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老庄与佛教之所以能"联姻",决定于他们有着相近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而任何一种思想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形成又取决于构成这一思想文化的最高范畴的性质。老庄与佛教都将其哲学的最高范畴视为是一个超越一切有限、对待、差别、相对的无限性、无规定性、本然性的本自圆满的存在。厘清佛教在不同概念框架中的"空"旨,是我们研究佛教哲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老庄与佛教共同运用了他们的否定性的思维方式,竭力主张要破除和超越万物的相待分别的状态,并在这一超越中实现他们共同的"大肯定",从而亦形成他们共同的价值取向,即"破假显真"。  相似文献   

2.
纵观近现代西方哲学,我们不难发现虚无的三种主要形态及其发展线索:从黑格尔辩证法的虚无,到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虚无,再到萨特存在主义的虚无。 虚无的第一种形态是以概念辩证法的出现为前提的,它的主要代表就是辩证法大师黑格尔。这种无的一个首要特点就是它的相对性,它是相对于有而言的。每一具体事物,从一方面看是有,从另一方面看却都是无,正如庄周所谓“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纯粹的‘有’与纯粹的‘无’是一回事”,“有”只是纯粹的无规定者,“无”也同样地没有规定性,两者之间的区别只是指谓上的区别,或完全抽象的区别,因而这种区别同时又是无区别。或者可以这样说,无和有是应该有区别的,只是在逻辑的开端还没有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道教徒追求的最高目标是长生成仙,这也是道教信仰的最根本特点。其内容一是生命长存甚至永恒,二则是能力的广大甚至无限。道教追求生命的长存甚至永恒实质上是企图对短暂的现实生命进行超越。其心理根源是人类意识到了自己存在的有限,从而对生命的短暂产生了悲哀和恐惧,对生命的存在产生了无限的眷恋。道教所追求的对现实生命的超越之形式不同于佛教追求寂灭的永恒和基督教追求末日审判的永生,而是在今世得到生命的永存;尤其是早期道教更以肉体的存在为世间最重要的事,以肉体的长生不死为追求的最高目标。道教的这种思想在其最早的经典《太平经》中即已被定为主调,《太平经》反复强调:  相似文献   

4.
自由来自于虚无,而虚无则是对否定和非存在的肯定,它在面对本质时必然要超越本质,这就是萨特哲学中自由诞生的秘密.但超越以本质的存在为前提,自由在超越本质时又难以回避本质.  相似文献   

5.
生成的游戏、解释的游戏和永恒轮回的游戏,是理解尼采“游戏”美学的三个步骤。这种“游戏”美学启示我们:世界始终处于生成之流中,我们从来都是以审美的方式对世界不断重新解释和评价,我们不拥有实在和真理,只经历形式和修辞;永恒轮回的世界游戏带来了新也毁灭了新,既揭示了生命过程的非线性和无理性,又嘲弄了人生目的和意义的虚构性,但是世界需要在这种虚无中运转更新而永葆活力。从这种意义上说,审美冲动根本上是一种强大的权力意志,它创生世界,也创造虚无,它在生命与世界的嬉戏中成就最伟大的快乐,即艺术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大乘佛教的般若空宗讲求"空"观万象,认为诸相"无常"、无"自性",即是"空"。当然,这种"空"不是说外物是真的虚无或是要求人们彻底离开现象界,而是启悟众生保持清净本心,无须执著于现象表层和人生诸名利得失,脱离时空的具体环境限制,超越原先固定的意义,从而达到对万物、诸相的真如体悟。深入地分析,这样的"空"观智慧也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意义。通过对"空"的细致解读和深入分析,结论认为:"空"体现了主客圆融、感性直观的审美特质;"空"彰显了真幻相即、有无相生的艺术与审美的辩证法;"空"蕴涵着虚境纳物、澄怀味象的审美体验论。  相似文献   

