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一种天然的耦合关系。在人类社会向生态文明挺进的历史进程中,生态旅游被赋予对旅游者等相关对象进行环境教育,造就“绿色”旅游消费者和“绿色”公民的历史责任。现阶段生态旅游环境教育面临的诸多机制问题妨碍了其应有功能的发挥。生态旅游环境教育要不辱使命实现机制的系统再造。  相似文献   

2.
[摘要]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国家“五位一体”建设高度,并明确提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美丽中国”诗化愿景。2013年“美丽中国之旅”正式成为我国整体旅游形象,进一步强化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发展的重要作用。旅游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充分考虑旅游利益相关者各方现实情况,强化生态文明开发观,确保旅游开发合理有序;倡导生态文明消费观,提升旅游者的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认知观,推动利益相关者各方积极参与;形成生态文明利益公平观,实现代内和代际公平。  相似文献   

3.
张海蔚 《金陵瞭望》2009,(23):70-70
近年来.中山陵园景区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公园、ISO14000国家示范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文明风景旅游区等荣誉称号.其中营销导游服务中心还荣获了“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旅游系统巾帼文明岗”等桂冠。这支年轻的队伍在短短的3年时间中是如何成长和进步的?  相似文献   

4.
周虎城 《市民》2006,(7):23-23
对于公民社会,许多人心存梦想。从臣民到公民,一字之变,蕴涵了国之大变、民之大变:然而长久以来,公民社会的概念并未进入主流话语体系,甚至在数十年间都是“敏感字眼”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与人民直接联系,人民被国家紧密控制,这样的“国家一人民”二极体制使“社会”消泯了。而公民是一定和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公民意味着对社会事务的积极参与,公民参与的多寡决定“社会”的兴盛与衰落,如无社会,何来公民?  相似文献   

5.
廖锦汉 《金陵瞭望》2007,(20):64-64
去年,中山陵景区全面启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的创建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今年5月,中山陵景区正式跨入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行列。目前,景区又在积极开展“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的创建工作,重点是做好长效管理和精细化管理.以创建促规范、以创建促提高、以创建促发展.促使景区的旅游服务功能、管理建设水平、干部职工队伍的文明素质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6.
遗址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遗址是历史的化石,文明的碎片,文化的载体,旅游的对象。对遗址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对于我们学习历史,弘扬传统,开发旅游,保护生态都具有重要意义。上个世纪末,我们提出了“生态旅游”的口号。在新的世纪初,我们是否可以提“遗址旅游”的口号,从而推动各类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呢?  相似文献   

7.
公民参与是当代社会的一个热点,我国大多数学者对此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在今天,随着“强势民主”、“公民治理”的呼声与日俱增,公民参与在人们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怎样评价公民参与行动的有效性?公民参与和政府管理效率之间的矛盾,以及在什么情况下选择较多公民参与,公民具体如何参与,这些有关公民参与质量和公共管...  相似文献   

8.
2021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2023年初,贵州把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作为实现旅游产业化新突破、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要求。以往谈到旅游目的地,学界能给予明确界定,即旅游目的地是向旅游者供给吸引物与相关设施的集中地,具有较为明显的经济价值和集聚功能。但是加上“世界级”这三个字后,就变成了一个颇有难度的新命题,什么样的旅游目的地是世界级的?如何才能建成世界级的?至今也无公认答案或评判标准。要回答好这个命题,既要有“与国际接轨”“中国特色”的顶层设计,也要有若干专业性的技术要求。我们以“贵州推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主题,邀请了在旅游理论界有影响力也活跃于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实践的专家,从不同角度探讨贵州推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如何破题。七位学者有共同观点,一是要理解好“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共性特征;二是要抓好“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三是中国国情、中国特色与国际通行规则和做法要相容相济。这些讨论尚有许多不成熟之处,希望借由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契机,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多维阐释与地...  相似文献   

9.
纳税人不要忽视你的义务与权力“我是纳税人。”在发达国家,这几乎是每个公民的口头语。作为我国公民,纳税人为什么要缴税?纳税人有什么义务和权利?大多数人还不清楚。过去,“税”曾经离一般老百姓很远很远;现在,“税”离一般老百姓却越来越近了。现在我们国家国库...  相似文献   

