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拱烘:最近的一幅作品我画了很长时间,从去年到今年不断的进行调整,一幅画什么时候结束是每个画家都得考虑的问题,尤其是抽象画家。抽象艺术并不是把图像交代完整作为最后目的,所以总得去调整磨合,同一幅画当我每一次去看它部感觉没有问题的时候就会结束这幅画。通常情况一幅画今天看着很满意过了一天再看就觉得有问题了,或者头几天看着很满意看久了发现不好看,都会接着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
朱迅 《可乐》2011,(1):24-25
三个女人一台戏!我们家的三个女孩就是一个“草台班子”。 小时候,我们三姐妹之间的游戏是演戏。我总是当仁不让地扮英雄;大姐长得好看,演女特务;二姐力气大,演坏人最好。一天,我们刚看完一部革命题材电影,一进家门,二姐披着毛巾被威风凛凛地站在床头,对我说:“说,你把人藏到哪儿了?”  相似文献   

3.
张广天认为,《红楼梦》是一本高干子弟的书,它描述的是人的生存尴尬,他说自己的这部戏恰恰在精神气质上是和原著最接近的我对张广天不熟,他的戏我从前没看过;他的歌我倒是听过,不怎么喜欢,那不是我的style;他早年间招呼的"汉藏和声"我从来没有倒腾清楚,我对于左派右派之类的公知都不感冒。然而这些都不耽误我看张广天的新戏《红楼梦》,在开场半小时之后,我发现开始喜欢这部戏了。  相似文献   

4.
画者语     
关于戏曲 戏曲实在是社会的大写意,也是中国人的第一娱乐生活。那时没有电影、电视,也没有卡拉OK和DVD的娱乐生活,它是用老百姓的感觉来叙述历史,所以,它是一项平民化的艺术。即是被称为高雅的昆曲,也不例外。无论哪种戏曲,都服从一个目标:让看戏的人看懂,让看戏的人喜欢。戏曲不是戏者给看戏人的馈赠,而是戏者在执行看戏人的命令。所以,戏一开场,就会自报家门,一阵插科打诨,再使起承转合,然后再唱念做打。  相似文献   

5.
以碳排放量观察人类的活动.会看到许多不公平或者叫愚蠢。比如说,人看一朵鲜花好看。看也就看了,鲜花不会长到你头上.你也变不成花站在泥里。而如果大施机巧,用彩缎织上花之纹样,穿在身上,实在不必要。穿了花衣服的人仍然是人而不是花,而彩缎的产生,也是碳排放量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快乐童年     
(1)五六岁时看电视剧里一些杀人的镜头,当时我就想,当演员好倒霉啊,演一部戏把命都送了,后来我想通了——那些被杀的人肯定都是杀人犯,判了死刑在临死前演一次电视剧。  相似文献   

7.
时间是个有趣的过程,你永远不知道它会怎样改变你. 比方说,曾经不喜欢的食物、不喜欢的酒、不喜欢的书或不喜欢的人,后来有一天,却喜欢上了. 曾经觉得不好喝的酒,或许是当时还没有到好的年份,或许是那时候还不懂得它的好.它就像你买了回来,随手翻了几页,觉得不好看,搁在一边的一本书.若干年后,你无意中再拿起来看,却“惊为天人”,恨自己当时错过了这么好的一本书.而其实,你并没有错过.  相似文献   

8.
《可乐》2007,(11)
京剧大师梅兰芳平时很谦恭,待人十分和气。可他一扮上戏妆,就立刻变得"目中无人",看人的眼神是直的,别人和他打招呼,也不回应。因为他已入戏,全身心都在戏中,人与角色融为一体。戏班子里的人都熟悉他这一特点,知道这时绝不能打扰他,让他聚精会神地温戏。  相似文献   

9.
葛升 《人力资本》2008,(5):38-40
作为职业经理人我总是忙忙碌碌,因而难得有时间看全一部电视剧。可是偶尔看了一集《士兵突击》,我便找来光碟一个人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了30集约20个小时的“一部没有一点女人戏的纯爷们电视剧”!熬红眼睛的同时,剧中许三多从一个窝囊“龟儿子”成长为陆军最顶级的特种部队的优秀士兵的过程,带给我了很多管理感悟与共鸣:  相似文献   

10.
李勤勤是那种看一眼就会让人牢牢记住的女演员。除了那张略显黝黑的瓜籽脸和俏皮的鹰勾鼻子之外,她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那双又黑又大的杏核眼了。李勤勤认为她自己长得并不漂亮,只是能“凑和”着看的那种女人。她小时候,一有人夸她长得漂亮,她的父母就马上说:“不好看,小黑丫头。”在她上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班时,班上别的女同学都是穿着入时而又得体。李勤勤却是大棉袄大棉裤大棉鞋,别看这样,她就是比其他女孩子能吸引男同学的目光。也不是她不想穿好点,而是家里条件不允许。台湾一位易经专家给李勤勤  相似文献   

