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真正的连山易,包括惯指《连山》及本质大体不变前提下的异版《连山》。水书不等于水书连山易。只有水书连山易的八山图才能解释《连山》之名;桓谭所谓"连山八万言"是指总篇幅,而水书《连山易》的恰好符合。从四种初级论据得出初步结论:贵州省水族保存的范本《连山易》属于真正的连山易系列,当然目前阶段不排除历史上有过部分改编的可能。关于前提性问题,可以认定:正统汉文《连山》易在周、汉、晋、北魏的存在无法否定;夏商时期有出现易书的条件。水书与夏陶文字有同质性而与商周文字有本质断裂,水书《连山易》应该是夏代产品。《连山》是中华文化史续存的第一部大型古籍。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称汗血马为大宛马,美称“天马”,它是当时产自西域大宛国的一种名马,因流汗如血,故有此称《。史记·大宛列传》载“:初,天子(汉武帝)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好马,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至于  相似文献   

3.
水书《连山易》真伪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第一部易书《连山易》果真失传了吗?没有。对照历代有关连山易的评说全面考证,近年贵州水族地区发现的一部家族密传古册就是古之《连山易》,其所用的水族文字比甲骨文更古老。另一个重要证据是,依据古册反映出的信息在湘西地区找到了《连山易》的原创地。  相似文献   

4.
广笑府     
《可乐》2008,(5):50-50
秃字包山寺(在苏州太湖)僧天灵者,博学通文。有一秀才嘲之日:"‘秃驴’的‘秃’字如何写?"僧应声答曰:"把‘秀才’的‘秀’字,屁股略弯弯掉转就是。"(明·浮白斋主人撰《雅谑》)  相似文献   

5.
水书是水族十分古老的文字形式,近些年对它的研究十分丰富。但是这些研究的着眼点主要还是字形和意义,其实水书还承载有其他许多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对水书所携带的古音分析,并将之与汉语古音进行对比,既能对水书"二十八星宿"所携带的古声母做一个粗略总结,又能对今后古汉语研究起到一点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子野《槐下居丛稿》最后一篇《名文未必无讹》,不满王安石《读孟尝君传》。笔者读后颇有同感, 因作此篇,以助张目。这里仅论以下三点。 一、安石原文说:“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非也。 《史记·孟尝君传》:“文(孟尝君)承间问其父婴曰:‘子之子为何?’[父]曰:‘为孙。’‘孙之孙为何?’曰:‘为玄孙。’‘玄孙之孙为何?’曰:‘不能知也。’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三王  相似文献   

7.
"‘子曰’类文献"即包括《论语》在内的先秦两汉等记载孔子言论的文献。"‘子曰’类文献"的研究一直没有提上日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真伪问题限制了研究工作的开展。另外,语言问题、中西问题、古今问题等也制约着研究工作的开展。不同"子曰"文献间往往有互补性,这使得合起来进行研究显得很必要。以范畴为纲,对不同文献中的"子曰"进行对比分析,突出特定的主题是可行的研究进路。研究"‘子曰’类文献"对于比较全面地勾勒孔子的哲学思想,研究孔子弟子的哲学思想,进一步明确先秦儒家和其他相关各家的关系问题,回答秦汉尤其是先秦主流文化及其流变的相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彰显嘉兴城市的特色魅力,必须提炼嘉兴主题文化。基于嘉兴城市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嘉兴城市的独特元素,根据城市主题文化提炼的5个原则,嘉兴城市主题文化可以提炼为"棹歌会府,粽子都会",并可从三个方面来构建:一是"以‘棹歌升处,粽香天下’进行城市宣传,推介嘉兴历史文化名城的新形象";二是"以‘棹歌’、‘粽子’进行文化创意,打造嘉兴文化创意产业的新起点";三是"以‘棹歌’、‘粽子’进行视觉形象塑造,构筑嘉兴城市生活的新环境"。  相似文献   

9.
1.“现象”的还原法: 在《逻辑研究》中,胡塞尔认为对意义的直觉认识并不依赖对象的存在,为了从方法上加以保证,从《现象学的观念》开始,胡塞尔发明了系统的现象学还原法。“现象学的还原就是说:所有超越之物都必须给以无效的标志,即:它们的存在,它们的有效性不能作为存在和有效性本身,至多只能作为有效性现象”。在《观念》中,他称坚持超越之物的观点为坚持“自然观点总的命题”的自然态度。“按照总的命题,我周围的真实世界不仅永远地一般地被认为是可以理解的事物,而且还被认为是一个存在于外间的现实世界,……然而这个命题却经过了改变——虽然它本身是和原来一样的,我们使它按照原样‘失去作用’,我们‘使它隔离’,‘给它加上括号’,它象括号里的被括物……它仍然存在,……但是我们‘不利用它’”。隔离、加括号和现象学还原在这里是一个意思。胡塞尔称这种态度的转变为反  相似文献   

10.
迪特尔·拉甫在其所著《德意志史》第一章导言中指出:“历史不仅指真正发生的事件,而且也指这些事件是怎样被报道和描述的。因而史学家称过去发生的事件为 Geschichte(历史),称撰写历史为 Historic(历史叙述),从而把两者区分开来。‘历史’和‘写史’的差异产生出两者的张力,这种张力使从事研究工作的历史学家在描述他所探讨的对象时既能起能动作用,又须采取负责态度。”张昆先生就是本着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屡易其稿,终于将其编著的《简明世界新闻通史》与读者见面了。该书由武汉大学出版社于1994年6月出版,大32开,全书30万字,简明通俗,别具一格。它基本上采用传统的“记事本末”体,依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分为18章,共60小节,每章既可独立成篇,又构成总体的一部分,前呼后应,脉胳清楚,便于阅读。根据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世界历史并不是自古就有的;作为世界史,它本身就是历史发展的结果。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个互相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  相似文献   

