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今网民参与网络舆情的现象愈加普遍,但国内网络舆情治理体制不完善,网络舆情事件易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研究网络舆情的重要性日渐显著。基于演化博弈研究复杂网络中的网络舆情能够反映网络舆情形成和演化的实际情况,可以为引导相关主体参与网络舆情的行为和控制网络舆情的演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网络舆情的复制动态模型中引入两个可以反映网民复杂交互行为的因素:创建新博弈连接的行为偏好以及维持博弈连接的时间长短,在此基础上构建网络舆情演化博弈模型。根据演化博弈均衡解,分析、解释个体复杂交互行为因素以及网民初始得益对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并针对不同情境提出相应的舆情治理建议。研究表明在交互连接达到稳态时,网络舆情博弈的得益矩阵会发生改变,新的得益矩阵由原来得益矩阵中的元素乘以其相应的博弈连接类型的活跃连接占比而构成。本文定量地解释相关主体间复杂的交互行为,研究结果对网络舆情危机处理以及疏导,减少网络舆情事件对社会的危害等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高校网络舆情形成的原因,进而探讨如何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研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建设网络宣传与管理工作专职队伍、加强网络规范制度建设、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4个控制高校网络舆情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期,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对网络舆情引导的能力关系到政府形象的构建,是网络时代政府亟须面对的新课题。本文首先对网络舆情相关概念及政府与网络舆情间的关系进行描述,选取7.23动车事故为案例分析政府应对行为对舆情的影响,最后提出政府危机管理部门有效引导网络舆情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拓展了高校网络舆论传播空间,给传统的高校网络舆情格局带来了革命性变化,高等教育舆论环境纷繁复杂,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相关话题造成一定的冲击。在新的网络舆论环境下,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管理高校网络舆情,已成为大数据视域下考验当前高校“立德树人”和管理能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通过分析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主要类型和主要特征,指出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文鸿莹 《管理评论》2022,(9):158-169
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事件频发,给高校声誉、大学生价值观、社会和谐稳定带来极大的影响。网媒、大学生、高校和政府作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中的主要参与人,他们的行为决策将直接影响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演化。据此,构建了网媒、大学生、高校和政府四方博弈下的高校网络舆情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四方博弈主体行为策略对高校网络舆情发展的影响,同时给出了数值算例,利用Matlab编程对其演化博弈模型进行模拟仿真检验,分析了各个参数对网络舆情事件演化的方向和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博弈系统均衡的主要因素为政府的监管力度、网媒报道的意愿、高校对舆情事件的关注度和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等,通过引导网媒、大学生、高校和政府的行为策略,有助于妥善处置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是近几年来网络舆情研究的重要热点问题,本文从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的功能与实现的角度,对典型的网络舆情监控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并构建了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模型,探讨了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既发生问题,另一方面也汇聚了民意,形成了巨大的舆论场,对政府行为进行质疑和监督.本文对网络舆情进行梳理、总结,并对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价值进行分析,运用罗伯特·希斯4R 理论探求其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舆情相比,网络舆情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的实践中也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应该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完善网络舆情工作制度,建全网络舆情处置机制,创新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构建网络法律体系等方面着手,提高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兴沟通工具,微信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舆情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快速地反映师生的心声,也可能被以讹传讹,偏离事实。本文以微信的发展以及功能分析,探讨基于微信的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并分析了微信网络舆情引导面临的挑战,从加强网络舆情的管理意识,提高师生应对新媒体的能力,提高校园突发事件舆情应对能力,加大保障机制,夯实微信舆情引导基础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齐勇 《管理科学文摘》2008,(20):139-140
高校网络舆情的变动规律是非常复杂的,在不同的过程中,舆情的状态和变动规律是不同的。在高校网络舆情的变动规律中,我们通过观察会发现经常存在一些重复出现而且具有稳定性的现象,如舆论领袖和网络愤青的存在、传播过程中的从众效应和沉默的螺旋效应的存在,这些现象影响网络舆情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孙轶 《决策与信息》2013,(11):70-71
