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建国以来,汉寿人口增长很快。1949年全县总人口为35.5万人,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到了73.77万人,四十年翻了一番多。这个增长速度与全国人口增长速度大体一致。依据人口增长的起伏变化和人口生育的控制情况,我们可将汉寿县人口增长和节制生育工作大体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盲目生育和无控制阶段(1950—1957)。全国解放后,汉寿在物质资料生产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建国后人口生产史上第一个高峰期。1950年至1957年,8年间全县共  相似文献   

2.
新疆是多民族地区,加强对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研究,是必要的。 一、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概况 据统计,1949年新疆少数民族人口为404万人,到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已发展到946万人,比1949年增长1.34倍,比全国同期人口增长1.09倍高0.25倍。  相似文献   

3.
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安徽省总人口已达5618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04人(全国平均118人),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日渐明显。而且,由于人口基数大、构成轻,加之种种社会、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目前全省总人口正以每年约一百万的数量增加。探讨影响安徽省人口增长的因素,寻求控制该省人口增长的道路,无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同心县是宁夏南部山区八县之一。全县总面积7 018平方公里,是宁夏面积最大的县。该县辖3镇、13乡、219个村,4个居委会。1986年全县有4.6万户,总人口24.38万人,回族人口19.5万人,占总人口80%,是全自治区回族人口最多的县。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5人。人口的增长、分布、构成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同心县从1949年到1985年人口剧增了7.3倍,平均每年递增6.17%。近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  相似文献   

5.
据1936年《江西年鉴》记载,1918年江西全省的人口已达到2,756万余人。1931—1948年,特别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围剿,以及以后的长期摧残,江西人口锐减,到1949年解放时,全省人口只有1,314万余人,比三十一年前减少了一半多。直到1972年,全省人口才恢复到1918年的人口数,达到2,723万余人。1979年我省人口增加到3,228万余人,全省平均每平方公里为194人。建国三十年,我省人口平均每年递增3%。1979年与1949年相比,全省人口增长1.4倍,全省粮食总产  相似文献   

6.
四川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阵地,有9,774万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在全国省、市、自治区中居首位,其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以及计划生育工作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全国人口规划和四个现代化的进程。因此,研究四川人口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人口数量和构成的分析四川从1949到1979年的30年间,人口增长了70.6%,约4,000多万人。在经济、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四川人口增长这样快,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困难。现就四川的人口状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平塘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县,它位于贵州省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土地总面积2825平方公里。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25.67万,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6.14%,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6.4%。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6,47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3,728万元,占83.3%;粮食总产量78560吨,人均612.18斤;人均收入359元。  相似文献   

8.
(一) 四川省是一个有一亿人口、约九千万农民的大省,人口问题在四川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四川省的人口状况有五个基本特点: 1.人口多、基数大,增长较快,每年新增人口的绝对数很大。1982年末四川省有人口10,022万人,为全国总人口的9.9%,居全国第一位。自从70年代中期、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省狠抓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从1970年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边境地区系指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接壤的18个市县,即大兴安岭地区的漠河县、塔河县及呼吗县;黑河地区的黑河市、逊克县、孙吴县;伊春市的嘉荫县;鹤岗市的萝北县、绥滨县;佳木期市的同江市、抚远县、饶河县;牡丹江地区的绥芬河市、虎林县、密山市、穆棱县、东宁县;鸡西市的鸡东县、计14县、4市。土地总面积为15.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4%,人口28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这里蕴藏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而社会资源,如资金、技术、信息及人才则相对缺乏,据1990年资料统计,黑龙江省边境地区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97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4%,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平均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39人,低于全省平均68人的水平。同时人口数量由1949年的43万,猛增至1994年的28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由4.3%上升至8%。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1988年底人口已增长为4169.85万,比1949年的2083.07万人净增加了2086.78万人,39年间人口翻了一番还多,平均每年净增加53.5l万人。我省人口增长呈现三个高峰:1952年至1958年是我省人口增长的第一个高峰,7年共增加401.1万人,约相当于增加挪威的人口,平均每年增加57.3万人,年递增率高达2.5‰;第二个高峰是1962年到1971年,10年间共增加756.7万人,相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劳动力的特点是基数大、数量多、增长快、素质差。如今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近11亿人口,即是说,相当于一个半世纪以前的全世界所有人口都集中生活在神州大地上了。这就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第一生存空间缩小,承载量加大。我国土地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人口却占到世界总人口的22%,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34人的3倍。人口分布也不均匀,东南部集中了全国人口的96%,西北部仅占4%。西北人口分布差异也很大。甘肃省庄浪县是一个干旱贫困县,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220人,高于全国水平的一倍,远远超过国际沙漠会议要求的象庄浪县这样干旱地区,每平  相似文献   

