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宏观控制是从区域经济角度提出的现实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经济控制机制的层次相当复杂;特别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亚宏观控制担负着繁重而艰巨的经济控制和调节任务。因此,研究亚宏观控制的特点、对象、任务、方式等等,是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理论探索。本文想在这方面作些初步的尝试。一、亚宏观控制的客观必然性亚宏观控制是不随人们意志转移的客观存在。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为了完成我国的经济建设任务,“要特别注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宏观经济调控,是商品社会、市场经济内在矛盾运动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市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中间层,上连接国家、下连接企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调控层次。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市县宏观经济调控的意义 市县宏观经济调控,是指市县按照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总体目标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运用适当的调节机制和手段,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目标轨道,实行地区性经济的调节和干预,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偏离目标的倾向,使地区经济沿着既定目标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怎么让财产保值?古老的答案是买入黄金和兑换成美元。现在看来,这个答案显然过于古老。美元不保险了,看新闻、去银行、出国旅游等你都能感觉出来。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首度破"7",也就是1美元兑换6.992元人民币,迈入"6",元时代。咱左手中的人民币越来越威猛,右手中的外汇正不停地抽搐。怎么办?如何处置才能做到保值增值,是结汇还是投资?这是属于你"一个人的货币战争"。本刊记者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探讨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内在关系,认为不仅宏观总量的变化规律可从微观主体的行为中找到说明,而且微观基础的性质限定了宏观管理方式的选择空间。因此,其逻辑结论是必须通过明确产权边界重新构造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5.
宏观经济波动:重大论争的回顾与评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要回顾自凯恩斯以来 ,各主要宏观经济学派老凯恩斯主义者、货币主义者、新古典宏观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关于宏观经济波动原因的重大论争 ,并给出笔者的评论。论争的焦点集中于 :短期中价格与工资是否灵变 ,从而宏观市场是否能够连续均衡 ,货币是否中性 ,菲利普斯曲线所表达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替换关系是否存在等等。其中 ,宏观理论的微观基础至关重要 ,当代的宏观理论进展主要反映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1981年12月上旬,应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的邀请,笔者作为“中国赴日宏观经济考察团”的团员之一,随团在日本访问了10天。我们这次赴日考察的特点是“题目大,时间短”。要想在短短10天的时间里弄清居世界第3位的“经济大国”日本的宏观经济控制问题,简直是要想一口吞下一只大象。不过,由于好客的主人的精心安排,我们这10天虽不能说是“满载而归”,但收获也是不小  相似文献   

7.
二次大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宏观经济控制,着重实行的是间接控制,但也不完全排除直接控制,并摸索出一整套宏观控制的方法和政策措施。本文侧重地介绍和分析了一些方法和政策措施,即:制订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其中财政手段和金融手段是宏观经济控制的左右手,再辅之以其他政策措施,如收入政策、社会政策、结构政策等等。作者认为,由于我国正处于从以直接控制为主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向以间接控制为主的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模式转化的过程中,因而有分析地借鉴一些西方国家间接宏观经济控制的经验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的重点,在于国家对社会总需求的正确调节。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就整个经济全局来说,我们的出发点与归宿正在从直接的宏观控制转向间接的宏观控制。其中,涉及到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的策略与战略问题。即社会主义条件下,对职工工资的增长要不要、该不该控制?社会主义企业的奖金发放,要不要、该不该提出封顶的问题?或者说,在论及社会主义的个人分配问题上,涉及到宏观管理问题,究竟是实行以国家参与的直接干预为最佳战略决策,还是采取以企业为本位的工资与效益挂钩的间接控制?应该说,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重大课题。从理论上分析,把社会主义个人收入政策做为一个总体来考察,工资的增长,应该  相似文献   

