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已经走过六十多年历程,其改革已取得阶段件成果,但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还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内部人控制"问题比较突出。本文就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产生及其治理进行探析,在分析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 “内部人控制”是指企业经理人员获取了企业控制权的相当大部分。内部人控制有“法律”上和“事实”上之分。法律上的内部人控制是指内部人因持有企业的股份而掌握了企业控制权;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是指企业内部人并不持有企业的股权,但在企业资产的使用、处置、收益分配上拥有决定性的权利。由于各国的转轨的环境和条件不同,内部人控制的程度和规模在各转  相似文献   

3.
杨雷 《决策》2001,(10):47-47
"内部人控制"是一个具有共性的问题,不可避免.在一定范围内,它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只有当"内部人控制"超过了正当的限度而对企业所有者的权益造成损害时,才有必要对"内部人控制"进行控制.但是对"内部人控制"的控制不应是政府干预企业正常经营的借口,对"内部人控制"进行控制也就是将其活动控制在不损害所有者权益的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4.
符德 《办公室业务》2014,(19):13-15
在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内部人控制"问题已日趋严峻,尤其就国有企业的表现尤为突出。本文试图从"内部人控制"涵义、存在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以期建立合理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控制资产流失,实现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互惠式”的利益框架出发,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会否以及如何利用信息优势与证券分析师形成关联,并损害外部投资者利益的命题.使用2007年~2013年内部人减持与分析师评级数据,研究发现:1)分析师在内部人减持前会集中发布乐观评级报告,内部人减持的金额与分析师乐观评级的数量正相关; 2)这一关系在非高管股东与高管股东减持时均存在,并随高管影响力的提升而增强; 3)这一关系更可能在内部人管理公司信息环境动机强烈时出现; 4)内部人和分析师的以上行为增加了彼此收益,内部人通过减持获得了超额收益,而分析师获取了更多私有信息.这些证据总体上支持了公司内部人与分析师“共谋”的猜想.这些发现全面地展现了公司内部人与分析师进行互惠利益交换的动机、手段与后果,增进了对新兴资本市场中公司内部人与分析师互动行为的理解,也为监管部门加强披露监管、打击内幕交易、维护市场秩序提供了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6.
《领导科学》2012,(14):1
赖宏在《防止干部任用"内部人控制"失控的党内民主路径研究》一文中指出,由于权力的"委托—代理"关系,干部任用职能部门及其领导者实际控制了干部使用权,即"内部人控制",再加上监督缺失等原因,出现了选人用人不公、不准、不透明等损害人民根本利益的结果,导致了干部任用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形成,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权力所有者的监督缺位  相似文献   

7.
规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十五”期间,规范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是内部人控制问题。根据何竣1998年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控制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上市公司中平均拥有董事9.7人;平均外部董事3.2人,内部董事6.5人,平均内部人控制67%。内部人控制为100%的公司有83家,占20.4%;在70-100%之间的有145家,占35.7%;在50-70%之间的有86家,占21.2%;在30-50%之间的有54家,占13.3%;小于30%的有38家,仅占9.4%。可见,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内部人控  相似文献   

8.
赖宏 《领导科学》2012,(14):4-7
干部任用的"内部人控制",就是指职能部门及其领导者实际控制了干部任用权。由于监督缺失等原因,出现选人用人不公、不准、不透明等损害人民根本利益的结果,导致了干部任用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干部任用的"内部人控制"在形态上既是应然,也是实然,而干部任用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则是一种或然。在中国共产党处于中国政治的核心地位,而党的各级委员会(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又是干部任用职能部门的前提下,用党内民主来调控干部任用的"内部人控制",就是必然而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我国财务危机公司投资行为的财务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引入一个简化的理性财务危机公司投资模型的基础上,论文分析了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后,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在期权博弈过程中,企业在投资策略的选择上会偏离正常的投资行为的财务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财务危机公司严重地过度投资和在债务重组过程中的盲目性、短期性和功利性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企业的过度投资是内部人控制和银行债权弱化的具体体现,虚假的债务重组是将危机转嫁给企业债权人的真正动因。  相似文献   

