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生态美学视野中的当代审美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自我生存方式,然而正是对自然的过度征服和改造酿成了生态危机,使人类所追求的崇高美走向了悲剧和荒诞、喜剧,也使审美文化面临着价值悖论的危机;生态美学的建设,不但为自然的复活指明了一条出路,其所内蕴的人文关怀和生态关怀的价值取向,也为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价值依据。 相似文献
2.
万丹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54(5):551-554
生态伦理是由对生态问题的关注而建立起的.生态价值超越多元的价值观而具有全球性和绝对性.但是,在把握文化合理性的生态标准时,还要认识到文化相对论的影响.生态标准同样具有全球性和绝对性的特征,但不否定文化相对论.把握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时应用的解释学方法,也为把握生态标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洛加才让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2,(5):35-38
藏族生态伦理文化起源于神话传说中的自然形成说 ,他们生产、生活方面的许多禁忌观念和道德原则成为生态伦理文化的核心 ,其部落图腾信仰 (崇拜 )、部落法规、宗教义理和庞大的神话体系及其禁忌观念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伦理原则 ,并最终上升为生态伦理文化而被藏民族视为改造自然的重要伦理法则。 相似文献
4.
李景隆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2):59-65
青海审美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其发展受到自然、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着重从伦理、民俗文化对青海审美文化的影响作一探讨,旨在对青海审美文化的深层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壮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这种伦理思想存在于壮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自然崇拜、民间信仰、神话中,体现了壮族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这种生态意识对解决21世纪的生态环境问题无疑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6.
侯杰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话语做生态文化的话语分析,总能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如关爱生命的至高情怀、"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以及"人"之所以存在的生态伦理价值观。这些丰富的生态伦理话语资源,对于我们解决当今社会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生态伦理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 ,企业生态伦理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当前大力进行企业文化中的生态伦理建设 ,必须要强化生态环保意识 ,美化企业环境 ,下大力气治理污染 相似文献
8.
9.
杨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3):34-37,41
中国的古人们一直重视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古代即拥有今日之所谓生态美学研究的丰富资源,特别是以中国古代山水诗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呈现出的自然观及生态伦理意识,对于古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维持自然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启发今天的人们从生态审美的新角度,对人与自然的相处、人类的生存环境等问题进行哲学美学思考,从而重新发现和审视大自然的美,亲近大自然。 相似文献
10.
周均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6):58-64
审美文化生态是指审美文化赖以生成、发展、变化的环境总和或有机完整系统。它的研究任务是深入把握审美文化与其生存环境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为准确揭示特定时代审美文化的审美理想和基本特征、全面分析审美文化的本体内容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秦汉审美文化生态的主旋律和大趋势是“大一统”。其主要构成包括自然环境的浸润陶染、科学技术的骄人成就、空前统一的民族与国家、多元多重的文化整合、开放进取的精神风貌、阴阳五行的宇宙观和思维模式、“大一统”下士的使命和命运等多元因素。 相似文献
11.
马驰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7(4):31-38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生态学把生态问题与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加以研究,这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并有助于驳倒生态主义把生态危机看作是工业生产和人口过剩的直接后果的观点。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进程还很漫长。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分别从哲学世界观、资本主义制度及生产方式、消费主义文化及生存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当代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这种理论基本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盖光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5-10
文艺生态审美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基础上,以系统整体化的思维品质,以艺术审美体验的生命情怀,感悟与深层次地体味人的生存魅力,建设性、诗意化地演替人类生态性生命存在的韵律。其中文艺生态赖以存在的条件是文艺的“自然”形态;生态审美解析人的审美实践活动的生成,建构人的精神———心灵境界,消解人类活动中的对立与争斗,启悟人类朝向未来的优化生存。 相似文献
13.
生态批评与文化生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皓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22(1):5-11
生态批评在当前全球性的生态变迁中兴起。在人们的物质生存、精神生态与文化生态的世界中,存在着现实的生态、精神生态与文化生态。生态批评的动因在于文化生态的变迁,生态批评的主要对象、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处在文化生态中的生态文艺与文艺生态现象,发展生态批评,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4.
生态科学与生态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跃红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62-65
从总结20世纪生态道德教育的得失入手,提出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是“理”和“情”;生态科学不仅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理性基础,也是培养生态感情的认知基础。鉴于此,认为在新世纪应加强生态伦理学与生态科学的联盟;生态道德教育应与生态知识的普及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生态美学--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绍全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4):32-35
生态美学包括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两大系统 ,而各自又有其分支系统 ,保持各系统的生态平衡以及两大系统之间的平衡对于审美与艺术的发生、价值构成有重大意义。在人与自然逐渐隔离的今天 ,生态美学的使命就是追求更深刻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 ,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平衡与统一 相似文献
16.
黄志斌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3):21-25
生态文明的价值生态是建立在对生态之理性综合认识基础上的价值体系,可以展开为三态和谐,即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和谐、人与社会(人)之间的人态和谐、人自身的心态和谐。三态和谐作为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赋予了人本理念新的理解。它吸取了物本理念的合理内核,在重视"人"的同时也重视"物",光大了原有人本理念所强调的人的主体性,将人不仅视为责任主体,而且看做创新主体、享用主体。 相似文献
17.
陈望衡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9(3):1-10
从学术上来说,生态美学作为美学是不能成立的,其原因在于:从文明发生学来说,文明与生态是天敌。从审美发生学来说,美在文明,不在生态。从审美本体学来说,审美是人的自由意识;审美是主观的,而生态是科学的对象,它是客观的。造成生态美学成立的两个误区是:将生态审美看成自然审美;将生态审美看成生命审美。生态与审美只能在生态文明的统一上实现兼容,而这属于生态文明美学的范围。环境美学是生态文明的生发地,它们都是文化美学,但是生态文明美学是全局性的美学、时代的美学,而环境美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生态文明美学的主体在环境美学。生态文明美学是一种新兴的美学,它以生态文明美为核心范畴。这种美学具有强烈的科学色彩,生态科学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调控作用。生态文明美学的核心是清晰的,但边界是模糊的。生态文明美学的建构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而进行,其前途无量。 相似文献
18.
实践美学与生态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能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3(3):57-63
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为基础的实践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从人对现实的三个维度(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他人,人与自我)来看,实践美学当然要把生态美学作为自己的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研究人对自然所构成的生存环境的审美关系。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构想来看,生态问题、生态美学都是实践唯物主义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方面或维度。实践美学的最终目标———全面自由发展的个体,就蕴涵着生态美学的对象、方法和目的。 相似文献
19.
韩东银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53-58
生态新内涵是文明的生态,由生物体层次扩展到深层次的文明体层次。生态具有的四个特点;文化伦理形态的新内涵是等同于整个伦理道德体系的生态伦理,具有五个特点;为实现生态文明的高度发达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人类在自我进化的过程中,除了科学技术和信息等途径外,同时必须遵循生态文明的伦理道德规则,概括为由五个整体性行为规范和五个层次性行为规范组成的整体层次观。 相似文献
20.
宋雄华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22(1):12-15
生态批评是当前学术界共同关心的课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是一个生态学与文学交叉的领域,特别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它体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生态批评有丰富的理论资源,但创造性的转化工作做得不够,因此,它缺乏坚实的学理支撑和充足的学术基础,建立学科的条件尚未成熟;生态批评的研究现状不尽如人意,它更应关注文艺自身发展的生态,加强对社会文本的研究和实证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