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积雪草 《社区》2011,(21):61-61
一个朋友,喜欢用固定的公式套取人生,比如3岁上幼儿园,6岁上小学,12岁上中学,18岁上大学,28岁结婚,30岁要宝宝,每一步都不能错,自己是这样走过来的,然后给孩子也是这样规划的。他总结说,这叫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情,只能盈不能亏,是最接近幸福的摹本。  相似文献   

2.
陆明华 《社区》2012,(18):48-49
我们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老母亲今年95岁,我78岁,我老伴72岁,我们25岁的长孙春节前刚结婚,也许等不到明年,我家可能就五世同堂了。  相似文献   

3.
李庆钢 《社区》2011,(24):24-25
浙江省桐庐县迎春社区共有60岁以上的老人676人,70岁以上老人394人,80岁以上老人218人,90岁以上老人17人,是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  相似文献   

4.
五舅舅不是她的亲舅,是妈妈二叔家最小的儿子。五舅舅只比她大5岁,那年,她6岁,他11岁,都是小孩子,所以,妈妈指着他要她叫五舅舅的时候,她眨了眨眼睛说,哥哥。  相似文献   

5.
赵修身 《山西老年》2013,(11):54-54
人的生命,可分为两个春天,从1岁到60岁,为第一个春天。这是一个学业长进,事业有成,忙于耕耘的播种季节;从60岁到120岁,为第二个春天,这是安度晚年的收获季节。人的生命,差异很大。有的老当益壮,延年益寿,超越百岁的人大有人在;有的未老先衰,疾病缠身,英年早逝者屡见不鲜。可谓是:“黄泉路上没老小,学会养生最重要。”  相似文献   

6.
《今日南国》2013,(7):61-61
两岁会“教书”的陶哲轩 陶哲轩,IQ值230,今年37岁,是华裔澳大利亚人。他从小对数学和语言有敏锐的捕捉力。一次,陶家亲友聚会,来了不少小朋友,两岁的陶哲轩便当起小老师,给一个5岁的孩子教算术和英语,令大人们喷啧称奇。他8岁参加美国高考,  相似文献   

7.
邱建生 《社区》2014,(30):32-32
社区养老的重头戏,是安排好老人的生活。60多岁的老人尽管退休了,精力还很旺盛。他们的生活应该丰富多彩。即便是70岁或80岁以上的健康老人,居家养老也需要多彩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棋到中盘     
西尧 《今日南国》2008,(15):76-76
老派的中国人爱说一句话:人到中年万事休。何谓中年?守旧一点的算法是35岁~50岁,激进一点的提法则是40岁~50岁。无论怎么算,都在“不惑”之年。从人的阅历、心智、精力等无论哪个方面看,都是如日中天的黄金年华,年轻而未经世面时的青涩经过年轮的洗礼,呈现出金黄色的圆熟。  相似文献   

9.
我是格雷古瓦,小名叫“多多”。三岁之前,我是无忧无虑的。三岁零五个月的时候,我上幼儿园了,翻开了我成长史上新的一页。从此,人生对我而言,有欢乐,也有忧愁。现在我13岁了,上初一。我知道,你可能已经感觉到了这里头有点儿不对劲儿。是的,说实话吧,我留了两次级——三年级和初一(法国儿童六岁上学)。  相似文献   

10.
钱琦 《社区》2014,(1):55-55
12岁、24岁、36岁……中国人好像历来对本命年都有一种焦虑和恐慌,觉得这是“槛儿年”,会有不吉利的事发生。所谓的本命年,就是十二年一遇的农历属相所在的年份,老百姓又称它为属相年。像明年是马年,属相是马的人明年就是他的本命年。很多年以来,人们都有这样一个观念,本命年是人命运的一个“坎儿”,这一年命犯太岁,多小人作祟,人的运气会很不好。  相似文献   

11.
读书与健康     
蒋忠平 《社区》2014,(27):48-48
有人挑选了16世纪以来欧美伟人400名,看看其中哪类人的寿命最长,结果是读书人居首,平均寿命为79岁。我国也有资料对秦汉以来13088名著名知识分子的寿命进行统计分析,其平均寿命为65.5岁,远远超过其他职业人员的平均寿命。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手不释卷,勤奋笔耕,写诗万卷,活到85岁,这在古代是很不容易的。当代世纪老人冰心,一生苦读,创作甚丰,活到了99岁高龄。  相似文献   

12.
《女人世界》2005,(8):78-79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女性,不管你是刚满18岁的青春少女,还是25岁如花年龄的现代白领,或者是30岁拥有幸福家庭的少妇,或步入中年、老年的妇人,健康都是要必须面对的问题,有没有想过,要做一个健康的新女性,就耍注意不要丢失“骨气”。  相似文献   

13.
1908年11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去。一对母子,两个政敌,一个是38岁的盛年,一个是78岁的老者,他们的死,相隔不到20小时,这仅仅是历史的巧合吗?  相似文献   

14.
王想平  宗君 《社区》2011,(21):18-19
她从小受到革命熏陶,6岁送过情报。9岁参加红军,11岁随红四方面军长征,2次翻雪山,3次过草地.在昏迷中曾走到死亡边缘,愣是用稚嫩的双脚走完了长征路,随同大部队胜利到达陕北。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享年几何?至今是个谜。最早言者是沈约,他说陶公“时年六十有三”。由于陶渊明生年不详,后人又推测出52岁说、56岁说、59岁说、76岁说,等等。本文从《游斜川》诗入手,评述渊明享年五说。  相似文献   

16.
柏邦妮 《社区》2014,(2):28-29
我没有亲历过任何一场死亡。从小到大,家人将我保护得很好。我的亲人过世的时候,他们不让我参加葬礼。9岁时是爷爷,15岁时我的二舅舅自杀,25岁时,是我高寿但是遭罪的太姥姥,26岁时,是我的奶奶。我没有参加过任何一场葬礼。我的猫死掉的时候,我付钱给动物医院,请他们代替我埋葬。我很好的一个朋友离世,她的儿子说想见一见我,我说我太忙了。其实我知道,是因为我不敢面对死亡。  相似文献   

17.
《江海纵横》2008,(1):32-33
对于女子的不同年龄,有与之对应的不同称呼。譬如,女孩12岁往往被称为“金钗之年”;13岁则被称为“豆蔻年华”;15岁被称为“及笄之年”;16岁则被称为“碧玉年华”;20岁为“桃李年华”;24岁为“花信年华”。 在对于女性年龄这么多代称中,知名度最高的是“豆蔻年华”。豆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似芭蕉,花淡黄色,有香味”。这种称呼源自唐代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大意说柔弱美丽的十三岁少女,看起来就像是二月初刚发芽的豆蔻梢头的嫩芽那般美好。  相似文献   

18.
周林 《社区》2011,(2):11-11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天赋和智慧。很早就展现出来了。从小。米芾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天资聪慧,六岁时能背诗百首,八岁学书法,十岁摹写碑刻,小获声誉。  相似文献   

19.
想起734年     
历史上,最重要的年代有时最容易被遗忘。我要说的是公元734年。这一年,李白34岁,正是盛年,刚结婚,却又走了很多地方。王维大概也是34岁。杜甫年轻一点,这年23岁,也在各地游历。世界级的大师金都年轻在一时、一处,今天想来还让人倾心。  相似文献   

20.
悦读     
《人力资本》2009,(10):93-93
李开复唯一自传 这是李开复唯一的一本自传,字里行间,是岁月流逝中沉淀下来的宝贵的人生智慧和职场经验。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奥巴马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他有着太多传奇的经历,为了他,两家最大的IT公司对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