10.
“内部人控制”失控,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容易出现的缺陷。当公司的所有者由于股权过于分散或其它原因,失去了对公司的剩余控制权,公司被“内部人”所控制,内部人往往会为牟取私利作出损害所有者利益的决策。在我国的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内部人控制”的失控。如何解决国有企业内部人(经理人)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和掌握的控制权损害国家利益,已成为深化国企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方法主要有:了解和把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证实有关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效果。加强银行内部审计,要加强对银行内部审计的重视力度,加强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可尝试将银行内部审计外部化,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合作,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是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伴随两权分离出现了以经营者为代表的内部人对企业经营管理权的控制。要保证经营者有效履行受托经营责任,维护所有者利益,就必须加强企业会计控制。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优化会计控制的环境、建立多层次的会计控制体系、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强化企业外部监督和约束机制、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等会计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的外部人控制问题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 ,大家都注意到内部人控制问题。但是 ,内部人控制问题在世界各国现代企业都可能出现 ,在不同产权制度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都时有发生 ,而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 ,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发生与外部人控制问题紧密相关。对于大家没有集中注意到或没有明确提出的中国国有企业的外部人控制问题 ,本文试从理论基础、概念要点和案例说明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李丹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12):110-111
本文以2003年深市上市的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了7个评价内部人控制程度的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4个主因子综合存在于各变量中的信息。最后通过计算因子加权总分,来对各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控制度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企业治理结构中监督方式的比较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慧勇 《管理科学》2000,13(3):28-31
对内部人控制问题持内部诱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几种监督方式的利弊,提出了一种新的监督方式。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结构作为股东控制专用性投资风险、保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青木昌彦(1995)曾指出,“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了企业经理在自己的企业内部构筑了不可逆的管辖权威的现象”,即“内部人控制”。中国目前在上市公司中出现的“内部人控制”已经超出了这个范围,有了新的含义,即国有股的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经营者之间合谋的系统舞弊,我们称之公司治理的“系统道德风险”。“系统道德风险”损害了上市公司的中小股东、债权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是中国目前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还存在着以下问题:财务管理定位问题;会计信息失真严重,缺乏标准化、规范化,成本费用支出失控,内部人控制代理成本居高不下,考核指标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加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应采取有效的制度控制措施,资本控制措施,预算控制措施,组织控制措施和资金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两例真实事件。事件一:2004年6月,上海的一家外资银行每月邮寄给一位VIP客户的银行月结单被一犯罪份子截获了,从而了解到该客户的银行存款情况。不知通过何种途径,犯罪份子获得了该客户的签字样本,并模仿其签字给银行写了一封通知书,要求更改通讯地址和电话。银行的后台操作部门在简单核对签字无误后即按照通知书的内容更改了客户的通讯地址和电话。随后犯罪份子写了一封授权信,大意是授权某人代为去银行取69万美元,当然信上也有其模仿的签字,银行的柜台员工开始是解释银行规定客户每人每天只能取现金两万美元,其余应转至该客户开立于…  相似文献   

19.
肖作平 《管理工程学报》2010,24(1):110-123,89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应用Logit模型和排序选择模型实证检验公司治理机制如何影响债务期限结构类型。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确实对债务期限结构类型具有显著影响。经验结果大多支持治理水平高的公司,其内部人(管理者,控制股东)受到更严格的监督,债务供给者(银行)更愿意为其提供长期债务,其更倾向使用高的债务期限类型的论点。  相似文献   

20.
“内部人控制”这一说法,是由日本学者青木昌彦提出来的。青木昌彦在分析了上世纪70年代中欧和东欧的情况后指出,在那里计划经济制度的停滞迫使中央计划官员下放权力和计划指标,从而使企业经理获得了不可逆的管理权威。按照青木昌彦的观点,“内部人控制”是转轨过程中所固有的一种潜在可能的现象,是从计划经济制度的遗产中演化而来的。就我国的情况而言,其“内部人控制”由潜在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又有其特殊性,主要是通过三条途径产生的:一是政府放权让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和利润留成水平;二是企业组织转型,建立股份制公司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