7.
《野草》出现的"大欢喜"概念,出自佛教,但被鲁迅改写其内涵。在"大欢喜"出现频率最高的《复仇(一)》中,鲁迅摒除了"大欢喜"包含的佛教具体义理,但认同其对生命本质的探寻,认为只有接近了生命的真相,才可能真正实现"欢喜";同时鲁迅认同佛教关于"大欢喜"追求的层次性和超越性,认为只有不断的超越,才可能获得真正的欢喜。在鲁迅的精神世界中,"欢喜"成为确证生命和存在的方式,也是鲁迅追求精神独立中具有标识性的存在。鲁迅对佛教经典的改写,有其独创之处,同时也与晚清佛教复兴有很大关联。  相似文献   

8.
与中华文化传统的人文精神相系,颜钧追求"孔仁颜乐"的审美境界。具体来说其境界有三个层次。首先是"是仁谁生,是生明哲"的道德之境。由仁而来的道德境界是审美境界的第一个层次,是完美人格的基础。其次是"完复天真"的自由之境。在颜钧看来,"天真"既是人性被欲望遮蔽前的心性状态,亦是去蔽后的最佳去处。"复天真"是一种超越,超越欲望的束缚,超越不自由的境界至自由的境界,人在这种超越中完成对自身的解放和发展。最后是"恢复初心兮乐悠悠"的情感之境。他认为随性自然是对人的存在的一种尊重,率性而乐是生命本真美的最好显现。这个由"乐"构成的情感之境就是颜钧审美境界的第三层次,也是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西游记》无疑是最具哲学意味的。它通过孙悟空形象的塑造直接从本体论的高度对人进行了哲学思考。从中可以发现,小说文本既与陆王心学有某种联系,又不尽如前人所论是一部所谓"收放心"之作。孙悟空的诞生及其与生俱来的带有原始野性特征的个性自由精神,实际上就是人类童蒙时代珍视个体生命价值的形象化体现。作者在肯定人类这种个性自由精神的同时,也看到了它对文明社会秩序的颠覆性和破坏性,因而在以"普渡众生"为目标的取经事业中,让孙悟空完成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超越,成了正果,即实现了自我完善,实现了人的价值———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而这也正是作者本人心路历程的对象化。  相似文献   

10.
尼采在其著作中对苏格拉底进行了批判,尼采对苏格拉底的批判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尼采认为苏格拉底杀死了悲剧同时也杀死了希腊神话,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苏格拉底把理性的"善"作为最高的幸福,而尼采看到现代社会的各种危机是这种理性的苏格拉底主义发展的结果,而尼采的使命就是要颠覆这个苏格拉底主义的传统,并且克服它带来的后果,肯定人的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变形记》看卡夫卡的否定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变形记》中,卡夫卡以其独特的审美体验超越了传统艺术的表现视野。本文分析了卡夫卡的反讽艺术,这种艺术以否定的辩证法去拆解生命的内涵,还原出生命的本真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蕴涵着现代工业文明洗礼之下人的存在与虚无。卡夫卡的反讽艺术使古老的神话在现代复活,在神话思维中体现现代人的反叛与对自我的拯救,同时也体现了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异化的主题以及现代人的精神崩溃。  相似文献   