网络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巨大。公权机关网络舆情应对中存在对舆情苗头反应迟缓、对信息公开遮遮掩掩、对舆情信息删除堵封、时危机处置忙乱无序等问题。因此,要在坚持及时、坦诚、第三方、柔性引导与外在规制相结合的原则上,结合网络舆情舆论潜伏、网络围观、争辩聚合.影响消退讶个阶段的变化规律,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构建科学的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情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果要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引导,那么对网络舆情形成的要素分析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对网络舆情形成的主体、客体和载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便为处理网络舆情事件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必须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一要确立政府部门主体地位,明确各级政府网络舆情管理职责;二要把握网络舆情管理原则,建立完善各级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三要明确网络舆情管理分工,科学制定舆情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四要持续监测网上舆情活动,实时掌握网络舆情热点动向与动态;五要统一指挥部署应对预案,有效掌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变化;六要建立网络舆情评估制度,切实做好舆情统计分析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虚拟世界中的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网民参与社会管理,监督社会体制运行的重要工具,网络也成为了公民捍卫自身权利的主要阵地之一。然而由于互联网本身所具有虚拟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造成网络舆情的形成与传播过程中会存在虚假、突发、偏差等不良影响。作为基层检察机关应正确认识网络舆情的作用,从而有效利用网络舆情的力量为提高基层检察机关的工作而服务,使得网络舆情成为检察院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的有效组成部分。本文先从网络舆情的定义特点、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基层检察机关应正确认识网络舆情,并采取相关措施正确认识、引导和利用网络舆情为检察监督工作而服务.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如何不断提升快速应对网络舆情、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及时有效处理网络舆论危机,确保血站采血工作有序平稳开展,是当前血站宣传和管理工作的一项新课题。本文分析了网络负面舆情的特点,即复杂性、直接性、互动性、突发性、偏激性、偏好性,当前舆情应对工作的主要不足之处为:舆情应对方式落后,舆情监控专业人才缺乏,舆情导控缺少联动,主流媒体容易失声等,并由此提出了抓好专业队伍建设,制定紧急预案,主动接受外部监督,积极维护自身形象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主要包括信息过载导致用户情绪波动,网络舆情迅速蔓延加剧用户情绪扩散,以及用户情绪不稳定导致舆论偏执化等。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自媒体时代的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管理,先阐述相关概念,接着分析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管理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旦房地产投资者“追涨杀跌”行为发生大范围扩散,将诱发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严重偏离甚至动荡。本文从传播学与行为金融学交叉视角,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房地产投资者“追涨杀跌”行为的网络扩散模型,进而仿真分析了网络舆情与投资者行为偏好交互作用下房地产投资者“追涨杀跌”行为扩散的演化特征。研究表明:房地产投资者越偏向于随机建立关联,“追涨杀跌”行为越可能快速扩散;网络舆情因素在“追涨杀跌”行为扩散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对投资者行为偏好因素发挥较强的“强化效应”或“抑制效应”;当媒体权威性足够高或网民情绪足够乐观时,通过综合调节网络舆情和投资者行为偏好因素能够有效实现预防和限制“追涨杀跌”行为扩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决策,政府需要了解、掌握舆论舆情。网络环境下舆情形成与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要求政府主管部分必须建立起有效的舆情监测机制。广州在舆情监测方面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已经成为谣言传播的重要载体,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网络空间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加强和创新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妥善治理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针对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研究,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网络媒体与地方政府双方演化博弈模型,在引入中央政府惩罚机制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网络媒体与地方政府双方行为策略选择的演化稳定均衡,同时采取多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对模型进行多情景推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热度与网络媒体和地方政府双方的策略选择有着直接关系;若地方政府承受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恶性演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信誉损失持续增大,双方演化系统都会出现周期性波动现象;引入中央政府惩罚机制后,其惩罚力度若高于网络媒体消极应对网络舆情所受到的惩罚和地方政府的监管投入成本时,最终系统会演化至良性状态,研究结论为政府部门在面对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随着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出现,社会舆情和危机出现的频率大大增加。人大一百度中国社会舆情研究中心4月13日发布2012年中国社会舆情报告指出。微力量促公民步入社会舞台的中心,社会媒体平台的崛起,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来,最终民众评价与期望影响现实事件发展,呈现了网络民意对社会现实的强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