11.
李运启的长篇小说《迷途》首先是一部"好看"的小说,这源自两个方面:一是故事本身好;二是讲故事的方式好。同时,它还是一部"耐看"的小说,故事的表层写的是虚构的他者,深层指向的却是每一个真实的自我。在"好看"和"耐看"中,小说传达了积极的伦理诉求:彻底否定被欲望控制的人生。  相似文献   

12.
[话题展示]苏东坡与惠崇戏语,苏东坡说:“我看你像牛粪。”惠崇说:“我看你像如来。”苏东坡不解:这和尚怎么以德抱怨呢?问其妹苏小妹,苏小妹说:“心存牛粪,看人都如牛粪;心存如来,看人都如如来。”苏东坡顿有所悟。你认为苏东坡悟到了什么?它又对你有什  相似文献   

13.
"关戏童"是潮州的巫术仪式,它通过戏神田元帅降神附体于戏童进行歌舞及戏剧表演,具有一定的娱人功能。萧遥天《潮州戏剧音乐志》认为"关戏童"是潮剧的鼻祖,吴真《潮剧童伶制探源》主张"关戏童"是潮剧童伶制的源头;事实上,就"关戏童"的戏神田元帅和所表演"戏"的来源看,从关戏童班到潮音戏的演进之路难通。但"关戏童"作为一种具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演剧,考察其与潮剧的关系,不失为反思巫术仪式向戏剧演化路径论证的绝佳例案。  相似文献   

14.
一部戏,汇聚三代京剧人的心血,甫一登台亮相,就获得首届文华大奖; 一部京剧,全场两个半小时,每隔四五分钟就赢得台下的笑声和掌声; 一部新编历史剧,题材取自于史书和话本,30年里演出了74场,常演常新; 这部有着厚重历史积淀和深刻现实意义的戏,开始还被不了解内情的人误以为是为了配合当下反腐败的大好形势而新排的.殊不知,北京京剧院早在30年前就已经创作出了这部名为《画龙点睛》的新编历史剧.  相似文献   

15.
一个打麻将的人跟我说,每日搓牌垒城,双手抓它来去自如,会有种生活被牢牢控制在手中的感觉,叫人兴奋,可是最后的结果却往往是山水空转,什么都抓不住。一年下来,他记不得花在麻将上的时间,于是倒也心安理得。我对他说,来看电影吧。他摆摆手,说不好看。我想,他只是不习惯分不了输赢的游戏。作为一个影迷,看电影没有抓紧生活的错觉,也不会产生浪费时间的忧患,生活作为电影的内容,使得电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豆瓣网每到年底都会帮助用户统计这一年下来的观影数据,今年我不大合格,才看了两百来部。一部电影最少一个半小时,加起来便是三百个小时,不吃喝拉撒、不睡觉,得花上十二个白天、十三个夜晚才能看完。去年我的成绩好些,高出将近一倍,可是我想打麻将的老兄数据一定比这强多了。阿甘坐在长椅上吃巧克力,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包装花里胡哨的,也许吃起来像屎;外表莫名其妙的,也许会带着酒劲;一看就是便宜货的,也许甘甜多汁。回忆味道、想想包装,便是这份2011年的电影总结该干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一、并非人为美而存在,乃是美为人而存在有这样一段往事:一天,女作家肖红穿着新奇的火红的上衣走到鲁迅面前问道:“我的衣裳漂亮不漂亮?”鲁迅从上往下看了一眼,说:“不大漂亮。”并且分析原因道:“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你这裙子是咖啡色的,还带格子,颜色混  相似文献   

17.
回忆印象中所经历的好寿司,从外表上看,一致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微微闪烁着清朗的光泽。五颜六色,好看极了。视觉上的享受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满足味觉需要的冲动,我却从来不曾有过。因为对不经过煎炒烹炸的任何一道工序就直接入口的生鱼有一种畏惧的心理。那时,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寿司会有什么美味,使得日本人就像中国人热爱饺子一样热爱它?  相似文献   

18.
童年不同样     
几天前妈妈从外地出差回来,兴冲冲地对我说:“任光,我给你买了一件新衣服,看看怎么样?”我一看,衣服上绣着几朵小花,颜色也非常好看,但我不喜欢这种款式,我说:“妈妈,我有衣服。”妈妈看出了我的不高兴,转身走进了屋。  相似文献   

19.
夏永庆 《新天地》2011,(12):34-35
一知足长乐向下看。老子说:"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人心不足蛇吞象(相)"的成语妇孺皆知,有的人仍因不知足,得寸进尺,贪得无厌,乃至身败名裂,可见知足之难。难就难在人们出于本能,爱向上看,向富看,向好看;而不向下看,  相似文献   

20.
美女分两种:一种是第一眼看起来让人眼前一亮,却越看越没劲道,远不如第一眼的;另一种当然是越看越耐看的,看了还想看的,发现还是那么好看的,哈哈,我们的紫汶无可厚非就是属于后面这种“含金量”高的美女了。约好给美女拍照,她穿了一身休闲装说,“就这身可以吗?”天呀,对自己未免也太自信了吧?!虽然那天天气阴沉,美女的笑就像当头浮出了太阳,让人那个眩目呀,快站不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