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多种文化娱乐形式应运而生,行业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等方兴未艾,文化市场日趋繁荣.  相似文献   

2.
西方传统政治思想是孕育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理论武库与文化土壤。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影响问题,尽管在马克思主义问世之前的绝大多数政治思想家那里还得不到科学系统的研究解释,但他们关于人民群众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特别是其中那些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因素的卓越见解,自然成为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得以产生的重要思想材料。  相似文献   

3.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是“执政为民”理念在文化上的具体反映。本期“每期一题”从丰富群众生活、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培育民间文明社会风尚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卢瑞瑞 《理论界》2022,(12):80-87
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有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深厚历史根基,又有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论基础。作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的重要课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对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现实回应。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在动力,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根本之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进一步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提升之道。  相似文献   

5.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行为过程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要搞好这项工程,必须加强党的建设,惩治腐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观成熟于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当时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先进性逐渐丧失,在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多困扰,桎梏了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出发,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了关于人民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人民大众的历史地位和伟大作用,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途径,共产党人的人民立场和人民群众发展的伟大目标等系列问题。因此,准确而全面地把握马克思恩格斯人民观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有助于我们充分把握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要义,在新征程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7.
川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类别多样、形式丰富、分布范围广、影响广泛、文化艺术价值高等特点,是川东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精神价值和深刻地思想文化内涵,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培育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深刻内涵及三个代表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指出,“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可以说,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宗旨和落脚点,我党只有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为之努力奋斗,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
打开十七大报告,民生话题几乎贯穿始终,诸如"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人  相似文献   

10.
郭涛 《中文信息》2022,(1):293-295
文化馆属于政府公益文化事业单位,承担的主要责任便是辅导群众文化,其有助于提高群众文化效能.文化馆是为我国社会群众服务的,其不但有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业务生活,符合人民群众逐渐增长的精神文化要求,还有助于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基于此,笔者按照自身从业经验,并充分结合社会实践研究调查,针对增强文化馆展览交流,提升群众文化效能的策...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愈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让文化惠泽民生也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因此,民生不仅是指物质层面的民生,而且包括文化层面的民生.文化民生是民生的丰富和发展,是更高层次的民生.这些文化民生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和中共领导人的著作和讲话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文化民生有着多方面内容,即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人民群众精神信仰和理想信念的塑造,以及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实现.在新时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推进文化民生建设,就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构建良性的文化生态加以保障,并把文化生产力作为其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2.
《南方论刊》2009,(3):121-122
社区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需求的重要渠道。表面上看,发生在社区邻里之间,管理与服务部门之间的大多是一些小事,可这些小事却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日益成为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障。深入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继续扎实推进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打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根基;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促进精神生活内容的丰富与质量的提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社会的思想行为共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载体建设,促进精神生活交流交融;基于数字化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需要;激发同心同德、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增强全民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4.
文艺的生命力来自人民,“艺术更需要人民。”这是因为:人民群众给予文艺家以精神的哺育;人民生活给予文艺家以创作的源泉;人民的创作给予文艺家以艺术的乳汁;人民的语言给予文艺家以丰富的宝藏;人民对文艺的鉴赏给予文艺家以创造的活力。批驳了以农民意识改造知识分子思想论;反反映论;“自我表现”论;“贵族”文艺论等错误理论。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关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三大原则是建立在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作用基础之上的,融科学性、能动性、实践性于一体,全面、深刻、具体地指明了我党为何和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理论,也是新时期加强我党建设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当前文化消费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对如何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一、开展“泛珠三角”区域旅游文化合作开发的意义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旅游开发与合作是一个重要方面。当前,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消费越来越成为人民消费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旅游为载体的文化活动尤其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极具发展前景,也备受社会关注。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和龙头的“泛珠三角”区域既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体,也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圈和旅游带。“泛珠三角”区域既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8.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将人民主权具体落实为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实践。这里的人民,不是抽象整体,而是中国共产党与广大民众结合而成的实体;人民实体始终存在于政治生活中,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实现当家作主。将人民主权具体落实为人民当家作主,使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根本主体、领导力量、组织形式、运作机制、内容主题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知识脉络。作为人民民主的实践品格,全过程实际上处在一个同人民民主的丰富内容有着广泛联系的枢纽位置上,通过全过程,我们能够在发现人民民主的历史经纬与知识脉络的基础上,解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9.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在政治上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在实践上有利于全方位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正确处理好发展效率与社会公平、人民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的关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提出“精神共同富裕”这一命题,精神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与人民群众一道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价值追求。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精神生活也应该齐头并进。共同富裕是全面的,不仅是追求物质上的丰富,更是精神生活的富裕。思考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其提出的“必然性”,领悟内容构成的“实然性”,通过“应然性”找到一条通往现实的实践路径。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的三重维度,追本溯源、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文化产业精神产品的生产提“质”增“效”;以人民为中心,协调推进城乡区域文化一体化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共同建设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精神文化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