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中最有历史价值的部分.它既为中国社会发展提出了一个社会主义目标,又体现了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现代化要求.从对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上讲,它体现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统一,这就包含了理性主义与理想主义关系的命题.因而,民生主义不是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或民粹主义,而是建立在进化论之上的、把现代化与社会主义融为一体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一开始就是在社会进化论意义上理解达尔文的进化学说的.社会进化论与中国传统的观念意识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事实上并不构成中国接受社会进化论的障碍.构成难以接受社会进化论障碍的是19世纪中国的时代精神和知识精英的人生态度.19世纪50年代在上海、19世纪60年代在香港,有过两次与社会进化论相关的“强弱论”问题的讨论.参与这两次讨论的王韬,主张以“用强”的立场应对西方的挑战,但他最终也未成为社会进化论者.象王韬这样的直接参与传教士西学传播活动的知识精英,不能以先驱者的姿态对在西方有广泛影”向的社会进化论以积极的理解,并主动予以传播,社会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进程就无庸置疑地被推迟了.  相似文献   

3.
李怡 《江汉论坛》2005,(2):59-61
进化论不仅以它的现世性取代古老的形而上的道德立论源头“天道”,而且以它的“生物科学”地位建立了与近代伦理学的联系,成为中国人近现代流行的道德伦理“相竞相成”新观念的阐释基点,进而引发了近代中国的伦理学革命。在当下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相竞相成进化”的道德观已不敷用,为此,本文探讨了进化论被引进中国并迅速征服民众的历史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进行了新思考。  相似文献   

4.
进化论进入中国呈现出三种主要的面貌,即作为科学知识的进化论、作为价值的进化论和作为方法的进化论.进化论在方法论层面的运用带来新的"景观","发生学方法"是其中一个主要的"景观".杜威、胡适和贺麟等都对此有所论述.胡适的"历史方法"与杜威的发生学方法有一定的距离,贺麟则对杜威的发生学方法有较深刻的认识,他对"独断的进化论"和"方法的进化论"的区分深化了现当代中国思想家对进化论的理解和对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化的认识.无论如何,胡适和贺麟都确认"方法的进化论"的合理性和对于中国思想世界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胡适的自由主义以附属于天演论中的社会有机体论为信念起点,用实验主义哲学论证社会进化的渐进性,复以和平主义为理念依据去要求非暴力的社会改造。这种理路比之于当时各种激进的社会革命理论,具有一种众所周知的低调;不过比之于进化论自由主义,它显然又是高调的、乐观主义的,甚至具有准唯理主义式的色彩。本文把胡适的自由主义哲学称之为有限乐观主义,并且认为它表现了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6.
哈耶克从以扩展秩序为内容的逻辑演进方法论出发,提出了演进理性的哲学思想和知与无知的认识论,并由此评析生物进化论、社会生物学进化论等建构进化论,进而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演进文化论.辩证继承是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复兴过程中的主要思维方式,而哈耶克的演进文化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思维向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文化传统的现代性转向有着方法论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制度变迁的演进论思想是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及其后出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而萌生的, 同时更远地接受了休谟、亚当·斯密、弗格森乃至曼德维尔的理论精华。演进论思想对现代主流经济学富有价 值成果的吸收将是一个十分必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社会开放"不仅是一个现代政治习语,而且是一个理论概念,它体现了人类社会所具有的一种开放机理,表明了一个密切关联现实的理论问题.从词源上说,社会开放这个词并没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阶段的一个认识结果.确切地说,它是在现代自然科学成果基础上才为社会普遍关注并移植到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进化论的观点,认为人类产生以后,进化并没有终结,它以特殊的方式仍处于一种新的进化过程中。这种新进化以一种更新、更快的节奏和速度在演变,并促使人类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本文认为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学校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高全社会公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世界观的内容是多层次的,进化论思想推动国人世界观的转变,主要表现在推动国人对进步观念的普遍认同以及对"人"的全新认识等方面,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不过,国人对进化论思想的接受和容纳毕竟是在维护民族生存、求富求强的总体目标下进行的,这就使得中国化了的进化论思想事实上已与达尔文原滋原味的生物进化论有了相当大的距离,由此而带来的缺失也是我们必须看到的.  相似文献   

