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橡皮擦痕     
我有一位笔友,女孩子,写一手娟秀的钢笔字。几年来,无论各自的生活发生怎样的变迁,我们一直饶有兴味地通着信。令我惊异的是,她的每一封信,都誊抄得干干净净,字写得工工整整。每次收到她的信,一颗被生活压得很沉重的心,便会轻轻地飞起来。我会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开信封,等待着一片明丽的阳光从里面掉下来。有一次,那是在久未收到她的信之后了.我好着一种宁静的心情重温她的一封封来信.突然,我发现一个本不是秘密的秘密:X的每一封信的字里行间,都有一处或两处略及温湿的橡皮接痕.我一下子呆住了.橡皮,是孩子们上学必备文…  相似文献   

2.
90度青春     
<正>我喃喃地念道:"生有时,死有时,聚有时,散有时。"轻轻地合上了手中的《旧约》,回头看见她在我的床上睡得正酣。阳光从窗外斜射进屋内,在那张大大的老木床上落下一个有着模糊而明亮的光斑。一、90度莫利最喜欢夏天,她说,只有夏天的阳光是温暖的,因为光线是和地面垂直的。她这样说的时候,正是夏天,她用手遮着光线慢慢地抬起头,努力地睁开眼睛,试图  相似文献   

3.
向爱而生     
《金色年华》2007,(10):21-21
一个信仰基督教的朋友给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她的一个西方教友志愿到我国西部某贫困山区支教。她在一所简陋的小学里教孩子们读书.课余时间走街串巷为那些不识字的村妇扫盲。在那里,她不能给人们宣讲基督.因为,他们不懂也不想理解。多少个漫漫长夜,只有一盏孤灯、一本《圣经》陪伴着她,但她无怨无悔。因为,她心里有来自上帝的光和爱。但有一次,她经历了一件让她心碎的事:在路上,  相似文献   

4.
《女性天地》2010,(11):14-15
曹姑娘是凭一张薄纸和我成为同事的。 来应聘的那天,个子小巧的她站在大家面前,清秀干净如中学生。她把一张薄薄的纸递给面试的老总,说:“我叫曹雯,曹操的曹,晴雯的雯。”她脸上的表情和她的介绍一样,清楚明了。当时,一圈考官就都喜欢上了。  相似文献   

5.
你是怎样进入这个行业的?有什么特殊的事件让你决定做这行吗?Emi:1998年底的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个嫁给日本人的中国女孩。有一天我在俱乐部里锻炼身体的时候她就过来和我说:“唉.给我照相吧?”我说:“我不会照相。”她说:“没事儿.照吧!为什么不呢?咱们关系很好.而且我家阳光特别好。”我那时候根本不懂光线.我只是对光影特别地敏感。结果我们照了大概3,4个小时.其中有人像有人体.当时真的玩的特别高兴。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见她,是冬日。将近黄昏,在透过酒店大堂稀薄的微光里,一个戴着帽子的女子慢悠悠出现在我面前。是那样干净的一张脸.和在电影,电视屏幕上看惯了的那张脸稍有些出入,不胭不脂不粉不黛之下.还是不肯有一点油腻与污尘,就像下过决心淘洗尽的不染.使你猜不透她原来的铅华。  相似文献   

7.
在短信、Email风行的信息时代,我家却保持着一种传统的通信方式:留便条。在我看来,这一张张窄窄的便条虽说有些“落伍”,但却像一缕缕阳光,照亮了我的晚年,让我在“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的诗意人生中,分享着一个个向晚的日子。  相似文献   

8.
瞧,一个穿着朴素,性格大方的老师又出现在我的眼前了。 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一个漂亮的鼻子,她还有一张伶牙俐齿的嘴。我们都叫她姜老师。  相似文献   

9.
一个生命垂危的小女孩,站在洒满阳光的病房门前向我招手,微笑地说着──“再见!”“ByeBye!”当我已记不请她是第几次回过头的时候,她已站在走廊的那一端向我把手,幸好太长的走廊能见度相当好;我们能望见她那微微的一翕一合的双唇,仍能望见她那美丽的眼眸里闪耀着的真挚生动的光彩.仍能最后一次体会她那弱小但坚强的背影。后来我才明白当时她的眼眸里同时又在竭力掩饰一种一尘不染的苍白,一种淡淡的化部。而她对于生命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切向往又怎样鼓励着她勇敢地微笑地同命运抗争!我们是在海滨城市的一家医院相识的。那时我…  相似文献   

10.
北京有位评论家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这话我非常赞同。因为故乡是泥性的:她生长草香花香谷香,阳光与清风,生长鸡鸣犬唁牛哞,水流明月与安详,生长民风乡俗的质朴与情感的真淳和良善;因为故乡是温煦的:浓郁乡情乡音乡土是世间最绵暖的怀抱,愈是在困苦危厄时愈可见她人性里真纯的晖光,  相似文献   

11.
我颤抖着,合上这本紫色缎面日记本。我的眼前老是晃动着一个女孩的身影,一个由两张图片重叠在一起的身影:一张是她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的美丽身影;一张是她紧闭双眼、满脸惨白躺在太平间的身影。让我们一起来读这本带血的日记,一起来思索她走上死亡之路的原因吧。12月1日学校要举行元旦晚会,今天班长动员我出一个节目,要我跳独舞。奇怪,她怎么知道我会跳舞?或许是看见我身材好还是我举手投足间显露出了文艺细胞?离家时妈妈一再告诫:人怕出名猪怕壮,刚进校千万不要锋芒毕露,悠着点。好自为之。明天一定要推掉这份差事。12月…  相似文献   

