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凯 《理论界》2007,(2):121-122
近几年,出现了以《唐之韵》、《江南》和《故宫》等为代表的一些文化专题片,在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播上走出了成功之路。它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浪漫情怀,尤其在解说词方面,更是着力创新,富有特色。  相似文献   

2.
一篇好的电视专题片解说词,不一定运用多少排比句、古文诗词和成语典故,更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而应该是:读起来朗朗上口,品起来很有味道,集语言的"形象性、简洁性、大众化"于一体,通篇的语言美感与画面镜头的艺术美感结合得完美和谐。  相似文献   

3.
试谈电视专题片的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红 《学术论坛》2001,(4):107-108
意境是电视专题片的艺术生命.凡是注意营造美好意境的电视专题片,都会赢得更多的观众,都会更具有吸引力,成为优秀的作品.本文以典型的、不同风格的专题片作品为实例,论证了意境营造在创作实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简论电视人物专题片的三个重要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物专题是专题片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策划人物选题 ,构思人物专题片结构 ,突出主题和注重人物细节描写等方面 ,论述了如何拍出一部感人的电视人物专题片。  相似文献   

5.
当容含主体意识的电视专题片与摄制对象范型发生协同、共振时,已不再是声画构成元素的简单完成了。从时空运动的造型艺术意义上讲,电视专题片在纪实性创作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从审美意识出发,电视剧为表现戏剧化的情节变换、悬念展现已经穷极了它本身特  相似文献   

6.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纪实美,主要体现在“以事信人”、“以事感人”。因此,为了更好地让事实本身说话,纪实性电视专题片就必须真实地、细致地展现和揭示生活的具体情景和生活的过程。一切思想意念的表达,无不蕴含在生活情景和过程的叙述之中。但当前一些纪实性电视专题片,名不副实,纪实性不强,往往表现为主观“议论”冲淡了客观的“纪实”,甚至以“议论”淹没了“纪实”,被观众戏称为“画面加解说”。  相似文献   

7.
三江源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本文就大型电视文化专题片《三江源》是如何对这一特殊地域的文化进行挖掘和弘扬进行了多侧面解读,同时对编导所采用的创作手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电视艺术的美学属性 ,从审美的角度去论述广州师范学院建校四十周年电视专题片《走向未来》的艺术构思 ,提出了运用三个审美层面的创作方法 :即以意境之美、节奏韵律之美、典型形象之美来建构该片的艺术品位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理念探析——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解说词作为纪录片创作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环节,其创作理念与风格也在发生变化。影视是声画结合的艺术,观众对纪录片解说词的理解与感受虽是诉诸于人类的听觉,但解说词的本质仍属于文字。因此,必须在纪录片制作的大背景下,思考解说词的创作。 传播学理论中的“5W模式”为我们分析解说词的创作理念提供了理论框架。为此采用案例分析法,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为例,对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理念进行多视角的分析与总结。认为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要以影视创作的思维方式进行,不仅需要对纪录片的受众定位与传播内容进行研究,还要具有一定的拍摄与剪辑意识。  相似文献   

10.
《共和国之魂》的历史意义和时代精神□俞向党《共和国之魂》(以下简称《魂》)是为了纪念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风山革命根据地创建70周年而创作的系列电视专题片,由江西有线电视台、上海有线电视台、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广播电视厅、上海广播电影视局、...  相似文献   

11.
“正月里是新年哪,依哟喂,妹娃子要过河……“一曲传唱世界的优秀民歌<龙船调>,诞生在长江的支流之一、八百里清江的源头--湖北省利川市.近两年,中央电视台接连以专题片、MTV音乐电视等形式,反复播放着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土家民歌.……  相似文献   