11.
按照“形而上学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界定,进化论作为具体科学知识属于“器”的范围,然而它一旦成为宇宙社会的普遍规律,则进入了“道”的领域。中国近代进化论思潮形成的内在逻辑可以概括为:由器而道。戊戍前后形成的进化论思潮,就是将其从前者提升为后者。  相似文献   

12.
进化论与当代马克思主义人类学郭净西方人类学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曾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影响;而它的理论,也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将人类学同马克思主义联系起来的一条重要纽带,便是文化进化论。可以说,把握了文化进化论这一线索,...  相似文献   

13.
文学史观受历史哲学观的制约。作为近现代中国主要哲学思想之一 ,进化论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现代文学史观。但中国式的进化论思想有其严重局限 ,要突破既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 ,只有走出进化论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4.
人们已注意到,在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中起过重要推动作用的进化论是被改写过的。达尔文并未认为自己所发现的生物界竞争规律适用于人类社会:赫胥黎进一步认为,人与物异,自然界弱肉强食,人类却该相亲相爱,将自然规律与道德伦理相对立;严复翻译《天演论》,却吸收了斯宾塞的观点,突出进化规律的普遍有效性。这种改写的策略意味在于:在一个危机四伏的年代,怎样借助进化论破除国人的华夏中心主义的妄自尊大的观念,以自强保种,救亡图存。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对中国近代进化论思潮由兴起到落退的历史过程,作一纵向的考察。这里借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范畴“器”和“道”来把握中国近代进化论思潮的涌来退去。一、由器而道:进化论思潮的形成“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进化论作为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属于“器”的范围,然而它一旦成了宇宙社会的普遍规律,则进入了“道”的领域。进化论思潮形成于戊戌前后,就是由器提升为道的过程。中国近代中学与西学论争中的“道(体)器(用)”之辩,是进化论思潮涌出的前奏。甲午战争之前,作为自然科学知识传入中国的进化论,并未引起中国人…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梁启超思想中的“进化论”,决定其在中国近现代启蒙思想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梁启超的“进化论”思想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不同阶段的内在差异恰恰体现出中国思想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现代生理学角度,论述了人脑的自由机能和人脑神经突触的可变性对人的选择及价值形成的意义;并从现代进化论角度,揭示了人的价值形成与生命发展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因素相联系、与生命进化的功能相联系。作者并指出,现代生理学和现代进化论在价值形成的生物机制的认识论研究上形成了相互呼应的格局: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微观理论证明,而后者则构成了前者的宏观历史根据。  相似文献   

18.
达尔文主义和现代文化范式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的发展可以借助库恩的范式理论得到解释 ,文化范式的变革具有不同于科学范式变革的特点。达尔文进化论是近现代工业革命、早期资本主义精神、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在现代社会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理论原则逐渐成为现代文化范式 ,取代了中世纪的宗教信仰范式。现代社会的发展蕴涵了现代文化范式的危机。文化范式的产生、反常、危机、变革体现了文化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严复"天演"进化论对近代西学的选择与汇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民 《东南学术》2004,(3):58-66
严复的"天演"进化论曾在晚清思想界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其最具价值的创造应该是对近代西方学说的选择与汇释.严复选择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为了建立"天演"进化论的科学基础,选择斯宾塞、赫胥黎社会学说的重要目的就是认同生物进化论在人类社会的意义,为"天演"进化论的核心观点提供基本内容,以迎合当时救亡图存和启蒙社会的需要.严复对达尔文、斯宾塞、赫胥黎三家学说的汇释成为了晚清社会启蒙思潮的理论界石.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的一大转变,乃是大批知识分子先后接受了进化论,根本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世界图景和历史循环论。从此,历史进化论占据了思想界的王座,并且成为中国人接受其他各种现代意识形态的支援意识,因政教而成风俗,因风俗而成心理。进化论的广泛传播,造成了某些新的民族心理和共识,其中的一个核心观念就是“进步”。”进步”的信仰,指示出一种新的历史观和世界观:随着时间之流,世界必定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进展。与此相伴的是人类的知识、幸福、力量和德性也在不断增长,最终将进入到一个高度完善的理想社会。对现代化史的研究发现,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进步的信仰都是现代运动的观念前提。没有作为价值的”进步”观念,就无法理解所谓现代性。因此,进步的信仰理所当然地主导了20世纪的中国精神。或者说,“进步”的观念,是20世纪中国精神传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