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通过已知源域映射到未知目的域来认识新事物的过程,并始终贯穿于人类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全过程之中。人类与动物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不仅使用动物习性或性状来映射未知域,也会将人类的道德与性状投射到动物上,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动物隐喻。不同的文化模型下,生成了不同的隐喻认知模型,因此中日语言中动物隐喻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本文拟从概念隐喻视角下,探讨十二生肖中“猪”在中日两国不同文化中的隐喻差异。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民俗学的视角参与对后人类主义的哲学和美学探讨,提出后人类民俗概念,并以人工智能和动物转向等现象和概念为切入点,通过概述民俗学的相关研究,呼吁民俗学者重视后人类民俗现象,也认为民俗学能为这个新的研究领域作出独特的贡献。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人类与非人类的其他生命物种的关系,并着重讨论了“动物转向”的概念,强调了非人类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文章的第二部分集中讨论人工智能和聊天机器人正在如何改变人类文化;最后,将民俗学置于人类世的社会科学地位,提出当下亟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类是生存于地球的高级动物,这种高级动物之所以与其他动物,包括诸如大猩猩、猴子等灵长类动物区别开来,就是因为人类是一种拥有文化的高级动物.这种文化的"基因"在人类生命孕育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表达,因此,人类似乎"先天"就拥有了与其他动物鲜明的区别.即使在生育这一几乎与本能非常接近的领域,人类文化依然勃然怒放.  相似文献   

4.
原始先民为了生存,成年累月地打猎、捕鱼、采集野生植物,特别到了冬季,动物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动物的骨头牙齿还是劳动的工具,防御的武器。因此在原始人类的心目中,动物是不可缺少的。这主要是因为人类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和动物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情,并出现了对某种动物的崇拜,有的民族将它们作为自己氏族的名称或看成是自己的祖  相似文献   

5.
简论体质人类学在文化人类学中的应用黄新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体质人类学以人类体质为研究对象,而人类是动物的一部分,具有自然界和社会的双重后性,这就使得体质人类学成为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内的许多学科有密切关系的一门边缘科学。本文着重探讨体质人类学在文化...  相似文献   

6.
探析藏族民间舞蹈中的动物形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尕藏 《中国藏学》2011,(2):245-247
动物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伙伴,在人类的各种仪式中都有对动物形象的表现,其中舞蹈动作对动物形态的模拟更为明显。藏族民间舞蹈中有大量模仿动物形态的舞蹈动作,最为典型的是刨步、撩步、点跟步、跺踏步、点颤步、踹步、蹭步等,这些动作至今保留在藏族民间舞蹈中,并且发展成为藏族舞蹈的核心动律。  相似文献   

7.
试论宗教的文化沟通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是群居的动物,群居要想不出问题,就必需进行沟通。从某种角度说,所有的人类文化制度都担负着沟通交流的任务,只不过我们平常没有意识到罢了。在我们所熟悉的社会生活里,文化的沟通主要表现在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人际的交往中我们动用的手段有言语的、文字...  相似文献   

8.
关于人类起源的劳动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人类起源的劳动理论人类的动物起源论创立以后,达尔文主义对这一理论深信不移。至此,从未被探讨过的有关人类起源的动力问题和掌握这一过程的规律性问题被提到了日程上。在赫胥黎和弗格特专门介绍人类起源于动物的证据的早期著作中,解决人类起源的动力问题被归结为由达尔文揭示的、有重大价值的生物进化规律——自然选择作用于人的结果。达尔文的早期追随者坚信  相似文献   

9.
爱情是人类一种伟大的思想感情,只有人类才具有,在两性关系上,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动物只有生理要求,而人不但有生理要求,还有丰富的情感要求,这就是爱情。人类产生后,爱情就逐渐产生了。当然这是初步的、不完全的爱情。爱情是随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与动物有着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在不可胜数的动物世界中,驯鹿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东北亚驯鹿文化的分布和类型 本文所言的东北亚地区的驯鹿文化主要是指北纬线48°以北亚欧大陆的东北部,包括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中国东北部大兴安岭和黑龙江流域,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西北部接近贝加尔  相似文献   

11.
病毒是不是纯粹的"自然"微生物?不是的。对于病毒学家和流行病专家而言,这是不言自明的。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有助于理解病毒与动物乃至人类的关系。在这样的网络视角里,病毒如何与人类互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如何影响病毒,病毒又如何反过来冲击人类,都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框架。本文讨论的基本事实是:病毒的演化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病毒也将人类和动物联系起来,病毒也受到人类各种社会性设置,人与物的流动,科学与技术的创新以及各种社会、文化和经济条件的影响。病毒不知道攻击对象的种族、族群、文化以及阶级的背景,它跨越所有边界。在这样的意义上,全人类同属一个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正> 文学起源于劳动。居住在我国南方山区的瑶族人民,长期在深山密林中过着狩猎经济的生活,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动物,由于生活的需要,他们不得不仔细地熟悉动物的形体、习性特点,然后凭借丰富的想象力,以它们为主人公,编出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包括神话、传说、生活故事和动物故事等。极大地丰富了瑶族民间文学的内容,表现了瑶族人民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瑶族民间故事中的动物,有着动物的物性,同时又具备人的性格。它们中,既有为人类的生存和幸福立下赫赫战功的龙犬,也有给人类的生存和幸福以极大危害的老虎;它们中,聪  相似文献   