10.
何谓“现代”?何谓“现代性”?回顾中国现代文学,我们应该思考这些问题。世界各国进入“现代”的时间和方式都是不同的,这与工业文明的兴起、理性启蒙的普及、人类愈来愈组织化的生活模式都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我们必须在“人类现代文明”的总体框架之下来看待和学习中国现代文学,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从而进一步去探索中国现代文学以致当代文学的演变规律。中国现代文学究竟是什么时候“发生”和怎样“发生”的,现代文学的许多重要作家、理论家、文学史家都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中非关系快速发展,赴非中国公民人数日增,中国公民在非遇险遇袭之事件亦明显增加。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海外公民遇险国。随着中国国家利益逐渐延伸于世界各遥远之地,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难度和成本也在增大。中国公民在非洲究竞面临哪些安全问题挑战?中国公民应该采取何种防范措施以维护自身利益?中国政府又该如何加强和改进海外领事保护工作?准确理解并妥善应对这些挑战,对中非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人格跨世纪与发展中国“本土化”人格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格跨世纪与发展中国“本土化”人格理论的思考余潇枫一、发展中国“本土化”人格理论的迫切性人格跨世纪是世界各国公民所共同面临的生存现实。人格作为体现人的存在的最高生存方式,与人类的文明变迁和民族的文化模式密切相关,因此,人格的转型意味着人的精神的转型和...  相似文献   

13.
萧然 《江海纵横》2002,(5):26-26
城市是旅游业发展的主体,是旅游生产和消费的集合体。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相当的关联带动作用,是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催化剂,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南通市目前正在开展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乍暖还寒的1996年初春,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香港旅游市场。在中国内地勃发的旅游过大年的一波潮流中,赴香港、澳门和东南亚的境外旅游,又为中国公民的旅游热推波助澜。 春节期间,北京旅游街300多家旅行社全部额满。据统计,春节前后从北京到香港去泰国旅游的人数超过5000人,上海也有3000人,西安到港澳泰的团队有3个,江苏省中旅赴港旅游团的人数也是有增无减。 10年前,出境旅游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公民来说还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人们只能从电视、电影、报刊等传媒上隙望境外的世界。曾几何时,广东(香港)旅游有限公司、中国旅行社开始经营“香港游”,中国老百姓欣喜地踏上了这条旅游之路。至今“广旅”创办“香港游”已经有12年的历史,计有近百万广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14,(8):16-17
这是“第五大古代文明”? 人类文明的曙光可以上溯到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文明、黄河文明这4大文明。这是古代史告诉我们的常识。不过,这个常识现在要被推翻和颠覆了。那是因为,在南美的秘境深处发现了堪称“第五大古代文明”的巨大遗迹群。  相似文献   

16.
公民的道德素质,是一个国家整体素质的展现,同时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反映,直接关系到“美丽中国”的构建.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道德现状的高度关注,通过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道德风尚、培养公民社会责任感、加强生态环境道德和礼仪修养教育等途径,为构建“美丽中国”创造条件,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1000~500年期间,中国古代文明与希腊文明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首先是国家形成方式不同,基本的社会组织不同。希腊文明基本社会组织是城邦制;中国古代基本社会组织是宗法制下的血缘氏族制。第二是文化内涵不同。希腊公民是作为自主的个体的人参与城邦各种活动,人是第一位的,法律在人之下,是人活动的产物;中国血缘制下的氏族成员是以一定的宗法上的身份出现,持有特定的称谓和名分,在人之上有血亲关系和“礼”,人的行为是由“礼”规范的。第三是生存状态不同。希腊城邦公民的经济生活是以海外贸易和殖民为主,而中国宗法制下的血缘氏族的经济活动则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两个古代文明本质的差异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民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体。转型期城市公民文化建设对于城市市场化、现代化、文明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城市公民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应为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核心 ,以提高公民素质为宗旨 ,以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为载体 ,培养和塑造“四有”公民。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对策有 :丰富城市公民文化生活内容 ,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利用多种途径进行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19.
《社区》2013,(30):37-37
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首家“道德医院”正式挂牌坐诊,专门诊治社会不文明现象。“道德医院”是吴兴区创新助推全区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一项实事工程,是打造文明和谐家园的有效平台。其前身是社区“道德门诊室”,  相似文献   

20.
在旅游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行业组织与机构、旅游者等主体的交互活动越来越具有民间外交属性。旅游业民间外交功能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旅游发展战略的重要考量。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旅游民间外交作为官方外交的重要补充,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辨析旅游民间外交内涵、主体的基础上,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下旅游民间外交的作用机制与发展路径。旅游民间外交的作用机制包括四个方面:城市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构建合作框架;旅游行业组织与机构搭建外交平台;旅游企业作为外交载体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出境游客担当文明旅游“外交大使”。据此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下旅游民间外交发展路径:城市地方政府营造旅游民间外交环境;旅游行业组织和机构促进市场开发,提升中国旅游业公信力;旅游企业外拓合作共赢,共筑国际旅游联通网络;出境游客化身外交“形象大使”,塑造文明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