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官本位在中国的道德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建政治权力来自道德 ,伦理本位的封建德治必然产生官本位的思想。在这种道德人格的精神权威和政治权力威压下 ,民众传统的道德观念又成了官本位存在的深层道德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作为古代为官从政的道理,我国传统行政理念是古代行政主体对行政活动和行政价值的规律性认识。传统行政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父母官"的行政意识、公勤廉的行政价值观和"内圣外王"的行政理想,体现出道德化、人格理想化和政治化的特点。实践与理念脱离是传统行政理念运行中的最大困境,角色界定不明晰、法律制度不健全和人情伦理难回避等是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转变行政角色意识、明确法律制度底线和坚定理想信念追求是传统行政理念为当前行政文化建设提供的重要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服务型政府有着丰富的内涵。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培养服务行政理念,清除官本位意识;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推行电子政务,创新服务方式;完善监督机制,强化社会监督;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美育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的美育品格及中国文化中的美育体系可统称之为中国美育文化,它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传统人格独有的心理状态、独特的思维方式、独具的价值观念以及独创的审美形态,集中地反映了传统的中国智慧;它既成功地培育了传统的理想人格,维护了传统的个体身心平衡与社会秩序和谐,但也凝重地阻碍了近代科学精神,妨碍了现实自由个性的独立。这种美育文化在当代和未来的技术文明社会里仍有其特殊的意义与  相似文献   

5.
儒家士人精神与当代公民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士绅社会是一个自治性民间社会,它在代表社群利益、参与地方政治、影响政府行政等方面具有与市民社会相近或相同的功能.士绅社会的权威和治理原则来自于儒家文化传统,因此,当代公民社会建设需要并且可以从儒家文化中寻找积极意义的思想资源.儒家士人精神包含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自主意识、独立意识、批判意识和抗衡意识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对培育公民人格、促进公民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设现代行政文化需要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孙子兵法》作为兵学经典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其间蕴涵的管理思想对行政文化建设有独特的价值。从行政文化创新的角度看,《孙子兵法》的现代价值体现在《孙子兵法》的人文价值和科学精神与科学与人文结合的管理理念;《孙子兵法》的伦理道德思想与当代行政价值观的重塑;《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与行政心理和管理艺术的提高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作为一种民族心理,在很大程度上积淀在李大钊的思维模式中。但是,李大钊并没有被传统所束缚,能够比较辩证地评估传统思想文化的功用,通过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尊重与阐释、眷恋与继承的审视,表现出勇敢的彻底自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官本位,既是一种以官位高低作为评判人的价值尺度或以追求官位作为人生最高目标的心理意识,又是一种政治文化,包含了官场生态的种种弊端,亦可称之为"官场病"。从分封到士大夫社会的变迁,尤其是小农社会与士大夫社会的合流,是中国官本位意识形成的社会原因;从世爵制历经乡举里选制、九品中正制直至科举制的变迁,官本位意识得以最终确立;而儒家真精神趋于异化乃至沦丧,则更是官本位意识的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9.
论传统行政文化对政府机构改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鹏飞 《学术论坛》2001,(3):140-143
传统行政文化包括行政思想、行政心理和行政观念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作为行政思想历史积淀的行政心理和行政心理外化的行政观念,对政府机构改革发生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我国正在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不能不正视这些影响.  相似文献   

10.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的灵魂,服务型政府必须首先依靠行政文化的创新。传统的行政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人治"观念与服务型政府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法治理念相冲突,严重阻碍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必须加强行政文化的创新,重塑行政主体观念,提升行政客体意识,完善行政制度文化,以消解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阻碍作用,从而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公务员职业伦理在经济、政治、组织人事、履行职责、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失范现象,其成因主要在于传统特权思想和官本位意识的消极影响、社会转型期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伦理法制不够健全、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等,需要采取增强公务员公共责任意识、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伦理立法、完善公务员职业伦理监督机制等措施来加强公务员职业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2.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解决现代社会精神迷失,道德失范的一剂良药;是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必要举措;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和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重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营造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氛围。  相似文献   

13.
谈传统思维对汉语修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传统思维对汉语修辞的影响,即整体思维与汉语修辞的契合功能、圆融境界和流动生机,辩证思维与汉语修辞的辩证和谐,直觉思维与汉语修辞的含蓄生动,从深层的文化通约层面上把握了传统思维与汉语修辞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解释汉语修辞的特点和审美要求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4.
阎大伟 《河北学刊》2007,27(6):214-217
学校内部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础,并以其蕴涵的精神和理想熏陶激发着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磨炼着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内部环境的影响机制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影响规律是,学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把环境的影响转化为观念,进而转化为实践行动;而这种转化过程主要是通过注意、反应、认同、内化和价值性格化等不同阶段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王晓玲 《学术探索》2012,(9):160-162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通俗的心理特征和丰富的表现手法,为现代设计理念提供了深刻的启迪和借鉴作用,通过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研究,将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创作理念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中,势必将丰富现代艺术设计的表现手法,激发现代艺术设计的灵感,深化现代艺术设计的内涵和底蕴,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理念,从而切实推进现代艺术设计具民族化特征的发展创造了独特的特色道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大中型企业E-Learning培训现状的调查发现,企业高层领导对其认知不足、企业员工素质层次不齐、培训资源的针对性不强和培训模式单一、欠缺循序渐进的推广策略等因素影响企业E-Learning培训的进一步发展。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剖析并结合国内外E-Learning培训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企业领导人意识的改变、培训理论的本土化、课程资源的制作、推广策略的制定和混合式培训模式应用等解决E-Learning培训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话语民主与公共行政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基于后现代社会的理论视角,提出要以公共政策中的话语理论来取代传统行政模式。后现代语境中的话语民主理论与公共行政精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性。引入话语民主理论,倡导公共管理过程中的对话与协商、积极的公民参与意识与公共精神,可以促进政府与公民、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良性互动,促进我国公共行政精神的普遍形成与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骆正林 《兰州学刊》2011,(10):33-39
中国社会的转型使公众的社会心理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随着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功能分化,中国人的生活空间、精神空间被放大,公民的人格更加独立,参政热情明显提高,契约意识普遍强化,国际意识逐渐增强。另一方面,因为社会结构、制度环境的变化,在传统与现代、进步和落后的碰撞中,社会心理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效应,如落后心理乘虚而入,社会诚信遭遇挑战,仇富仇官心态严重,维权事件频繁发生等。社会心理的负面效应,并非只是社会进步的阻碍力量。只要社会能够正确地对待、引导,负面社会心理不但不会起到负面作用,反而会提高社会肌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相似文献   

19.
机关效能建设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加强机关能力的建设,不断提高机关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工作水平和行政效率.树立质量意识,引进标准化管理是提高机关工作效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缺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摆脱困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其中有的德育资源经过改造和发展,在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如为人民、为集体、为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加强修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美德;"仁爱"、孝敬父母的美德;诚信、明辨义利的美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思想,有利于削弱市场经济的负效应,抵御外来文化冲击;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