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功能划界说”质疑》的质疑──与李文辉韦连文同志商榷柳士发李文辉、韦连文两位同志在《“功能划界说”质疑──虚词究竟能否充当句子成分》一文(以下简称《功文阿中说:“虚词不但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还可以充当句子的状...  相似文献   

2.
“非谓形容词”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元任先生曾指出:“只能修饰名词,不能做谓语的形容词,严格地说,没有”。这个观点代表了早一些时候汉语语法学界对于形容词的普遍认识。近年来的“非谓形容词”一说,引起了语法学界对形容词的重新认识。现在,几乎在所有涉及形容词的语法论述中,都接受了“非谓形容词”这个范畴。不过,笔者通过一些观察和分析,觉得提出“非谓形容词”这一范畴的立论和取证,尚有不少疑点,所以在此不揣浅陋,提出一些肤浅的见解,就教于语法学界的前辈和同行。1.根据汉语语法研究中普遍接受的观点,划分词类依据三条标准:句法功能、司法形态和抽象意义。一般在分析“非谓形容词”(以下简称“非谓”)时,也运用了这三条标准,我们也就先以这三条标准为  相似文献   

3.
“三品说”是丹麦语言学家奥托·叶斯丕森(Otto Jespersen)在其名著《语法哲学》(Thephilosophy of Grammar)一书中提出的学说。《语法哲学》是叶斯丕森全面系统地阐述语法理论和语法体系的代表作,也是一部在语言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经典著作。该书中的一些重要的语言学观点,不仅促进了英语语法研究的深入发展,而且对汉语语法的研究产生过巨大影响,其中的“三品说”就曾成为30至40年代中国汉语语法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语言学理论。本文试图就“三品说”的基本内容,创立的目的,存在的问题以及“三品说”对汉语语法研究产生的影响作一粗…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国古典诗文中"互文"手法的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显根 《浙江学刊》2003,(2):187-190
本文对中国古典诗文中的互文手法在实践中的识别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判定互文有三个条件:(一)必须是对文;(二)必须是顺文解时不合情理或文意不足;(三)必须是对举的词意思互为补充。并指出“避复”、“虚词互训”、所谓“倒文”三种手法都不是互文。  相似文献   

5.
汉语助词是虚词的一种。虚词是对实词而言。实词是句子的主干词,对造句关系重要。但对于在句子中起联结作用的虚词,其作用也不能低估。虚词如果使用不当,直接影响习惯表达和语言的规范化。在学校语文教学中,虚词用法历来就是难点,加之虚词本身用法复杂灵活,在英、汉互译时,往往出现困难。汉语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副词多种,  相似文献   

6.
由于汉语缺少形态,词类和句法成分也没有整齐的对应关系,所以形态标准和句法成分标准不适合汉语词类划分。"词汇/语法范畴"和"形态、意义、功能三结合"等多标准不合乎逻辑。意义标准适合各类词的典型成员,但不适合其非典型成员,无法贯彻到底。功能标准明确管用,只是无从入手,一开始就陷入了循环论证。以意义为基础的功能标准,首先按意义确定某一或某些词类的典型成员,继之以功能标准确定其他成员,避免了循环论证,是汉语词类划分的可行性标准。  相似文献   

7.
石莉 《太平洋学报》2010,18(4):85-91
海上划界涉及到沿海国家重大海洋权益。共同开发作为划界前的一种临时安排,与海上划界有着密切的联系。海洋划界与共同开发有2种基本的存在形式,即:替代、共存,具体又可分为5种存在模式:(1)替代;(2)共存;(3)既替代又共存;(4)先替代后共存;(5)共存或潜在共存。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语法的主要内容由语序和虚词两部分组成,而语序的研究是在语法工作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人们回避了那些用现有的语法理论无法解释的词句。其实,正是这类语句集中地体现了汉语独有的、区别于其它语言的特点。我们所说的“非正常语序”是指《左传》中的某些用现行语法理论无法解释,而语法学界又没给出定论的错综语序(而那些语法学界早有定论的语序错综的句式,则不包括在此“非正常语序”之列)。如: 晋为不道,是摄是赞。(昭公26年) 亡于不■,又何能济。(昭公4年) 子常欲之,弗与,三年止之。(定公3年)《左传》中出现的大量非正常语序的语句是…  相似文献   

9.
“之”、“其”、“而”、“以”诸虚词,在楚辞中不仅出现频率较之散文要高得 多,而且使用方法也颇有特点。本文拟通过楚辞与散文的比较,楚辞的不同版本的比 较,论证这些虚词的用法特点,探索这些特点与句法的关系,进而分析这些特点产生的 原因。 (一) 在散文中,虚词的用法一般比较固定,相对而言也比较狭窄;但在楚辞中,它们的 用法就要灵活广泛得多。下面我们将通过“之”、“其”、“而”、“以”诸虚词,来 探讨楚辞中虚词用法的这一主要特点。 一、“之”:除作代词之外,虚词“之”在散文中的作用主要是连接定语与中心 词、补语与中心词、主…  相似文献   

