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大城市外来人口的增长,我国部分学者特别是政府决策管理人员对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呼声日高,甚至已把控制人口规模增长作为实现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我国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是否已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以我国最大城市上海为例,多角度地系统考察和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人口规模增长与城市发展持续性的关系,发现上海人口规模增长与城市发展持续性总体上是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而且相对受到严格控制的户籍人口规模增长,受控较弱、相对强势的常住人口的规模增长与城市发展持续性具有更密切的正向互动作用关系.也就是说,本文研究证明:到目前为止,人口规模增长仍是促进我国大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因素,或至少没有明显的证据说明人口规模增长已制约我国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十分迅猛,新兴城镇不断涌现,原有的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在整个国家和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但是大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也给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不少压力和冲击。究竟如何控制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如何协调大城市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些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仅以武汉市为例,在系统分析大城市人口增长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人口增长对大城市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而探讨大城市人口控制的对策与途径,以期能给城市管理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北意大利的大城市比英格兰的多,且意大利的城市当局权力较大,城市文化和远程贸易都比英格兰的城市有优势。但意大利的大城市通常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来控制周围小城市和农村,导致大城市的发展限制了小城市的发展,而使城市等级结构不合理。英格兰的小城市和农村较少受到周围大城市的影响,大城市并未对周围小城市和农村的经济构成严重的阻碍,大城市与小城市共同发展,形成了合理的城市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4.
超大城市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与动力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的重要体现。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成都市为例,对中国超大城市人口发展的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超大城市人口发展呈现出人口规模不再急剧扩张,人口发展动力由"内"而"外",人口地理空间向都市圈方向重塑等趋势,并且存在家庭结构小型化、人口老龄化、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不适配等问题,需要采取人口总量调控与结构优化并举等措施,推动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不完全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城市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上佳区域。对区位优势明显、环境承载力强的地区,应把做大、做好城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位战略。做大武汉必须调整既定的国土空间规划,改变现有的限制性规定,突出超特大城市特点,围绕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布局。我国长期奉行的限制大城市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大城市与"城市病"没有正相关关系,只要我们能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产业升级,以良好的产业结构来统摄城市人口的规模化增长,同时真正解决户籍管制问题,实事求是地制定不同地区的城市发展规划,我们就有可能根治中国的城市病,使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分析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发展的现状特征,研究国内外各大城市机动车发展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机动车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均GDP或平均家庭收入,国内外各大城市的千人汽车拥有量随着人均GDP或平均家庭收入的增长符合S曲线增长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S曲线法进行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拥有量预测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大城市交通堵塞现象着手,研究了机动车辆的增加与道路通行能力的关系,以及机动车迅速增长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程度,探讨改善城市交通的途径和解决的方案,提出适当限制个人轿车,积极发展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中心网络城市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大城市优先发展是工业革命以业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这一规律在我国也适用.因而西部开发的初期阶段,西部各省市应采取大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大城市优先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是1.它是一种高速度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赶超发展模式;2.它是以新经济部门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和动力.  相似文献   

9.
发展文化产业既是党中央十分关注的问题 ,又是各大城市在新经济发展过程中寻找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 ,也能促进城市经济的新发展。本文就成都发展文化产业的瓶颈问题进行了论述 ,并结合成都的实际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都市旅游是中国旅游发展的新潮流,是大城市发展到成熟和高水准阶段的产物。本文在对北京都市旅游发展潜力、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北京都市旅游创新开发思路,就北京都市旅游产品整合开发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中国大城市交通堵塞现象着手,研究了机动车辆的增加与道路通行能力的关系,以及机动车迅速增长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固及其危害程度,探讨改善城市交通的途径和解决的方案,提出适当限制个人轿车,积极发展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中心网络城市的现点。  相似文献   

12.
城市病及大城市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中国正处在城市化提速阶段 ,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不仅容纳了中国大部分城镇人口 ,而且是现代工业的载体。然而在城市发展中 ,人们对发展大城市往往存在顾虑 ,甚至存在大城市等同于城市病的误解。在详细分析大城市与城市病没有必然因果关系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目前大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 ,并提出了促进中国大城市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中城市的快速拓展以及国家与地方重大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往往受到现有行政区划格局的限制,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县市进行撤销或者降级;同时,部分资源型城市因资源枯竭、传统工业城市因传统工业出现衰落、内陆偏远的欠发达地区因人口迁移以及大城市虹吸效应等导致城市收缩,也需要对现有市建制进行撤降。因此,需要完善我国现行的设市制度...  相似文献   

14.
1 充分认识发展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1 发展高教事业是建设现代化大城市需要绵阳市的宏伟规划是要建成现代化大城市。而现代化大城市必须具备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四大功能,四者缺一不可,必须协调发展。而高等教育又是城市教育的重中之重,是一个功能齐全现代化城市的象征之一。绵阳的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处在全省前列,但高等教育却显弱势,因而,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绵阳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是建成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大力发展各类高等教育,不仅有利于人口数量的增长(在校生人数、毕业留绵者人数、因此而带来的流动人口),而且有…  相似文献   

15.
重庆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肩负着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的特殊使命。在重庆市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方针。为此,重庆市将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征收大量农用地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不容忽视,处理不好会激化社会矛盾。因此完善重庆市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我国目前限制大城市的发展、鼓励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发展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已经延误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而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必须大力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城市的超前发展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城市给社会带来新的活力,也给社会增添不少麻烦。为此,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大城市的运动规律。究竟大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有没有规律?怎样描述和运用这一规律?至今还没有得出一个众所公认的定论。本文试图探索与大城市发展规律有关的四个问题:一,工业化后大城市的超前发展问题;二,大城市发展的原因问题;三,大城市发展的阶段性和多样性问题;四,控制大城市的对策及其与发展规律的关系问题。备国规定的大城市标准很不一致。这里着重探讨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我国以市区非农业人口百万以上为准。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加速期 ,大量人口转入城市的吸纳主体只能是大城市 ,因为大城市实际上并不足够大 ,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大城市具备吸纳人口的能力 ,发展大城市的经济效益也相对较高。发展大城市需要解放思想和加速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一 苏联在工业化高速度发展的条件下,党和政府经常重视工业有计划的布局问题,强调指出改善工业企业的地理分布,工业靠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地区;正确地按经济区进行综合发展和加速东部地区工业的发展;限制工业企业继续在许多大城市的集中,所以苏联在1930年——1931年,由于某些城市的规划推广到鄰近的地区,区域规划工作就相继地开始了。  相似文献   

20.
大城市在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廓清大城市产业发展与人口集聚之间的关系,以中国直辖市以及部分副省级城市为研究蓝本,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引入人口密度、流动人口比重等变量,构建16个大城市二三次产业生产函数,定量分析大城市发展中人口聚集对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长期促进作用和劳动力在二三次产业发展中的贡献。结果证明大城市人口集聚、人口流入对于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性作用,在大城市产业发展中劳动力的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提高。同时,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于提升人口素质、引导人口知识结构变化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