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创新力指标体系的建构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力是一个包含创新潜力、创新活力、创新动力和创新实力的综合能力系统.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创新力"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构建了城市创新力理论框架,创建了城市创新力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国内主要城市的创新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提升城市创新力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
就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和城市化进程而言,推进流动人口市民化既是必然趋势,也是现实需求.流动人口市民化的核心思想是"权利与义务对等".基于城市人口管理创新的视角,需要在城市人口管理方面对政策路径进行适当调整:在管理过程方面应当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在管理主体方面实行政府与社会互动武一体化管理;在管理手段上实行社会政策配套改革,特别要重视利益导向机制在人口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正处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呈现出复杂的上升趋势.流动人口城市融入是导致社会转型、人口结构转变的重要变量因素,而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又受到许多因素制约.本文就是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对21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流动人口城市融入情况及影响因素对其影响的情况进行了定性地分析概括.本文试创立了一个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度测定的操作化模式——5·20·43模式,即从5个维度上,确定20个一级指标,43个二级指标,通过问卷赋分测定、回归分析、检验,得到了目前中国社会省会城市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水平呈现“半融入化”,而制约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城市社会中的制度因素的结论.这为促进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缓解社会矛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完善制度,使流动人口有机融入城市,实现中国人口适度城市化.  相似文献   

4.
城市社会人际关系研究长期以来围绕着城市性与城市社区问题而展开,存在着社区消失论和社区幸存论的争论。以齐美尔、沃斯等为代表的城市性理论和实证研究勾画出城市社会人际关系片面化和表面化,人际关系疏远及城市人孤独等特征,并因此宣称城市社区消失论。以城市性亚文化理论及相关实证研究为代表的社区幸存论则认为城市社会仍存在丰富而充满活力的首属关系,城市居民仍然生活在有意义的社会团体中。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将城市社区问题研究重新回归到人际关系这个本质问题上,认为现代城市社会社区已经表现出新的形式和模式,提出了社区解放论。  相似文献   

5.
世界城市的概念主要由英国社会学家弗里德曼提出.关注都市化进程中通常属于国家范围内的政治、政策之外的力量,是世界城市理论提出的直接背景和这一理论本身着重思考和探索的核心问题.世界城市假说本身主要是一个研究框架,不是一个有关城市的理论或总体的叙述,而仅仅是一个研究的起点.世界城市假说第一个局限性是过于集中在一些相对较大的都市中心,第二个局限性是疏于发展城市理论本身.在都市化进程中,上海的经济和城市硬件走在了国内前列,甚至可与一些世界顶级城市相媲美.上海与西方大都市的最大差距不在GDP、城市空间与人口规模,而主要是落后在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上,因而无论是在未来的全球城市竞争中,还是在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上,上海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改变文化上的落后现实.  相似文献   

6.
世界城市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果颇丰.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西方世界城市理论的经典学说作了详细回顾,对已有的实证研究作了分类,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包括实证研究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视角.这一方面为中国世界城市研究提供了前沿信息情报,另一方面可为今后的研究拓展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正在兴起,"中国元素"世界性象征义的发生,既表现为当代社会主体的价值取向,也表现为"社会底层智慧"的发展.本文居于城市社会学的视角,从分析胡适文化复兴观为起点,论证了"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发生的社会机制和现代社会关系,并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意义上,提出了"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的价值与功能.尤其是通过对"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的研究,以寻求有效引导其良性发展,由此推动中国社会的进化,并能够为中国的现代化寻找到一种中国本土化的"城市文化资本"力量.  相似文献   

8.
经营城市新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以入世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系发展完善和城市经济社会深化发展为背景,揭示了研讨经营城市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指出了当前经营城市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论述了经营城市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提出并论证了经营城市的二重属性。  相似文献   

9.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城市乞讨问题的多学科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些研究相对还比较零散,缺乏创新和可操作性。同时,很多研究者对城市乞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实证分析,但没能将其应用研究上升到理论层次。  相似文献   