10.
李绍昆先生为著名美籍华裔学者,1987年12月22日应邀来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讲学。在《痛论人的价值与尊严》的总题目下,李先生共讲了六个问题:(一)从题外的两篇文章说起;(二)墨子的人生观;(三)新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生观;(四)傅伟(勋灬)的“中西互为体用论”;(五)欧美人士的人生观;(六)个人的一得之愚。因篇幅所限,本刊选取其中第(二)、(五)、(六)三部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语迹理论是生成语法框架下所提出的重要理论假设,但这种理论假设正确与否,句法表征中是否真正存在没有语音形式的语迹,必须得到与语言相关的脑神经机制的实验验证。本研究在生成语法理论背景下,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的事件相关电位技术,以汉语话题句为研究语料,考察了汉语语迹的神经机制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汉语话题句的加工过程中所诱发的持续负波、动词位置的负成分以及句末位置的P600成分,均反映了句首话题成分移位后会在原有位置留有语迹,二者之间存在句法依存关系。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认为,语迹在汉语话题句中有其神经机制,语迹理论假设的合理性能够得到大脑神经机制上的证明。同时研究也从神经机制的角度逆向证实了汉语话题句是经由移位生成的句法结构。  相似文献   

12.
韩陈其先生的《汉语羡余现象述略》一文,以汉字、汉语的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讨论了汉语羡余现象的种种问题。读之,开人眼界。笔者以为语言中的羡余现象是确实存在的事实,而就一个汉字本身而言,是否某些构件是羡余?语法方面句子繁化、虚词应用是否是羡余?我以为应该讨论清楚,以正视听。本文拟以《汉字构件的增加不能以羡余现象论》为题讨论就一个汉字  相似文献   

13.
北京话的轻音和语法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北京话是汉语发展变化最快的方言。北京话在语法化的过程中,轻音(包括轻声和语句轻音)是极为重要的形式标志和变化动因。本文就北京话轻音和语法化相关的问题作一些探讨,指出北京话构词后缀的产生、虚词的虚化都与轻音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主语的三重性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汉语的主语,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赵元任(1968)说主语即话题。五十年代主、宾语问题讨论中,有施受派和词序派。施受派以语义为依据,认为施事即主语,受事为宾语,词序派以语义为依据,认为谓语动词前的NP为主语,谓语动词后的名词性成分为宾语。吕叔湘(1979)曾提出主语二重性之说,认为“主语只是动词的几个宾语之中提出来放在主题位置上的一个”。这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主语这个语法位置把话题同主宾语所反映的以施受为代表的语义成分联系起来,使关于主语的研究深入了一步。李临定(1985)曾以此为题目,专文讨论了汉语主语二重性问题。的确,同形态繁丰的屈折语相比,缺乏狭义形态变化的汉语主语缺少明确的形式标志,因而汉语主语没有性、数、格之类的语法范畴,从这种意义上说,汉语主语的确没有形态语言中的主语那样的语法地位。但即便如此,汉语主语仍然是一个明确的形式类,它概括着话题及可以出现在宾语位置上的各种语义范畴。从这种意义上看,汉语主语又是有其确定的语法位置的。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对全民财产究竟享有什么性质的权利,不仅是关系到企业利益,而且是关系到国家和杜会利益的重要经济问题和法律问题。本文从法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财产权性质问题,并对法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几种流行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全文六个部分:(一)方法论问题;(二)国有企业财产权的基本特征;(三)国有企业“相对所有权论”置疑;(四)“企业所有权”观点的不可行性;(五)是经营权还是经营管理权?(六)国有企业财产权的部门法性质及其意义简述。  相似文献   

16.
罗斯福“新政”时期,为了缓和经济危机和遏制工人运动,美国国会通过了许多法律,其中包括劳工立法,使美国资本主义在动荡中仍然获得某种程度的发展。本文作者以比较翔实的资料,论述了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劳工立法问题。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一)“新政”时期的劳工立法的内容;(二)“新政”时期劳工立法产生的背景;(三)“新政”时期劳工立法的实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这是目前史学界正在热烈讨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从目前讨论的情况看,尽管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基本上是四种意见,即(一)认为历史上各种意志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合力”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二)认为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四)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才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应当说,上述意  相似文献   

18.
陆长缨 《浙江学刊》2001,(1):180-185
比较是人类共同的逻辑思维概念,是英汉语言中共同的语义范畴.本文从四个比较方面、两种比较维度和三级比较关系出发,就英汉比较结构的主要异同分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对比(1)涉及词类及句法功能;(2)等级词显性比较与隐性比较;(3)比较维度一维/二维比较与一维比较;(4)比较关系三级/二级系统与二级系统;(5)基本比较格式多样化的复杂句结构与单一化的简单句结构.  相似文献   

19.
英语和汉语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语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两种语言各自都形成自己的体系。一般来说,作为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语言在具体的环境中都有明确的语义。但是由于语言本身的复杂性和灵活性,难免会发生语义不清或者引起两种以上理解的语言现象,即语言的歧义现象。英语是综合———分析语,既有一定的形态变化,也有相当稳定的词序和一定量的虚词;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即不用形态变化而用词序及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所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歧义现象存在的条件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本文将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世纪之交的汉语语法研究中,一批中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广泛的重视。1998年2月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陈一教授所著《汉语语法论稿》(以下简称《论稿》)就是汉语语法研究领域新近推出的一部力作。这本书的最突出特点(也正是作者的治学风格)是:在务实的基础上积极创新。《论稿》运用分布理论,按着功能分类的原则,考察了现代汉语的动词名词兼类问题,探讨了形容词、动词下位分类问题。在现代汉语词类研究中首先提出“专职的动词前加词”之说并进行深入研究的,是陈一《试论专职的动词前加词》(《中国语文》1989年第1期),这一成果受到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