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的标志,说“在能否揭示事物发展动力源泉这个问题或标志上,把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明确地区别开来了”。随后,有关报纸和刊物就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究竟是一个还是三个的问题,进行某些讨论的同时,对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的关系也进行了一定的讨论,而这种讨论的特点之围绕着论证唯物辩证法的规律究竟是几个进行的。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曾经指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21页)并且强调它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关于联系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84页)然而,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对恩格斯这一极其重要的思想缺乏深刻的认识和应有的重视,在理解和应用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规律和一系列范畴的时候,往往离开了普遍联系的观点,因而不仅自觉或不自觉地犯过形而上学和诡辩的错误,而且对现代自然科学的新成果也未能从哲学上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这就不能不使得人们重新研究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问题。近几年来,不少哲学工作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文章,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仅就联系的一般含义及其基本特征,作一点初步探索,请教哲学界的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6.
在思维发展史上,形而上学是从自发辩证法进到自觉辩证法的必经阶段。如何对待它,同能否完整理解并坚持唯物辩证法密切相关。为此,我根据恩格斯的有关论述写了篇读书札记——《从形而上学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形而上学》(下文简称《札记》),发表在《晋阳学刊》八二年第一期。同刊八三年第三期,发表了林渊同志的商榷文章——《形而上学还有没有现实意义》(下文简称《商榷》),并就《札记》在刊发过程中发生的文字错漏作了更正。《商榷》认为,《札记》的观点难以成立,“不能把这样的观点强加给恩格斯”。实际情况如何?这里进一步谈谈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在今年四月十九日《光明日报》刊载的《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的文章中,庞长富同志认为,“恩格斯对于把量变引起质变作为辩证法的规律,甚至仅仅作为化学上的规律,也是有些保留甚至怀疑的。”作者的这一观点,值得商榷。要确定一条规律是否是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就要看这条规律是否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否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我们认为,量变质变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一样,都具备了这样的品格。恩格斯一贯地、多次反复地肯定了量变质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一条基本规律,并对它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从一八七三到一八八五年前后约有十二年的时间,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中,写出了两篇有关量变质变规律的经典性的论文和许多札记、片断。从这些论文、札记和片断中,可以看出:第一,这条规律是在当时两种世界观的激烈斗争中着重提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了革命  相似文献   

8.
张建宝 《理论界》2013,(7):111-113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意识到自由与道德规律之间"似乎无可逃脱的循环"。这个循环根本上关涉的是自由的实在性难题和道德规律的约束力难题。《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康德通过把我们辨析为"理智世界的成员"作为释疑之道。《实践理性批判》则把道德规律作为"理性的一个事实"而使其获得不可怀疑的地位,表现出了与《原理》的区别之处。但是这绝非部分解读者所认为的"巨大的颠倒",相反,《实践理性批判》是对《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的释疑之道的明晰和深化,最终达致"自由诚然是道德法则的存在理由,道德法则却是自由的认识理由"的完整结论。  相似文献   

