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母亲     
镜华 《北京纪事》2018,(2):67-70
母亲给了我两次生命 母亲离开人世已近30载,每当我忆起母亲,悲恸之感丝毫没有随着岁月的流失而减弱.母亲给了我两次生命,生我养我一次,而给我第二次生命是在我十岁那年,我患了严重的肾脏炎.为我的病,体单力薄的母亲抱着我,隔几天就到北大医院去.半年过去了,我的病情却日渐加剧.母亲一刻不离地守在我的身旁,不知熬过了多少日日夜夜,母亲卖掉了自己的皮大衣和一切值钱的东西,她常躲在厕所里哭……而年幼的我却常不知深浅地和母亲任性,记得有一次我要一把刀,母亲就用菜刀亲自给我削了一把木刀.母亲做刀时额头上的汗珠,和露出的笑容我至今还历历在目.殊不知这笑容后面隐藏着多么巨大的悲切.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敲打     
岁月悠悠,漫长的是磨难,短暂的是人生。在漫长的磨难中,母亲慢慢变老,在短暂的人生中,作为儿子的我日渐成熟。而就在人世间不断的轮回中,我愈来愈感觉到:有老母在堂,我不管走到哪里,也不管走得多远,她手里捏着的那根时常"敲打"我的红线都时刻牵连着我的心。我因在工作中有了一些成绩被提拔,其实也不是什么"官",就是一家银行的副行长。母亲并未因为我的高升有一丝高兴,反而还多了一份担心。在我上任的头一天晚上,母亲喊我去她的房间聊天。  相似文献   

3.
改嫁     
我8岁上没有了父亲,第二年母亲执意要改嫁,她向男方提出的唯一条件是必须带上我。然而我认为母亲再嫁人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死活不肯跟母亲到继父家中。母亲没有法子,只好含泪把我托付给我的二叔二婶,自己一人到了继父家中。母亲改嫁后,常回来给我送新衣服和好吃的东西,可我不但不穿不吃,而且一见到母亲回来就躲起来不肯见她。二叔二婶家并不富裕,可供我上学读书却不遗余力,我很顺利地考进了大学。大学三年级时,我回家探亲,二叔告诉我:你母亲中风瘫在了床上,你得去看看。二叔往常没少催我去看母亲,总是说她有病,这回没准又是在哄我。我很冷漠…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唠叨     
《老友》2014,(8)
正母亲爱唠叨,并不是因为年纪大了,她年轻时就爱唠叨。母亲为我们做的事,因为唠叨,常常抵消了她的功劳。小时候,她为我做了一双新布鞋,我穿上后很合适,心里对她充满了感激。可是因为我在外面玩时不小心让布鞋沾满了泥巴,母亲见了,先是大发雷霆骂了我一顿,然后就唠唠叨叨:"玩,玩,整天就知道玩,干脆不要穿鞋,省得我每天为你洗衣刷鞋……"她这一骂一唠叨,我穿新鞋的感觉、对她的感激全没了,还平白对她生出许多埋怨。父亲生病在床,母亲一直照顾得很周全。可是母亲  相似文献   

5.
蒲苇 《新天地》2011,(3):6-7
梦想"骑游天下"谢厚国1949年5月生于重庆,七八岁时便学会了骑自行车。而她真正与单车长期亲密接触,则始于母亲曾遭遇的一次车祸。1994年,谢厚国的母亲不幸遭遇车祸。那时谢厚国既要上班,又要照顾母亲,忙得团团转。于是,她就把单车当成自己的"专车",每天骑着它来来往往。半年后,母亲基本痊愈,而她和自行车的感情却越来越深了。  相似文献   

6.
朱颜 《今日南国》2007,(20):70-71
她曾经对婚姻不抱希望,一个异国男孩却用爱融化了她冰封的心,■倾诉人静宜27岁自由职业一个对婚姻不抱希望的中国女孩,被一个浪漫的澳大利亚男孩征服了。遇到他前,她曾经是个逃跑新娘。爱上他后,她处处为他着想,甚至放下事业,伴他远走异乡。美国"超女",逃跑新娘上世纪90年代,我随家人移民到美国,进入大学学设计。读大学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全美的华语歌手大赛,经过层层选拔,我拿到了冠军。于是,我面临选择,继续读书,还是做签约歌手?如果做歌手,将中断学业,迁往香港。  相似文献   

7.
秋雨 《今日南国》2007,(20):62-63
我的罗曼史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女朋友是"租"来的,但我却找到了一生的最爱。母亲的那颗心只有我才最为理解。自9年前父亲去世后,母亲含着泪将一个个攒起来的鸡蛋换成钱供我们兄弟俩读书,不到16岁的弟弟在我升入高中时便辍学打工了,母亲为此流了几夜的泪,直到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母亲才露出从未有过的笑容,她把家里的大半积蓄拿出来给我说:"伢,城里不比咱乡下,吃穿不  相似文献   

8.
久病床前     
现在想来,母亲的这次病卧床榻完全是我当时的一时疏忽才酿成的事故。家父早丧,母亲与我苦度日月,相依为命。如今,虽说她已90高龄,我也年逾花甲,但她却总是把我当作小孩子看待。每天,我一外出,她就操上我的心。这次我从机关取报回来,仍去了她的房间,只是没有多说什么,便匆匆走了  相似文献   