12.
一、陕西人口的历史演变 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陕西人口源远流长。迄今发现的大荔人、兰田人和西安半坡村人遗址,足证陕西很早就是我们祖先定居和开发的地区之一。陕西人口有文字记载,始于西汉。据史料所载: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陕西全省约有八十二万户,三百一十四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五点三。到唐天宝(742年)年间,封建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作为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当时陕西境内人口已拥有四百三十九万,占全国人口比重的百分之十一点五。此后至清乾隆(1736年)时,其间约一千年,全省人口总数一直保持在三百至四百万之间,自然增长缓慢。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陕西人口突破一千万,达到一千零二十万人。与乾隆年间相比,增加了六百万人口,增长百分之一百五十。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这半个多世纪,是陕西省人口发展最快的时期,是人口增长的高峰。  相似文献   

13.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于1954年,是全国唯一、甘肃独有的裕固族自治县。总面积2.38万平方公里。全县辖6乡2镇、9个国有林牧场,居住有裕固、藏、蒙古、汉等、5个民族,总人口3.66万,其中农牧业人口2.61万,占72.12%;少数民族人口2.03万,占56.05%;裕固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土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1985年全国共有城市295个,土地面积为1,868,98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就占用126,602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266人,其中市区为263人。到1986年全国城市总数为324个,总土地面积为2,245,29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为823,679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247人,其中市区人口密度为258人。截止1987年,全国共有城市353个,土地面积为2,358,34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占有869,979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258人,其人市区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268人;以上的数据表明,从1985到1987年全国城市增加了58个,土地面积增长为489,36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土地面积增长了143,377平方公里;总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增加了30人,其中市区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增加了15人。以上的资料告诉我们,全国城市增加,土地总面积增加,市区所占的土地面积也相对增加,城市人口密度也在加大。  相似文献   

15.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农牧民人均收入1986年为265元,其中牧民人均收入197元。全县1985年底有贫困户1929户、12498人,占农牧民总户数和总人数的16.3%和18.9%。致贫原因一是自然条件极差;二是人口增长过快;三是教育落后,人口素质差;四是生态平衡遭严重破坏。近年来通过积极扶贫,已使1376户、  相似文献   

16.
栾城县(?)地区。毗邻石家庄市。全县有耕地47万多亩,占总面积的87.4%(?)每(?)业人口拥有(?)已经水利化,亩施化肥190斤,亩用电91度,每百亩平均拥有农机总动力达30马力,农业(?)水平较高。目前是全国著名粮食高产地区之一,1982年单产达1251斤,向国家交售商品粮1.2亿斤,每农业人口提供444斤,对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 栾城是华北平原粮食高产地区中有一定代表性的县,探讨栾城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问题,对解决我国其他高产地区今后农村经济发展方向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栾城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设想的形成 探讨栾城县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是从1978年开始的。当时,栾城已成为全国著名小麦高产县,粮食亩产已达1106斤。但人均收入水平不高,增长不快。1969—1977年,年递增率只有2.5%,后四年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定量分析法对锡伯族人口文化素质作了较全面、具体的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锡伯族人口文化素质的各项指标.如每万人口中拥有各种文化程度人数、在校生比重、专业技术人员比例、非文盲率、文化教育水平综合均值远远高出全国、自治区水平,在全国56个民族中位居前列.特别是锡伯族妇女人口文化素质较高.其多项指标在全国处于较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导致我国的人口流动也日益频繁。根据国家统计局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987年7月1日户口在外地(指人住本市、镇、县半年以上,户口登记在外市、镇、县)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42%,据此估计全国约有1500万人已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我国23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日均人口流动总量为1000万人,1986年上海达134万,1987年北京达115万、广州达100万、天津达86万、武汉达80万,一般占常住人口的1/5~1/4。因此研究我国的人口流动对处在改革开放年代的中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与人口  相似文献   

19.
湖南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湖南人口老龄化态势根据 2 0 0 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的相关数据 ,从年龄构成看 ,湖南省总人口中 ,0~ 14岁的人口为14 2 7.5 1万人 ,占 2 2 .17% ;15~ 64岁的人口为 45 43 .18万人 ,占 70 .5 4% ;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 469.3 8万人 ,占7.2 9%。如按 60岁及以上人口为 70 8.93万人 ,占 11.2 %。这个比例同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0~14岁的人口的比重下降了 5 .80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的人口的比重上升了 1.69个百分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定义 ,一个国家的老龄化率 (65岁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率 )在 7%~ 14 %…  相似文献   

20.
昌吉回族自治州辖三市五县。 1 997年总人口1 4 3 78万人 ,占新疆人口的 8 37% ,国内生产总值1 0 1 96亿元 ,占新疆国内生产总值的 9 71 %。昌吉州有汉族、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 30多个民族。汉族、回族、维吾尔族主要从事工、农业生产 ,哈萨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一、人口特点简述昌吉州人口的地区分布特点为 :(1 )平原区人口密度大于山区 ;(2 )西部人口密度大于东部 ;(3)全州人口平均密度高于新疆 ;(4)人口的城镇化程度高于新疆。昌吉州人口的增长特点为 :(1 )自然增长率低 ;(2 )迁移率低 ;(3)州内各市县的人口增幅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