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编辑人才的遴选与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编辑人才的遴选与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什么样的人可以进入编辑队伍,什么样的人可以领导编辑队伍,对今天的年轻编辑的要求应如何定位,他(她)们到底缺什么及如何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建立以老带新的“导师制”等问题。同时分析了影响科技期刊发展的软环境因素,提出了建立适合编辑人才成长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优化课程结构增强专业活力──应用化学专业课程结构改革探讨钟熠课程结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它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增强专业活力,培养“通用型”、“复合型”人才,课程结构的改革是实现这一目...  相似文献   

3.
国际间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 ,实际上是智力和人才的竞争。 2 1世纪高等教育研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的问题 ,是我国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思想和要解答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伟大的历史变革时期,作为培养人才重要基地的高等学校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这种人才,这个问题已被历史地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今后事情成败的一个重要关键在于人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不但要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的人才,而且必须极大地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相似文献   

5.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应培养创新型人才。对此,有4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探讨: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否可以培养,地方本科院校能培养什么样的创新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何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地方本科院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6.
碳经济人才是我国亟需加快培养的紧缺人才。碳经济专业开展“大思政课”建设有助于解决培养什么样的碳经济人才、如何培养碳经济人才以及为谁培养碳经济人才三个根本问题。碳经济专业的“大思政课”建设,需要涵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球气候治理演变历史、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绿色低碳思想、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责任担当、中国在气候治理领域的伟大成就等思政教育内容;应综合采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第二课堂”思政教育、碳经济时政中的思政教育、政产学研合作中的思政教育、提升教师思政意识与教育能力等多种方式,夯实思政教育基础、拓展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思政教育的深度、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相似文献   

7.
未来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21世纪将是什么样的世界?”“我应该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才能使他能立足于未来社会/’这些家长是很有远见的,他们从孩子未来的角度出发,力图使家庭教育更加有的放矢,更富有成效,培养出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对世纪人才的素质和规格,是8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的研究热点。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ZI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澳大利亚未来委员会主席埃利雅德博士介绍了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未来人都应掌握的“三张教育通行证”:一张是学术性的,一张…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创新能力是人才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开展创新教育,关系到我国新世纪人才的培养.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尤其是关系到以什么样的教育来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问题。所以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教育一方面要继承、借鉴以往教育改革中有益的经验,又要放弃那些陈旧的过时的东西,吸取当代科技的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育目的,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既是全部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又是全部学校教育工作的最终归宿。因此,究竟如何确定教育目的,才能使我国学校教育更好地为“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服务,这个问题是很值得再认识的。  相似文献   

10.
[摘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少数民族高级专门人才,不仅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民族高等院校的使命。“培养什么样的少数民族人才,怎样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是民族高校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民族地区人才质量偏低,高层次人才紧缺,双语人才奇缺,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相适应,行业与区域分布也不均匀,民族高校可针对紧缺人才行业开展订单定向式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定位、思想基础、道德实践、文化自信、工作格局等不同视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理论蕴涵非常丰富,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重要指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高校德育创新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应“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时代之课题,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视野中科学地把握“人”;全面认识“传统”这一人在实践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强调高校德育应整合与超越“传统”并作为创新的逻辑起点,创新德育文化。  相似文献   

13.
高校的课程思政工作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凸显课程的价值引导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文科类大学生人文素养类课程的教学经验,在上海理工大学进行强化课程思政要素和环节的“人文物理”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课堂教学内容讨论、思政教育的宣传引导、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等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文科类大学生的课程思政实践与探索,构建具有特色的综合素养类课程的思政育人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教育目的的一个重大变化,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因此语文美育首先不但要有“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等近期的现实的教育目标,而且一定要有终极目的:形成审美人格,体验生命愉悦,追求美丽人生。其次要建立一种新型的语文美育理念:让生命焕发出活力,让语文教学成为师生共同体验生命美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人为本"就是贯穿人才的培养规格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正确认识和解决好这个问题,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现实需要,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战略任务,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但要在教育观念、内容、方法上与大学生的要求相适应,而且要切实贯彻全面育德,真正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6.
CDIO工程教育是从"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出发来探索工程教育问题,而大学通识选修课程作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开设的课程内容丰富,时间相对集中灵活而深受学生的欢迎。在基于CDIO的计算机图形图像类通识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研究中,依据CDIO的原理,以设计实验项目实例为教学主线,来贯彻和实现CDIO的让学生"在做中学和在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及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7.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内容之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以适应新时代民族工作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目标,增强大学生民族团结的价值认同;以"如何培养人"为重点,创新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路向;以"为谁培养人"为最终效度,夯实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8.
哲学教育是情感体验与思想实验的教育。苏格拉底对话方式是苏格拉底思想探索的内在形式,而他的思想探索活动即是哲学情感体验性与思想实验性教育的展开。其对话方式表达了哲学探索与哲学教育的内在统一性,对哲学教学具有鲜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发展的"制序"理路与实践表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理路是关于以何为推动事物发展核心动力的理论思路与进路.学校教育发展经历了"经验"型理路、"理论"型理路、"交往"型理路三个发展阶段.笔者基于当前在践行"交往"型发展理路时出现的"相对主义"困境,提出了"交往"型理路的核心是"制序"型理路.这一理路的实践表征有,学校教育的课程设计要以制序原则挖掘为核心,学校教育的制序建设要以学科制度建设为重点,学校教育评价要以制序评价为基准点.  相似文献   

20.
王亚南是现代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解放后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他在大学执教三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办学经验,对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尤其对现代教育的本质和功能,对如何办好综合性大学、如何培养和使用人才以及如何治学,多有精辟的见解。王亚南的教育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是我国教育理论的一份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