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洪军  罗建平 《理论界》2009,(10):77-79
相对于福特时代,当代社会的劳动方式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哈特和奈格里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变化,提出了作为生产非物质产品的劳动的非物质劳动的概念.并且认为在当代非物质劳动已获得了霸权.这一非物质劳动霸权蕴含着极大的革命潜能.非物质劳动概念的提出弥合了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断裂,在后现代革命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兼论实践、生产和劳动概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平 《人文杂志》2006,42(3):21-27
本文在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来把握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作了系统的梳理和说明.本文着重指出,在从早期的异化劳动概念向后期的"劳动的异化"概念过渡的过程中,严格的经济学意义上的雇佣劳动概念是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得以最终走向科学的关键.此外,在具体的分析中,本文对劳动、实践和生产这三个概念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及其相互的逻辑过渡关系进行了必要的说明.由此出发,本文对国内理论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性"的讨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生产劳动概念是反映社会生产活动本质特征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反映人们对社会生产过程认识的一个侧面。生产劳动概念应如何定义,争论甚久,本文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就教于同志们. 一、马克思以前关于生产劳动的概念重商时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生产领域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劳动,交换是不能创造财富的。从十五世纪末开始,一系列地理大发现有力地刺激了西欧商业的发展。商业资本  相似文献   

4.
有关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基本理论为依据,紧密结合当代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我国经济学界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争论的几个焦点问题,阐述了作者的见解。这些问题是:(1)一般生产劳动的概念必须扩大,但不能任意扩大;(2)扩大一般生产劳动概念应掌握的几条原则界限;(3)关于生产部门与非生产部门的划分;(4)关于社会生产劳动的概念及划分社会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标准;(5)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文章最后,还就社会主义国家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计量问题,表述了个人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所开启的存在论新境域中,劳动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创生和改变社会关系的感性活动,即实践.生产与感性的双方面的同一性构成了劳动概念的内涵.哈贝马斯对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作了知性解读,由此区分劳动与交往,从而重建实践概念为交往.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实践意义域中劳动概念的知性批判彰显了他在当代状况之下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所作出的真实努力,但同时也表明他并未从存在论高度理解马克思的劳动概念.  相似文献   

6.
随着当代经济社会深入发展,马克思所揭示的异化劳动出现了新的状况和挑战,劳动者对异化劳动的认知对其劳动状态产生很大影响.综观各种特征历史阶段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展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自身生产要素的结合状况是影响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关键,这同时也是当代劳动者"资产阶级权利"的合理表现.如何把握好三者的统一结合,并注意预防"资产阶级权利"的演变,是我国广大劳动者消除异化劳动痛感,确保其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积极性的必要认知.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决定生产力水平各种因素矛盾运动在当代新发展的崭新概括,是对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新总结,它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理论与学说。第一,它是对决定生产力水平的诸要素矛盾运动的崭新概括。我们知道,社会劳动生产力是指一定时代的人们结成一定的关系,运用物质手段,作用与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反映了社会的人同自然的关系,生产力中总是包括了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人,用于劳动过程的手段和条件,即劳动资料,以及劳动对象。这三个因素是任何时代的生产力都具有的。社会劳动生产力本身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不同的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并不是生产力的构成由三个要素变成了两要素或  相似文献   

8.
李飞 《南方论刊》2011,(6):59-60
剪纸这种极富中国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它的意韵之美、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设计方法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它与现代平面设计是相契合的.把剪纸艺术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中,不仅会丰富当代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还会得到更多创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价值"是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哲学"价值一般"与"商品价值二重性"无法兼容,是价值学和经济学共同的理论难题.本文以"人的生命"为"价值"生成的逻辑起点,推演出价值一般的"为人""立人"的二重性本质,并将其延伸到商品社会中,揭示了商品价值二重性的科学内涵.其中,对商品交换价值之"肯定交付主体商业觉悟"内涵的揭示,改变了既...  相似文献   