12.
宇宙意识是梁宗岱诗论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是梁宗岱新诗的重要特色。从空间的万千事物,到时间的每一瞬间,诗人都聆听到了"宇宙底精神"及对"永恒的迫切呼唤"。借以这种宇宙意识,梁宗岱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并完成了对人生的审美超越。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当代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小说《时时刻刻》中,"房间"意象具有明显的悖论性:它既可以是现实中监禁的牢笼,又可以是释放自我的自由之所。小说借助"房间"这样一个共通意象将三位处于不同时空的女性连接起来。她们对理想中"房间"的探求其实就是对自我存在和自我实现的追寻。面对悖论式的生存状况,无论是选择自杀、逃离还是享受当下,皆出于人们对生活无尽的信仰和热爱。同时这三种选择也表现出宏观上的进步性,反映出现代人在追寻生命意义的道路上对个人主体价值的强调,以及人们以乐观积极的姿态而实现的对当下社会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伴随武士阶层的崛起与民众觉醒而逐渐兴起的镰仓新佛教,在长期的中日文化交流过程中深受中国佛教影响。日本净土宗沿袭了唐代净土教"善道流"的血脉;而临济禅与曹洞禅则分别继承了宋代的临济"看话禅"与曹洞"默照禅"的衣钵;日莲宗所使用的汉译佛经也体现出其与汉文化之间的关联。新佛教中传统因素的客观存在虽不置可否,但它与唐宋佛教之间一脉相承的事实,不仅折射出中日两国间深厚的文化互补,同时也是中世日本渴求"新文化"和佛教"庶民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肖祥 《东方论坛》2006,(5):20-27
佛教澹泊思想主要表现为“以智化欲,方能怀乐精进”;“谦忍和顺,方能处世无累”;“物我两泯,方能破除妄执”;“悟空断苦,方能澹然无忧”。佛教的“悟空”是澹泊的最高境界,达到了“空”的境界,这是最高尚、最纯粹的澹泊。佛教澹泊思想注重身心的宁静、“无我”的道德主体性超越和生命本真的价值深省,对于现代道德建设有着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沉默鲁迅"是指1909年至1917年的鲁迅.笔者以鲁迅日记、《呐喊》、《彷徨》为主要对象集中探讨了"沉默鲁迅"遭遇虚无、沉潜虚无的精神危机.笔者认为归国之后鲁迅面临着私人生活的困境和社会化价值危机的双重压力,实际人生中的虚无境遇导致了鲁迅精神生命中的虚无体验,也带来了鲁迅一生中最消极的精神状态-但求沉潜虚无,不妨自我沉沦、直至自弃自戕.笔者也提示人们关注鲁迅遭遇虚无、沉潜虚无的特定时间性,关注"未来"鲁迅(1918年后)直面虚无、超越虚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老子的生命观,从道的无物状态、有物状态入手,运用诠释学方法对老子的"复归其根"进行了新的解读。分析认为,生命属于道的有物状态,生命的本原是道,生命的归宿也是道;在此意义上,生命归于道即是"复归其根",亦即生命从道出发,在离道而去的同时,又向道而归,并以生命之"死"的方式完成向道而归。分析结果表明,从"物"的意义上说,"复归其根"就是构成生命的"物"由道之外回到道的有物状态、有物之道,并由道外之物转化为道中之物;但是从根本的意义上说,"复归其根"就是为生命寻找死之"无限"。  相似文献   

18.
《淮南子》既接受了道家文艺思想中的形而上观念,又认为文艺有自在的规律性与规定性;既接受了儒家文艺思想的目的性与功用性因素,又不单纯以"言志说"去揭示文艺的本质。它的视界与言述空间有异趣:即文艺的起源偏重"道论"下的"物感说",文艺的审美性更关注美感与美的形态,文艺的功用并未摆脱礼乐教化论的窠臼,却也超越了道家的虚无论,文艺的发展与世推移,可最终的指向却是更原始的回归。  相似文献   

19.
老子思想广博深邃,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理念,其"虚无"思想、"无为"思想、"不争"思想对心理咨询的本土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虚无"思想表明心灵若处于空明寂寥的状态,则可以接受和拥抱一切感受和体验。咨询师只有虚化于己才能将来访者涵容于心中而无所障碍,来访者只有打破心灵的窠臼才能处于自性任然的状态。"无为"思想传达出轻柔的干预则会达致"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咨询师只有不去人为干预生命的自我发展进程,才能引导来访者进入自我洞见和知晓。"不争"思想暗示咨询师只有"不居功",来访者才会"是以不去"。当来访者的真知灼见浮现之时,即为咨询师功遂身退之时。  相似文献   

20.
《檀香刑》是莫言以重返历史的民间姿态,用“猫腔”谱写的一部高密东北乡抵抗外辱的心灵史。莫言对戏曲传说中的文化记忆进行解码和重构,展现了民间丰赡与复杂的生命存在,揭示了传统刑罚及西方殖民文化的“吃人”本质,也暴露了民族主义的坚忍与蒙昧及民间生命的狂欢与虚无。然而,莫言并未沉浸于想象的虚无历史中,而是在超越历史的人性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继续探索多元审美的艺术融合,并以庄严的历史观践行着鲁迅“反抗绝望”及萨特“存在主义”式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