10.
通过2001-2010年的9个地级面板数据对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资源依赖、物质资本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对经济转型过程的效果影响进行了计量检验和分析.研究结论表明: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发现资源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存在挤出效应,阻碍经济发展.通过进一步实证分析可知,科技创新对经济转型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效果不明显.根据实证结果,提出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强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借鉴国内外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包含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中国西部经济欠发达的特大型中心城市——成都市为例,综合评价了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证结果表明,成都市综合可持续发展指数为72.74%,呈中可持续发展状态,发展经济是最为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产业集聚的空间,其成长伴随着要素利用从无序、低效逐步向有序、高效的转变.本文基于长三角16城市的统计数据,实证考察我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素集聚、专业化及政府行为时城市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实证表明,影响城市生产率的作用力主要包括要素集聚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以及相应的专业化带来的技术进步效率等.但作为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国家中的城市,与政府行为相关的市场化效应与政策租效应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因此,在市场化、区域一体化水平不断上升导致"政策租"不断耗散的情况下,提升城市生产率的关键在于提高城市非政策性的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3.
城市农民工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农民工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在中国社会出现的一个浩大的新型社会群体。他们的户籍在农村 ,但已从农民中分离出来 ,较大程度地融入了城市社会 ,不再从事农业生产 ,正在向工人阶级转化 ,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本文从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本质属性和内部层级分化属性两个方面 ,论证了城市农民工作为一个整体 ,已具备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基本属性。并提出 ,要从深化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心理和歧视行为、提高城市农民工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等方面 ,促进城市农民工向工人阶级的深度转化。  相似文献   

14.
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贫困社会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在经典社会学研究中,恩格斯和齐美尔开启了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研究的大门.沿着恩格斯和齐美尔的思路,学者们从人文生态学、社会地理学、新城市社会学和空间不平等社会学展开了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并进行了综合尝试,对当代西方城市贫困聚集区如内城区和贫民区的实证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社会空间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对于研究我国目前的城市贫困空间聚集趋势和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职业获得既受制于个人的人力资本,同时也深深地嵌入于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本文考察人力资本理论、社会资源理论、弱关系理论、强关系理论和结构洞理论如何影响城市新移民的职业获得.经验资料取自2007年在上海调查获得的城市新移民问卷调查资料.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均对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职业获得发挥重要影响,但社会资本比人力资本的影响更大;强弱关系理论和结构洞理论对城市新移民的职业获得没有影响.这些发现表明,人力资本、社会资源理论、弱关系理论、强关系理论和结构洞理论对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上个人职业获得具有不同的解释效力.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关注的是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诸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的综合系统。本文以江苏为分析个案,从理论上探讨了人口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依据有关理论分析了目前江苏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而提出科学、系统解决人口问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和社会流动性增强,城市跨边界社会问题扑面而来,封闭式分割治理模式难以适应城市治理现代化需求,城市治理陷入碎片化悖论之中。整体性治理是在不改变行政部门基本框架的基础上,通过体制创新和工具创新来实现跨边界社会问题联动治理的新模式,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新思路。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分析上海长宁区社会治理大联动模式经验,总结出理论与现实的逻辑契合性,对该模式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推动智慧城市治理的“去碎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一些城市出现了“农民工荒”,大量进城打工的农民离开城市返回了农村,很多农民表示虽然很希望能迁居到城市,但却无力在城市生活下去。面对这样的情况,本课题组对农民工迁居城市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影响农民工迁居城市的因素是很多的,其中经济收入、年龄、性别、配偶、居住和伙食条件、工资保障和法定休息保障、工作企业对农民工关心的程度等因素均对农民工迁居城市的意愿存在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体系演化的影响因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理论总结了城市体系演化的影响因素,并基于Zipf定律,提出了中国城市体系演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框架,利用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演化的政府干预政策效应显著,城市内固定资产投资、城市财政支出对于城市体系演化的效应最强.城市内运输成本、对外贸易,以及信息与通讯技术(ICT),对于城市规模分布演化也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同时信息和通讯技术广泛应用,能够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而影响到城市规模分布演化.据此提出构建合理的中国城市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美国城市郊区化看中国城市郊区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本文从美国城市郊区化的发展进程及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已有的郊区化理论成果,分析了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发展过程、驱动机制和郊区化所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