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大的学问     
孔子曾经感叹说.颜回实在不是一个对我有所帮助的人啊.因为他对我昕讲的无不心悦诚服。孔圣人所要表达的是,一个有所反思、质疑的学生才是真正育助于老师自身丰富的好学生。但让人困惑的是,颜回英年早逝时,孔子哀叹说:“天丧予!天丧予!”这更让人感到奇怪,一个无助于自己的弟子之死,何以让孔子认为是天在灭自己呢?  相似文献   

2.
孔子被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只能靠吃野菜度日,整整有七天没有尝过粮米。孔子白天睡觉。弟子颜回外出讨米回来烧火煮饭。饭煮到快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抓取锅子里的饭吃。没多久,饭煮熟了,颜回谒见孔子并献上饭盒,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 孔子起身对颜回说:“今天我梦见先君。因此,请你把饭食弄干净之后去祭祀先君。” 颜回答复说:“不行。刚才烟尘掉进锅  相似文献   

3.
颜回的逻辑     
钱宁 《领导文萃》2010,(16):79-81
孔子最喜爱的弟子是颜回,这不仅因为他对老师的学说领会得最快最深,更在于他能在关键时刻坚定不移地捍卫老师。  相似文献   

4.
李敬泽 《领导文萃》2005,(9):158-159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的弟子都是“活雷锋”,在乱糟糟的春秋时代努力做好事。做好事分为两种,一种如颜回,躲在破巷子里哪儿也不去,天天思考人生的意义,有个窝头吃,有一瓢清水喝,颜先生就乐呵呵的了。在孔子看来,这就是做好事,世道这么乱,一个人呆在屋里不出去添乱就是最大的德行。帕斯卡尔说:世上一切灾难都起于人不肯呆在自己的房间里,做一棵“思想”的芦苇;颜回有芦苇之风,孔子在众弟子中对他评价最高。说起来,孔老先生也有些凡人的毛病,看《论语》就知道,他也喜欢背后议论人,但他对颜回是一贯地夸奖,这可能是因为颜回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5.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13,(12):94-94
家长会读小学的儿子说:妈妈,老师让你明天去开家长会。妈妈:让你爸去。儿子:不行,老师说爸爸也是他教的,不想再说他了,一定要你去!打呼噜大学时的一个室友打呼噜特别响,有天早晨他忽然问我们:"我昨晚是不是又打呼噜了?"我下铺那哥们说:"你打没打呼噜我们不知道,反正楼道里的声控灯亮了一宿。"  相似文献   

6.
记得在课程改革刚开始时,有位前辈曾经这样对我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学生一生的命运!”这句话使我深感责任的重大。于是,作为语文课改实验教师的我,常常在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学生一种什么样的教育?让学生拥有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苦思良久,我认为,让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充分享受课堂时光,这应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追求。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充分享受课堂时光呢?我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学生,让学生个性拥有更多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霍晓红 《科学咨询》2010,(15):119-119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师适时、巧妙、恰当地鼓励和表扬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经常听到学生家长这么说:“xx老师,我的孩子就听您的话,您说的一句话比我们说十句还有用!”可见,“老师”这个称呼在学生的心中有多重的份量!我们身为教师,一言一行对学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尤其是音乐教师。从教十几年的经历中,有一节课至今让我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8.
暑假,当我阅读完王巨成的《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这本书,我的心被彻底震撼了,心里充满感慨。马进,他曾是一个多么聪明活泼、多么善良可爱的孩子啊,因为郭老师对学生过分的严厉,过分地看重考试分数,让他从天使变成了一个人人"敬而远之"的学生!郭老师的做法让我们叹息,更让我们唏嘘不已。说实话,马进的悲剧本可避免,可现实的残酷却让人不得不反省啊!一、走心法开学了,由于工作需要,刚送走了毕业班的我没有按学校  相似文献   

9.
田天沐 《办公室业务》2013,(21):197-198,233
在第29个教师节里,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探讨"师德"与"学风",目的是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知道自己应尽的本份,"教师"要重视"师德"、"学生"要重视"学风"。期待对老师和学生都能有所启发,期待社会对老师和学生有更多的理解、帮助、支持。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师适时、巧妙、恰当地鼓励和表扬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经常听到学生家长这么说:"xx老师,我的孩子就听您的话,您说的一句话比我们说十句还有用!"可见, "老师"这个称呼在学生的心中有多重的份量!我们身为教师,一言一行对学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尤其是音乐教师.从教十几年的经历中,有一节课至今让我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高中教师,曾经在和几个老师的闲聊中,一个老师委屈地说:"现在的学生啊,只有对他们严厉,不然没法儿教,我本来不严厉,但在课堂上都得凶巴巴、一本正经的样子!"他说得多么的无可奈何!事实果真这样吗?老师真的不得不严厉、不得不换一副穷凶极恶的样子吗?我看未必,而且大可不必!学生不喜欢严厉的老师,因为严厉老师最大的体现就是体罚学生,我们要对严厉的老师说不!  相似文献   