13.
生态人类学致力于人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研究。人类的生存一直同邻近的土地、气候、植物以及动物种群发生着密切的关系,并对其产生影响,环境因素亦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生态人类学试图探讨人类群体如何适应,塑造其生存环境并伴随此过程形成相应的风俗习惯以及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生态人类学希望对人类社会文化作  相似文献   

14.
农业不是短期的产业,强调农业的持久展,增加农业后劲,这是任何国家农业发展所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持续农业”发展的目的就是要求人类通过社会化劳动生产,永久待续地利用自然环境所提供的资源条件,促进和控制生物体(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命过程和保护生态环境,以生产足够的农产品、畜产品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目前,如何吸收国内外持续农业发展的先进思想,借鉴国内外可持续农业发展中的好经验,已成为西藏农业实现新的经济增长极所需考虑的重要问题。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西藏东部农业更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实…  相似文献   

15.
<正> 人是在社会中生存的动物,纯粹的“自然人”是不存在的,仅仅是哲学的抽象罢了。就人类的生物性而言,人与其它动物一样,具有生存物质的需要,也有自身繁衍的本能。但若就人的社会性来说,人与其它动物就截然不同了。他的生存只能在社会中得到满足,他只能按社会的要求去生活,接受社会的模塑;还得把社会要求传递给同一社会的成员。由于人类  相似文献   

16.
性别与文化     
我们都知道,人类主要以两性——男和女生存于世,这是人类区别于大多数动物的现象之一。但生殖器官不同这一事实不能用来解释其他体质方面的差异,毕竟有许多动物诸如鸽子、鸥和田鼠的雌雄在外表上几乎无甚差别,因而人类作为两性差异的种类也不能真正解释男女间明显的外表差异。同样,人类的繁殖也不能解释人类男女行为上的不同及社会对他们的不同待遇。犹如我们所知的那样,没有任何社会以平等的方式对待男女。本文将讨论不同文化间的性别差异是否发生变化。我们将了解到用来解释普遍的或近似普遍的性别差异的两种类型。一种类型认为两性行为及生理上的差异是由遗传素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人类同所有动物一样,一直面临着适应环境的问题,这个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赫哲族在远古时为了适应极为严酷的自然地理环境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经济文化类型——渔猎文化。这种经济文化类型建立起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达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8.
周平 《世界民族》2023,(2):1-13
“民族”概念作为描述工具和分析工具,随着民族国家的构建及其影响扩大而被广泛使用后,人类演进中结成的各种稳定人群共同体皆以“民族”来称谓。人是社会性动物,天生就有聚族的本性,民族只是人类聚族本性的结果和形式。然而,个体的人被联结成为民族共同体,是经由一系列聚民为族的机制实现的。民族具有将人口个体整合为整体的机制和功能。这样一种具有底层逻辑意义的人口整合功能,经由国家民族、文化民族两种基本的民族类型而分别加以体现。两种民族的人口整合功能存在着质的区别,但又不可避免地纠缠在一起,进而对人口个体、社会、国家乃至人类的形态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民族研究必须关注这一重要的内部机制,探讨其形式和功能,进而构建关于民族的内部性叙事。  相似文献   

19.
羊,是人类最先驯化和圈养的动物之一。在人类生活中,羊不仅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而且因其温顺祥和而成为吉祥的象征,是人们祭祀神灵,供奉祖先的首选供品,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特别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婚俗中,羊更是美满幸福的象征。●蒙古族婚俗与羊蒙古族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要产业的民族,素来有“游牧民族”之称。蒙古族婚俗中羊是最主要的聘礼。《绥远通志稿》记载内蒙古土默特旗的订婚仪式:“男家必先举羊、酒、佐以哈达至女家,名曰‘下小定’……迎娶有期,乃举行‘下大定’……在大定以后,亲迎以前,…  相似文献   

20.
安宇 《民族学刊》2020,11(6):59-67, 162-163
政府、学者、媒体、宗教和移民自身等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使得“移民新村”成为一个多种力量交织的场域,其中“非人”生物也是重要的建构力量。而流浪狗这一被国内学者所忽略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从生态移民社区内流浪狗与移民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可以探讨动物是如何参与生态移民新村的建构过程的;生态移民与狗之间关系的变迁是否反映出生态移民与自然之间的某种动态关系。同时,可以使我们摆脱和避免人类中心主义的研究倾向,扩展社会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研究对象,关注其他生物在构成人类身处的世界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探索一种更加全面和开放的民族志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