10.
橄榄型社会结构即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是指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体,而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比例都较小的、"两头小,中间大"形如橄榄球的社会结构."橄榄型"社会结构是相对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模型.而当前,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尚未发育成橄榄型社会结构.本文将从社会阶层内部及各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机制来分析阻碍我国形成橄...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支撑的虚体生产日益上升为关乎社会关系和生命过程生产的重大时代性问题。从根本上看,数字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数字化转型的产物,是与数字资本的本质规定和特殊功能相适应的一种新型劳动形态。建立在数字劳动基础上的虚体生产,构成了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主体生产的普遍中介形式。虚体的全面介入为主体生产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内在张力,并衍生出更具普遍性和弥散性的数字异化。现阶段的虚体生产呈现出一种以技术主体性为表现形式、以资本主体性为根本规定的扩张态势,这种态势貌似是在给主体的自由和解放创造便利条件,实际却加深了资本逻辑对人的个性和欲望生产的抽象统治。基于此,历史唯物主义应将数字权力批判作为自己的当代课题,并从"人的解放"的高度来探索数字正义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李春建 《理论界》2010,(10):27-29
非物质生产劳动,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一种,一度在马克思的理论研究中微不足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越来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和改造,非物质生产劳动开始历史性地存在。在当代,《帝国》的作者哈特(Michael Hardt)与内格里(Antonio Negri),继承了马克思的理论传统,进一步探讨了非物质劳动概念,提出了非物质劳动霸权的观点。他们的非物质劳动理论,在后现代的意义上激活了马克思的思想,恢复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传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阐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绝大多数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给"经济效益"下定义时,都把"劳动占用"和"劳动耗费"并列.我认为,这种提法值得商榷.以南方十六所大学编《政治经济学教材》为例,其表述是:"经济效益是从属于一定社会生产目的的劳动占用、劳动耗费和有用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根据这种表述列成公式,则: 经济效益=(C+V+M)/(C+V) 我们知道,定义是揭示概念的逻辑方法,就是用精确简明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给概念下定义,应先明确这个概念的基  相似文献   

14.
服务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研究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实践的发展与现实的变化,在新时期,重温马克思关于服务劳动的论述具有重要意义.二战后,在新科技革命作用下,当代服务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出现了与马克思时代不同的重大变化,服务劳动也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与新特点.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立足于劳动和需要,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在劳动产品、劳动、人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四个方面的异化,形成了自己的资本批判逻辑;鲍德里亚则在《生产之镜》中力图用象征交换解构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劳动概念及其分析方法,重构一种新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本文认为鲍德里亚在解构马克思理论的过程中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刻意歪曲,其资本批判理论只有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人们往往通过具体的、熟悉的、有形的概念去认知和体验抽象的、复杂的、无形的概念.隐喻与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诗歌重要的表现形式,隐喻在诗歌中普遍运用.唐诗中关于"草"的隐喻可以说比比皆是,并且隐喻丰富;与其它时代诗词中"草"的隐喻相比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哲学从劳动概念入手全面阐述其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使其成为唯一的一门历史科学.但在反思资本文明、批判现代性以及为人类谋划未来的过程中,马克思哲学由以出发的基础--劳动概念在当代却引起诸多争论.所以正确把握马克思哲学劳动概念,对于进一步澄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具有根本意义.  相似文献   

18.
管理劳动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结合劳动"发展的结果.随着人类生产劳动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管理劳动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形式越来越多样.在当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管理劳动已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社会实践活动.企业管理是管理劳动的一种形式,它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管理手段的使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决策、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控制,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顺利进行,取得最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企业管理劳动中,产生了不同于一般直接物质生产劳动者的特殊劳动者——企业管理劳动者,同时也产生了这种劳动的特殊  相似文献   

19.
劳动关系概念是构筑劳动法大厦的基石.中国理论与实务中对劳动关系概念的表述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故建议将劳动关系双方主体表述为“用工主体”和“劳动者”.从属劳动构成了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所以劳动关系概念应体现其本质特征.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和用工主体之间因发生从属劳动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20.
对"身体"的关注有着深远的知识论传统,"身体"是全部感性经验的基础,作为一种社会构造物,"身体"是社会过程内在化的载体。马克思明确提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身体生产理论",并为辩证地理解身体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概念体系。这些概念分为三类:一是"劳动者"与"劳动力",马克思将二者的区分作为身体探讨的逻辑起点;二是"异化劳动",马克思呈现了"异化劳动"下的身体困境,这种身体困境体现为身体的四重境遇:"被动的身体"、"分裂的身体"、"被剥夺的身体"和"匮乏的身体";三是"可变资本",马克思将雇佣工人的身体生产纳入到可变资本的循环中,劳动者在可变资本循环中的角色在"交换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中转换。哈维将政治身体的生产作为理解当代身体实践的重要方面,并尝试呈现当代身体政治的历史地理性:当代知识论层面的身体转向不仅是"复兴",更是"重建",这种身体实践是与全球化进程并行的,并与新左派的政治行动深刻关联在一起,呈现了一种替代性方案的可能性。此外,当代身体实践与生态话语交织在一起,尝试在更大的范围内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在这种共生中推进身体实践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