12.
正教育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说起来容易做起难,处理学生偶发事件,有时是感性代替理性,而忽略了"以人为本"。我曾有过这样的沉痛教训。那是本学期发生的一个特殊案例。某天的课间,办公室有老师惊讶的发现,我价值不菲的浅色衣服后背有一长行显眼的墨点。我脱下衣服一看,是用碳素墨水笔撒的。顿时火冒三丈,立即联系该班的班主任,一同去班上查找胆敢在老师衣服上撒墨水的调皮学生。先口询未果,后只好让学生不记名写检举,果然有效,竟检举出三个一向表现较好且学习努力的男生:刘某、张某、朱某。可是这三人矢口否认。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好把检举票数最多的刘某带回办公室。在办公室里,刘某问:"老师,是让我说真话还是假话?""当然是真话!"他于是昂着头、挺起胸、脖子一甩:"我没在你衣服上  相似文献   

13.
孔子带着当时国际一流的企业家、外交家、纵横家子贡,堪称政治、经济、外交、工商样样都通的大通才周游列国?要知道在孔子的三千弟子当中,子贡的学问不是最好的,比他好的像颜回、曾子、子路等等,有的是。孔子周游列国,自己很穷,很倒霉,但是每个国家对于他的推荐,那是要买账的。他的弟子在各个国家,有当军队司令员的,有当行政首长的,所以,每个诸侯都不敢用他,因为他的学生太多了,几百万人口的天下,他的学生就有三千人,而且学生绝对听他的话,他动一下,诸侯国都会动摇,谁敢用他?  相似文献   

14.
正人家说,十年磨一剑!一转眼,从事德育教学已经十年了,回首这十年的酸甜苦辣,不禁感慨万千。现在全国有一句流行语——你幸福吗?这十年虽然没有磨出什么剑来,但是我觉得上课很幸福!我觉得,幸福不是一种笼统的感觉,它完全可以落实在一件件生活小事中。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每堂课说得眉飞色舞就挺幸福;看着座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就挺幸福;听到多次有学生对我说:"老师,你是我见过最好的政治老师。"我也觉得幸福。我想这就是我追求的充满幸福感的德育课堂!那么如何营造这样的幸福课堂呢?1微笑让课堂充满愉快师范毕业之后,我毫无悬念的成为了一名教师,来到职教  相似文献   

15.
暑假,当我阅读完王巨成的《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这本书,我的心被彻底震撼了,心里充满感慨。
  马进,他曾是一个多么聪明活泼、多么善良可爱的孩子啊,因为郭老师对学生过分的严厉,过分地看重考试分数,让他从天使变成了一个人人“敬而远之”的学生!郭老师的做法让我们叹息,更让我们唏嘘不已。说实话,马进的悲剧本可避免,可现实的残酷却让人不得不反省啊!  相似文献   

16.
儿子放暑假回来,一家人开车去郊外过周末,在等红灯的时候,一个卷发的老人正商立人行道,走向街的对面。“啊,李老师,那是李老师”儿子一眼就认出了他的老师。他由衷的激动劲,让我很是欣慰。人生过往,有些事,有些人是要亿想终身的,比如学校,比如老师。从画儿童画开始,儿子在美术班里混了好几年,没多大长进,后来经一位朋友介绍,跟李老师学素描和色彩。李老师是成都西城区文化馆的美术辅导老师,都说他的画作不怎么样,却教出了不少好学生。  相似文献   

17.
黄兴艳 《科学咨询》2009,(24):39-39
今年教师节前一天,我收到了一则短信:黄老师,还记得我吗?我是王晓娇,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学生衷心祝你节日快乐,桃李满天下……是啊!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是桃李满天下!可我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尽力搜索自己的记忆,脑海里始终没有该生的印象。作为长期任初三年级5、6个毕业班的历史科任教师,每年要送走几百个学生,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和爱好的推动,才有希望跨上成功的道路”。华裔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也说:“成功真正的秘诀是兴趣”。他们把树立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当作是学习的当务之急和事业成功的关键。习作也是如此,习作的兴趣是学生积极习作的先决条件,是提高学生习作的心理保证,它能使学生变“苦写”为“乐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一个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不断培养的。教师要善于牵线搭桥,帮助学生构建起生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乐于动笔。  相似文献   

19.
快乐是什么?有人说,要让自己快乐,最好的方法是先令别人快乐.老师最需要的是一种源于工作的快乐,是一种工作和生命相融合的高品位的教育生活,说简单些,我们每个老师的快乐,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快乐,这样自己才活得精彩,活得快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动"起来,学习"活"的历史,快乐的学习历史,势在必行.这样,学生快乐,老师快乐!  相似文献   

20.
星期一,和往常一样,对学生交上来的周记进行批改,对她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对一周内表现好的给予鼓励,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对思想上的疑虑予以解释,对今后的做法给予建议。虽然她们都已是十七、八岁的大姑娘了,但毕竟没有真正接触过社会,所以还是蛮单纯可爱的。正在为她们纯真的心灵感叹时,忽然有一本周记映入了我的眼帘,一个叫戴史超的学生写了这样一段话:“老师,看了你上周的批语,我非常激动,我都哭了,从小到大,还从来没有一个老师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他们都把我当成是问题学生,只会令他们头痛,我是一个没有优点的人,所以我很感激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