9.
余平 《老友》2015,(3):41
母亲喜欢跟我一起外出旅游,我一年陪她出去一次,就可以让她开心一年。趁母亲身体尚好,还能走能动时,我愿意陪她多出去走走,感受大千世界的美景,尽享天伦之乐。从去年起,母亲的身体状况开始变坏,关节炎、腰椎病一直没有好,糖尿病又出现了并发症。我原打算年前带母亲去国外玩一趟,可她行走不便,就连出市区都很难。憧憬许久的旅游没能成行,母亲心里别提多别扭了。为了让母亲高兴起来,我灵机一动说:"我开车带您在附近转  相似文献   

10.
爱心降血压     
第一次带妻子回家见母亲,妻子的心里惴惴不安。因为她耳闻我母亲是个“厉害的角色”。多年的操劳使母亲积劳成疾,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一着急生气,血压就“噌噌”地往上窜,降压药大把大把地吃,一天也不敢耽搁,效果却始终不理想。为母亲诊治的医生说她老人家是顽固性高血压。我对妻子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母亲脾气不好,又有病,有言语不妥之处,我们多担待就是,她唠叨她的,我们左耳朵听右耳朵冒,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妻子提着精挑细选的礼品紧张兮兮地随我到了家,一口一个“妈”地叫,直喊得母亲心花怒放,嘴都合不上了。我正暗…  相似文献   

11.
正母亲来过北京两次。一次在1963年,一次在1981年。第二次来北京时,原说好起码要住一年的,但只住了一个多月就受不了啦。她对我说:"我整日这样吃喝,却没有人给我说话,这不是让我坐禁闭吗?"拗不过她,在决定返回故乡前,我问她还有什么心愿?她说:"什么也没有。就是我想要—个会画的人照我的样子给我画一张像。"我立刻就理解了,她想到她身后的"位置"问题。这是常情,岂有拒绝的理由。不过我给她的建议是去照一张相,然后放大。她很愉快地就同意了。  相似文献   

12.
一向都看不起母亲,因为母亲不识字。不识字,素质就低。我烦母亲高喉咙大嗓门地说话,仿佛在与人吵架。我讨厌母亲生吃黄瓜的样子,把黄瓜只在衣摆上擦擦就吃,还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我嫌弃母亲经常把我的剩饭都端起来吃,一边吃一边说:"浪费了可惜。"我最厌恶母亲爱吃大蒜,常常生吃,一嘴大蒜味儿,让我闻到了就想吐。  相似文献   

13.
母亲出生在一个极为贫困的家庭,她没有读过一天书,却有着极好的修养。受母亲的影响与教育,我自幼就懂得了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自强不息做人和"百善孝为先"的道理。父亲工作在外,是母亲在农村将我们兄弟姊妹六个带大,为了我  相似文献   

14.
《新天地》2007,(9)
好多年来,我一直反对"搓麻将",认为"搓麻将"是赌博、是陋习。可我勤劳、善良的母亲却有着"搓麻将"的癖好。一生钟爱,始终不渝。解放后,政府禁止赌博,母亲和牌友们曾经为"搓麻将"扫过大街,挨过罚款。母亲还甚至让我给她们站岗放哨,  相似文献   

15.
我第一次带妻子回家见我的母亲时,妻子的心里惴惴不安,因为她听说我母亲是个厉害的婆婆。多年的操劳使母亲积劳成疾,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一着急生气,血压就往上蹿。降压药没少吃,而且一天也不敢停,效果却始终不理想,为母亲诊治的医生说她老人家是"顽固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6.
我一想起父亲去世前后的情景,我的心就像被锥子刺一样地疼。平时父亲除了有老年高血压病外,没有其他的毛病,那天早晨父亲一起床,就喊头难受得厉害,从厕所出来就晕倒了。虽然父亲很快清醒过来,但不知父亲究竟患了什么病,母亲一时没了主意,正好我前去看望父母。我说:"不能忽视父亲的病,要上大医院把病诊断清楚。"我和母亲认为,家附近虽然也有个小医院,但是我们总觉得那的医生的  相似文献   

17.
天底下曾经最难堪的母亲却有着最柔软的心,她让我知道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她那如莲子一般苦的心,是母亲的心。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女孩小雅,2年前从2000多名美女中"杀出重围",成为大名鼎鼎的阿联酋航空公司的一名空姐。如今她已走过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工作出色被"升仓",还雄心勃勃地要做一名阿航的中国籍乘务长!北京女孩,远赴阿联酋当空姐苏小雅是位80后,学财税专业的她,大学毕业后虽然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却觉得"世界这么大,应该去看看"。2013年春天,她偶然在网上看到阿航在中国招聘的信息,不禁怦然心  相似文献   

19.
为母亲找乐     
沧桑洗礼,曾经受尽苦难的母亲一年比一年老了。为了使母亲的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我变着法儿地逗母亲乐。20年前父亲去世,我怕母亲生活寂寞,就给她买了一台高灵敏度的袖珍收音机。从此,这台收音机便成了母亲日夜不离的伴侣。她不仅爱听戏,爱听评书连播,而母亲90岁生日那天,我这个65岁的儿子为她老人家南腔北调地唱了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为且还爱听新闻联播。每当我回到家里看望她时,她就和我聊新闻,话社会。老人家知道的天下大事还挺多的呢。只是因为耳背,有些话听不清楚,和我交谈时,不免张冠李戴。譬如,前几年她常把美国总统“克…  相似文献   

20.
李保 《山西老年》2013,(8):30-31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说这话时,家住湖南省益阳市财苑小区的李灿语气坚定。李灿是个不幸女孩,生下来就有智障,不幸地被关上了人生的"一扇门",然而母爱却为她打开了"一扇窗",在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李灿写出了一部近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