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雪峰 《理论界》2010,(10):30-32
大学人文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演绎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起来的。西方大学经历了以人文精神培育为主、人文学科及其教育丧失主导地位、人文精神培育进一步加强三个历史阶段。中国现代大学自产生之日起,其人文精神逐渐被实用主义、技术主义所取代,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培育才开始得到实质性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是科学技术整体化和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学生职业关键性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塑造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陈艳 《南方论刊》2007,(1):64-66
人文精神是一个个体所必须的基本素质,是一个人尤其是一个优秀的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但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存在缺失的一面。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现状的考察分析,提出了加强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育的基本内容和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普遍“贫血”,教师的职业素质参差不齐,均亟待加强和完善。在高职院校中倡导人文精神时,应将加强人文教育与教师职业素质的完善相结合,通过教师高尚的道德鼓舞学生、渊博的知识熏陶学生、求索的精神形塑学生、人文的关怀感染学生,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修为,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营造的育人氛围无不渗透着人文精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和重视,本文从高职院校人文精神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传统与扬弃——河北当代人文精神的建构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当代人文精神的培育,既要注重吸收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优质资源,发掘与时代需求相契合的积极思想要素,也要警惕和抑制传统精神中消极的部分,努力消除落后思想对现代建设的阻碍作用。河北当代人文精神的建设应当明确指导思想与原则,采取开放包容的心态,在多元化的河北传统文化基础上培育整体的当代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营造的育人氛围无不渗透着人文精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和重视,本文从高职院校人文精神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河北当代人文精神的培育,既要注重吸收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优质资源,发掘与时代需求相契合的积极思想要素,也要警惕和抑制传统精神中消极的部分,努力消除落后思想对现代建设的阻碍作用.河北当代人文精神的建设应当明确指导思想与原则,采取开放包容的心态,在多元化的河北传统文化基础上培育整体的当代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重庆社会科学》2007,(1):F0002-F0002
2006年12月4日,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社科联、重庆社科院联合举办的重庆人文精神研讨会在雾都宾馆举行。研讨会收到110篇论文。来自全市社科理论界的领导、专家、学者和部分论文作者、实际工作者8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研讨会围绕“总结工作,展示成果,深化研究,促进共识”的会议主题,认真总结了今年以来全市社科理论界总结、提炼、培育、宣传重庆人文精神的工作,重点发布了《与时俱进培育重庆人文精神与提升市民素质研究报告》和《当代重庆人文精神研究报告》两项成果,集中推出了一批最新的具有阶段性意义的研究成果,是对今…  相似文献   

10.
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突出培养学生的审美共生观。语文课程是高职院校的基础公共课程,在培养人文精神、提升道德素养以及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将生态美学融入到高职语文教学中是基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技术工匠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2月4日,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社科联、重庆社科院联合举办的重庆人文精神研讨会在雾都宾馆举行。研讨会收到110篇论文。来自全市社科理论界的领导、专家、学者和部分论文作者、实际工作者8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研讨会围绕“总结工作,展示成果,深化研究,促进共识”的会议主题,认真总结了今年以来全市社科理论界总结、提炼、培育、宣传重庆人文精神的工作,重点发布了《与时俱进培育重庆人文精神与提升市民素质研究报告》和《当代重庆人文精神研究报告》两项成果,集中推出了一批最新的具有阶段性意义的研究成果,是对今年以来重…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的精华,也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而人文精神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本文分析了民族精神与人文精神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提升人文精神,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人文精神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文精神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进一步强化民本理念、创新理念、生态理念和科学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赋予当代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在实践中,必须把人文精神同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营造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文精神的舆论环境、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同时要借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制度及具体运行机制,将人文精神渗透于社会实践和人们的日常行为.  相似文献   

14.
王先霈 《云梦学刊》2010,31(6):161-161
本教材供普通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教学使用,属于通识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性质,目标是突破单门学科思维的局限,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汉语语言文学素养,增强他们对古今美文所传达的优秀文化的兴趣和了解,培育其高雅的审美趣味,并对提升其人格修养产生有益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专注、专业、耐心、坚持不懈、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内核。图书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担负着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的重任,图书馆管理人员作为言传身教的老师,必须围绕这一核心内涵,从自身做起,不断加强对自身的工匠精神培育,并找出提升高职图书馆管理人员工匠精神培育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的精华,也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而人文精神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本文分析了民族精神与人文精神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提升人文精神,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已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形势,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美育功能,把在校生人数已占普通高校总人数43%的高职院校学生培育好,意义重大。为此,必须针对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和高职院校工作实际,高度重视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好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形势政策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和其他潜课程的作用;必须坚持知、情、理、行的统一,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持之以恒地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要关注人文精神培养已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识。但在高等教育中应侧重科学精神培育还是人文精神培养也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争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两种宝贵精神财富,两者有着共生互补的关系,任何一种精神的缺失都将造成人在实践过程中的失衡。现代人文精神应是融合科学精神在内的人文精神。实践中的人掌握了人文知识并不等于具有相应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人类认识改造人类社会的经验总结,人们可以通过课堂、书本所获取。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发展中仅仅满足于技术教育而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已成为制约高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培养人文素质对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增加人文课程的比重 ,培育校园建设的文化氛围 ,将会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专业技能型社团是高职院校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实践专业技能、培育职业素养、浓郁校园文化的重要平台.以专业技能型社团为视角,从专业技能实践、学生自主学习、职业素养培训和浓郁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论证专业技能型社团对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积极意义,高职院校应在政策引导、师资投入、行政管理与考核奖励等方面加强专业技能型社团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