11.
《易经》是哲学,是自然哲学、社会哲学与人生哲学。《易经》乃中华文化之源之本之根,《易经》乃生变中和之道,《易经》乃顺逆进退、利弊得失、存亡生死之术,真正能代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首唯《易经》。对《易经》,我们应破除"五个误区",树立"五个新理念",即"五正":正名、正位、正源、正本、正意。对易文化,我们应继承、创新、丰富、发展,实现《易经》"四化":时代化、科学化、通俗化、世界化。  相似文献   

12.
《宋实录》是宋代官史史料的一大总汇。它汲纳了宋朝官方从中央到地方的原始档案、初级史书《起居注》、《时政记》和二级史书《日历》等史料,进行"编年附传"式的编纂与改造,形成宋代最重要且篇幅巨大的官史著作,然后又为其后的宋朝《国史》、元修《宋史》、编年史、杂史等著作所采掇,成为后出宋史的史料之源。《宋实录》在宋代官史史料的流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家台秦简《归藏》是一部筮占书籍,书中有一些卦名与《周易》中的卦名相同或相近,占卜结果却截然相反。通过对比发现,两部筮占书籍在各自成书时人们的占卜动机、占卜目的存在着较大差异。《周易》成书应晚于《归藏》,是较《归藏》更加高级、更为实用的一部占卜书。秦简《归藏》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先秦筮占书籍的源流与易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最直接可靠的资料,书中记载的许多神话故事、传说时期以及三代的传闻、历史故事,为我们订正其他传世典籍、梳理某些故事的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4.
书名是图书的一条重要信息,能给读者以直观的检索来判断是否是自己需要的图书。图书命名的决策,应考虑直观性、内敛性、口语化以及富有悬念等几个方面因素。图书作为一种知识的选择、优化、加工和传承的载体,其书名应抵制庸俗,以张扬其文化内涵为本义。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这种强调是作为传播执行者的图书编辑,在图书命名时应掌握的技巧和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朝图书交流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东晋时期,中国图书已流入朝鲜半岛,唐以后,经宋元明清,规模不断扩大。图书交流以儒家经书及其他诸子百家书籍、佛教经典、医药典籍及有关验方等种类为主。交流方式多种多样,有中国王朝赐书、朝鲜古国主动请求赐书,朝鲜使者、留学生、商人在中国购书,中国商人贩运汉文书籍到朝鲜半岛诸国等形式。国家统治的需要、"好学君主"积极的图书政策、两班官僚和在野读书层的欲求等诸种因素,促使了中朝图书交流的盛行。  相似文献   

16.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编纂而成的中华文化传世经典。《论语》中的“学而不厌,学致其道”、“诲人不倦,善竭其才”、“修己安人,君子人格”、“为政以德,讲信修睦”、“尚中贵和,一以贯之”诸方面,集中体现出修身为政之道。在研读《论语》时,应心存敬畏之心,读其书知其为人,力求融会贯通,善于吸取其精华而无求备于一书一人。研读《论语》,对滋润心灵,滋养人格,对确立高校办学理念,领悟高教管理之道,必有助益。  相似文献   

17.
汉唐时期,史书数量和门类增多,史学范围逐步拓展,图书分类问题就凸显出来。史部成为独立的部类经过了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从汉代的《别录》、《七略》到魏晋的《中经新簿》、《晋元帝四部书目》,从南朝的《七志》、《七录》到唐代的《隋书·经籍志》,史部逐步从其他图书门类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类。这反映了史部书目在目录学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重视,体现出史学地位不断得到提高的趋势。文章试图从对汉唐目录学经典著作的阐述,分析这一时期史学地位的不断提高和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18.
古籍中兽名“天狗”是今狗獾,“龙羊”是盘羊,“活褥蛇”、“褥特鼠”是红颊檬;鸟名“信天缘”、“信天翁”、“青翰”、“鹚”、“鹛”是苍鹭,“鸽”、“鸽鸹”、“赤颊”(鸽鸡)是白枕鹤,泽虞是骨顶鸡,鸟臼是燕卷尾。  相似文献   

19.
2012年《贵州大学学报》推出新的特色学术专栏——"清水江学研究",是《贵州大学学报》五十多年来的一次大变革,也是对贵州学术文化、中国学术文化做出的贡献:两年来专栏推出相关学术论文已达28篇,作者群来自全国各地,研究问题涉及一个区域文明社会的方方面面,一门新研究学科"清水江学"雏形已现;专栏为贵州历史文化研究奉献出一个走向全国的学术论坛平台,也将清水江学推向了全国和世界。  相似文献   

20.
海外汉籍《文镜秘府论》产生于日本文化在中国文化全面影响下凝结成形的时期,它既是为了适应政治教化之需而编,也是为了帮助日本学习者学习中国文化之需而编。从空海种种“济世”“经邦”之举以及日本人对《文镜》之评价,我们发现《文镜秘府论》千百年来一直是日本汉语学习者的必读书,且对日本的汉诗学、悉昙学、和歌学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