9.
宏观经济调控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运行的内容与方式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导致了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的内容上,从原来大量的微观经济活动中脱离出来,主要调节和控制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协调经济发展中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规划未来经济发展目标,控制货币发行,为公平竞争提供良好的环境,以防止分配过度不公,保持经济持续均衡发展;在形式上从以直接调控为主转变为间接调控为主,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变为主要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从直接作用于企业转变为作用于市场。最后,作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给予了具体界说。  相似文献   

10.
日本“官产协调”的宏观经济控制,战后以来,在诱导经济度过重重难关,并实现为期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以及此后长期相对均衡和高效率地运行中,发挥了重要调节作用。本文仅就日本宏观经济控制的基本模式、控制系统、实现条件以及调控机制,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发展过程,大体说来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1) 从《论犹太人问题》到《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萌芽阶段;(2) 从《伦敦笔记》到《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的《货币章》,是马克思货币理论从开始形成到逐渐成熟的过渡阶段;(3)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资本论》,是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完成阶段。本文拟按照上述历史的线索,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社会,土地有没有价格?如果有,应该如何确定?这些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学领域的“悬案”。土地价格研究,对于计算农业总生产率,对于解决国土整治、土地资源的最佳利用、经济效果评价、农村土地转包等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土地的价值及其实体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自然,要回答土地有无价格,先得回答土地有无价值。在我国经济学界,正统观点认为,土地没有价值,因为土地是大自然的产物,不是劳动产品。不承认土地有价值,由土地无价值而导致土地无价格,从而导致用地无代价,进而导致滥用和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实践证明,这已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极大危害。土地无价值的观点,不只是在实践上有害,就是在理论上也难以成立。我们知道,土地尽管是大自然的“恩赐”,不是劳动所创造,但人们要利用土地,必须首先开发土地,开发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文化从大概念上讲,是包孕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全部,所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人类的思维方式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所遵循的规律是:建构演进律、相异互补律、图式拓深律和文化心理互渗律。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概括出这四条规律,但在思维的实际演进、发展过程中,它们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毫无联系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因此,思维运行的规律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它们综合在一起而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进化史观是中国历史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形态,它立足中国的社会现实,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历史进步性.它的产生与发展同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密切相关,在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转型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总体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贡献:一是彻底颠覆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信条;二是成功完成了历史观的近代化转型;三是有力促进了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可以说,它是中国历史观发展的一座里程碑,为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马克思的有关论述,从当前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趋势出发,提出了固定资产损耗补偿规律。这一规律有两方面的内容: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是由社会必要损耗所决定;固定资产损耗按照等价原则,通过折旧方式而逐渐得到补偿。文中所提出的“软件固定资产”的损耗和补偿问题,无论在理论探讨上还是在完善我国固定资产管理方式的实践上都是很有意义的。作者认为,应根据固定资产损耗补偿规律的要求,改革现行软件和硬件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摆正固定资产投资与改造的关系,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7.
一赵紫阳总理在全国党代会上所作的《关于制定“七五”计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是全面改革我国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在“七一”的前两年,改革的重点要围绕稳定经济的要求,从宏观上加强、完善间接控制体系。“七五”后三年,要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间接控制。可见,建立健全、加强和完善间接控制,是我国“七五”计划期间全面改革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些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中,经济控制问题,尤其是如何搞好间接控制问题,已  相似文献   

18.
世界出现了新特点,实践提出了新问题,马克思主义要有新的大发展。这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一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和推动世界发展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来源于实践,扎根于实践,并以严谨、完整、科学的世界观,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指引方向和提供思想的、物质的动力。这种鲜明的实践性,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活力  相似文献   

19.
《创新》2010,(4):F0002-F0002
陈东琪,男,湖南湘潭人,1955年8月生,现为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专家组成员,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当代中国经济学百家》、《中国经济学希望之光》和《社会科学家词典》等均有介绍。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级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计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20.
重大军事科技事件新闻传播因报道主体时效性强、影响力大而备受瞩目.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历史,高新技术往往较先应用于国防军事领域,重大军事科技事件的新闻传播也往往传达着多种层面的信息.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其特点和规律研究,为做好这一特殊领域的新闻报道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