12.
简陋的居室里,没有一件象样的东西是属于女儿的。几件换季的童装,一个鼓胀的书包,一些识字的画报,一本安徒生童话,成了女儿的全部家当.游戏机、玩具车、电子枪……许多属于童年的东西,高我的女儿太遥远了。想到这里,我不知欠女儿的是否太多太多,也说不清女儿的童年是不是真的苍白。夜晚,我和女儿同守一张圆桌,我专注地爬格子,女儿眨着小眼睛写她的作业。细碎的笔声,让我感受着母女间的默契和谐。停下笔我把一张报纸递给女儿,叫她在那醒目的标题下寻找母亲的名字,女儿就这样成了我的忠实读者。“长大了,也学写文章吧……”我…  相似文献   

13.
张玥  亓树新 《金色年华》2008,(11):62-62
从银行走出来的那一刻,孙楠楠感觉终于解脱了,不堪重负的半年“卡奴”生活使她身心俱疲!站在阳光下,她突然发现,原来天变得那么蓝,呼吸是那么畅快。“刚才,我把最后一笔欠款还完后,就立刻把卡报停了,这半年真是折磨死我了!,'现在,她就像一只刚刚挣脱枷锁的小鸟,孙楠楠轻快地说。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老师,我想对您说,请多给我们一些理解。 下课了,四年级班主任走进办公室,喜孜孜的样子。还没待我发问,她就给我看一个小纸盒子:用硬纸壳剪贴而成的,有一面上贴了一张明星图,美观又漂亮。“我们班杨丹做的一说是给我装粉笔。她还真有心呢!我好好地把她表扬了一下。”  相似文献   

15.
上个月爸爸去世,才惊觉又是18年过去了。我和哥哥相约去看她。远远地,就看到她在巷子尽头的家门前打盹儿,夕阳只剩半缕,照在她身上,显得苍老而有些凄凉。哥叫了一声妈,她惊诧地站起来,欢喜地笑:快进屋快进屋!我给你们做饭去。我张了张嘴,一声妈终究还是没叫出口。从小,我就比哥犟。  相似文献   

16.
十一月的晨风.已经有点彻骨,一如我面前的这个女孩儿的诱惑力。Lisa,混血,四分之一的东方血统为这张天使般的面孔笼置上一丝神秘的面纱,她颀长的身高,32.24.35的完美曲线,遥不可及的脱凡气质,让人昂起头、踮起足尖、屏住呼吸地去欣赏。  相似文献   

17.
寄卡给她     
她先前是我挺亲密的朋友,依据是那一阵子,她隔三差五就跑来看我.坐在我对面,她的笑浅淡而妩媚.彼时彼刻,与其说我在同她聊天,莫如说我在欣赏她的脸相……我们的初识,其实很简单。她突然来找我,拿了一篇习作,意在请我指教。我那时年轻气盛,也极其热心,看过她送上的文章,感觉有些话说,就一古脑地兜给了她.她边听边点头,我便知道我的话语没有白费。末了,她说她认定了我这个老师.基于她十二分的诚恳,我一时未置可否。以后她真的就常到我这儿来,聊着诗歌、散文、小说,总之都是关涉文学。夏日里,七八文友要聚聚,我忽然想,…  相似文献   

18.
爱情从做衣服开始同大多数家庭不一样,生活中,我和妻子金珠的角色似乎弄反了,她开朗,我内向,她粗犷,我柔情,这从我特爱干家务活上就可见一斑、1983年我们成家后,洗衣做饭,拖地擦灰等活儿基本上都是我干,我做的菜色香味俱佳,而且我还有一手别的男人很少有的做衣服的绝活儿,我和金珠的爱情就是从我给她做衣服开始的。’1980年7月的一天,金珠拿一块红的确良布料找我,说是要做一件连衣裙,我当时就接过来了,并一口保证一定给她做出一件最时髦的连衣裙。那时,我和金珠都是沈阳曲艺团的演员,她是1979年5月进沈阳市曲艺团的,比我早半年,是我的师姐。从我进团那天起,我就喜欢上她了,因为她开朗,说话响亮、笑声爽朗,人很阳光,我就喜欢这种阳光的女人。让我高兴的是,还没等我示爱,她倒先对我表示了好感,有事没事总找我,让我给她干这个干那个,她每次找我做什么,我都爽快地应下,因为我正求之不得呢!做衣裳是我的拿手活,1974年,我十几岁时就学会做衣裳了,是跟我妈妈学的,从那时以后,我身上穿的西装、T恤衫、衬衣等都是我自己做的。1980年,国内已经有外国电影了,我当时看了一些阿尔巴尼亚的影片,对外国宫廷里女人的服装非常喜欢,就照着阿尔巴尼亚宫廷里女人晚礼服的样子给金珠做了一件摇曳拖地的大长裙,金珠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这么潇洒的长裙,穿在身上美得不想脱下来。可是,因为这件长裙在当时太过时髦,金珠穿上没几天,团长就找她谈话,说这条裙子太扎眼,太  相似文献   

19.
一好朋友有句口头禅:我最恨别人骗我。在她的威慑下,我一句谎也不敢撒,哪怕是芝麻大的事,只要是能对她说的,我都如实地向她汇报,丝毫不敢添油加醋,深怕她在盛怒之下做出什么违法的事,就因为我这么谨小慎微.所以至今我们还是好朋友,只是不知道如果哪一天我不小心说了谎.她会怎样对待我。  相似文献   

20.
透过阳光的手指辛晓玲,马健蓉子喜欢逆着阳光,安静地欣赏她的手指。有一次,我有声、好奇地凑近前去──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蓉子的五指,在明亮的阳光中,不仅纤柔秀丽,而且透明如蝉翼──“你这──怎么回事?”我没头没脑问了一句。“是昱发现的。”“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