12.
<正> 为配合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和文化大省的决定,推动广东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发挥研究机构的智囊团、思想库优势以及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最近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和广东电视台联合制作了一部大型电视专题片《创造未来——广东走向教育强省》,该片已于近期在广东卫星频道播出。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东的经济社会等领域有了飞跃的发展,但同时广东所具有的先发优势、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一、蒙太奇的特殊性 在摄像师拍摄回来的镜头中,每一个面都有其自身的内容,可是当两个或几个镜头组合起来就可以再产生一种或几种涵意,这是原来单个镜头所无法达到的效果,这就是蒙太奇的价值。 电视专题片的剪辑过程常用连贯性动作的剪接,它不同于新闻片,它应该是以新闻事实为基调还要加上文学艺术色彩等比较复杂的过程。在主题内容需要时,往往运用大幅度跳跃式剪接式手法,这是蒙太奇的特殊性之一。把零零碎碎、杂乱无序的前期镜头,在后期制作时有意识的“拣、挑、选”出具有内在联系和提示某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散曲研究会、四川省遂宁市人民政府、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国际黄峨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国散曲研讨会于2005年10月在川中明珠黄峨故里遂宁隆重举行。中外学者11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电视专题片1部、著述文集4部,论文43篇,现将散曲研讨综述如下:首先,对散曲曲体的研究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一是散曲的来源问题。欧明俊、李弢等学者认为散曲是词“破体”、变体和异化、俗化的结果。但也有学者不同意这种观点,常箴吾认为“散曲确实是对中国传统诗歌的非常完善的继承,应该说它是集历…  相似文献   

15.
刘冰 《中文信息》2013,(9):190-190
今天的大多数电视人在能够熟悉地运用视觉手段进行节目制作之后,已经认识到声音因素在电视新闻中的重要作用,并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声音运用手段。呈现在今天观众面前的,不再是单纯的画面配解说词的新闻。而是融合了各种同期声的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6.
课题组 《河北学刊》2003,23(3):192-194
弘扬科学精神事关景区发展。多数河北省景区的基础设施、解说词、纪念品档次较低。其原因是 :人们对此认识不足 ,研究不深入 ,从业人员素质低 ,经费少 ,体制不完善。要通过创建旅游科普基地 ,加大研究与宣传力度 ,完善体制等途径 ,促进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电视掀起了图像革命,电视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叙事媒介渗透到我们的文化中,它已经是无处不在日常生活。而且电视还构成了新的场景,同时电视还催生了新的认识论。电视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具体来说,一是对文学力量的弱化,二是对权威和英雄的降级,三是对童年与成年的模糊,四是男性与女性性别气质的融合。应该客观地看待电视文化及其图像革命。  相似文献   

18.
宋振文 《理论界》2008,(9):152-1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给电视传播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电视工作者文化自觉提供了指导思想。充分认识电视传播在核心价值建设中的重要性是提高电视工作者文化自觉的前提条件。高度文化自觉的电视工作者是发挥电视传播在核心价值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电视媒介具有巨大的辐射力,电视文化是一种娱乐文化,也是一种强势的商业消费文化,它引导大众完全认同商业文化逻辑,也改变了大众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看法,同时,电视文化还是一种没有独创性的类型化文化。电视文化对童年的破坏更是显而易见,首先是对建构童年的读写文化的破坏,即对儿童文字阅读能力的破坏;其次,电视危及了儿童教育并使儿童教育失去原有的效果;其三,电视文化使得童年面临消逝的危机。  相似文献   

20.
刘玉秀 《理论界》2004,(3):192-192
电视文学,按照字面上的理解,也就是电视与文学的结合体,既包括最常见的“电视散文”,也涵盖了“电视诗歌”、“电视散文诗”乃至“电视小说”等样式,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在电视与文学的交叉和融合中潜在着一种新的发展可能性,一个新的发展空间。一、电视文学的文化品格和价值取向电视文学产生之后,同时就具有了独立的、独特的文化品格,既不同于单纯的电视,又不同于单纯的文学,并且也不等同于电视与文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在融合过程中兼具了电视与文学的部分特性,又产生了独立于两者之外的新元素,从而成为一个新的个体。由此可见,电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