9.
形而上学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缺陷是用超出了经验范畴的纯粹概念的逻辑推论 ,建构绝对的、普遍有效的体系。与其全面对立的不是辩证法 ,而是唯物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全面对立的形而上学 ,理论上表现为传统形而上学的观点和方法 ,认识上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相脱离 ,实践上表现为理论与实践相分离。唯物辩证法是一块整钢 ,无法从中提炼出“纯粹的辩证法”或“纯粹的唯物论”。坚持唯物辩证法 ,就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既反对理论和认识上的形而上学 ,也反对实践上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0.
辩证法的体系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两重性质。这一理论“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方面的数目永远增加着的)认识”(《列宁全集》第38卷第411页),其中包含互相联系的几个普遍规律和一系列基本范畴,这些表现了它的多样化的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各个规律、范畴不是并列的,对立统一规律是最根本的,其余的规律、范畴都是由这个根本规律“派生出来的”(李达:《唯物辩证法大纲》第241页),都是它的补充和表现形态,这些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理论的大一统性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和从不同的侧面表现这个根本规律的许多派生规律和基本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于唯物辩证法规律的相互关系的这种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是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郭立田同志在一九七九年五月三十日的《黑龙江日报》上发表《也谈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一文,对我在同年四月十九日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一篇拙文——《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意见。关于唯物辩证法规律问题的讨论,诚如郭立田同志所正确指出的:“辩证法的规律究竟是一个还是三个,人们长期以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对此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充分说理的讨论,无异是有益处的。”郭立田同志公开发表文章,积极参加这一讨论,这本来是很值得欢迎的,这对于繁荣学术讨论,特别是对促进我周密地思考问题,在讨论中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12.
郝立忠 《东岳论丛》2001,22(1):89-93
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缺陷是用超出了经验范畴的纯粹概念的逻辑推论 ,去建构绝对的、普遍有效的体系。它与唯物辩证法在理论上、认识上和实践上是对立的。克服理论上和认识上的形而上学不易 ,而克服实践上的形而上学更难。坚持唯物辩证法 ,就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既反对理论和认识上的形而上学 ,也反对实践上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3.
彭泽农、林圃同志在《云南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和《毛泽东思想研究》(1985年第3期)发表文章,对波浪式发展规律与对立统一规律的关系、波浪式发展规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区别,作了具体的说明。应该承认,这对唯物辩证法的规律体系,是一个新的探索。彭、林俩同志提出,唯物辩证法规律是一“根本”三“基本”,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一的根本规律,它具体表现为平衡不平衡的波浪式发展规律,量变  相似文献   

14.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引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违背唯物辩证法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实际工作之中,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在形而上学的种种思维方式中,有一种是颇具代表性和普遍性的。根据其特征,我们可称之为──“非此即彼”思维模式。 “非此即…  相似文献   

15.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论十大关系》,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社会主义社会,深刻分析了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十大矛盾,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基本思想。这是一篇充满唯物辩证法的战斗文献,是批判形而上学的锐利武器。 毛主席《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方针,就是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实践证辩法,还是唯物辩证法?主导我国哲学界数十年的传统教科书体系一直认定是后者;陶富源先生在《唯物辩证法与实践的、劳动的辩证法》(载《哲学研究》1996年第7期)一文中至今仍坚持此说。当有论者提出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实践辩证法时,遭到了陶先生的反对。但是,笔者认为,陶先生的反对理由并不充分,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说明。陶先生坚持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不是实践辩证法的第一个理由是:“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一种宇宙观”,它由黑格尔确定为“是支配一切事物和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坚持唯物主义,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创造性地把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运用于认识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辩证规律。我们探讨《实践论》的辩证观点,是为了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加深对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正>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发展和普遍联系的学说,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诡辩论则是形而上学的一个变种,因此,从根本上说,辩证法与诡辩论历来是对立的。然而,在生活中值得注意的一种现象是:辩证法滑向诡辩论。追溯起来,这种现象古已有之,古希腊时期就出现了,在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那里也发生过。所以列宁明确指出:辩证法“曾不止一次地作过”“通向诡辩法的桥梁”,(《列宁全集》第22卷,  相似文献   

19.
(一)我们认为,把形而上学作为一般思辨哲学的代名词来使用,以及把形而上学用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词,都不甚科学。因为这些都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以及许多大思想家对形而上学的评价。首先,他们并没有把形而上学当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词而加以指责。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早期合写的《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没有把形而上学看成是反辩证法的东西。马克思说:“黑格尔天才地把17世纪的形而上学同一切形而上学以及德国唯心主义结合起来并建立了一个形而上学的包罗万象的王国。”在《哲学的贫困》中,有一章的标题就叫做“政冶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显然,他们不仅在肯定的意义上使用过“形  相似文献   

20.
《光明日报》“哲学”第109期发表了庞长富同志的《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只有一个》一文。文中的现点早在一九七五年北京市一些高等学校编写的《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教科书中就见到了。随后,我们在哲学教学工作中,也出现了不同的看法,深感有开展讨论的必要。庞长富同志说: “在能否揭示事物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